——评曹能求先生《中国玉文化鉴赏》

翁 飞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玉石王国”,有着悠久的采玉、治玉和用玉历史。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中华先民们利用石料,打制成各种工具,用来狩猎、切割食物,出现了石斧、石刀、石铲等。这些打制的石器中也有玉石材质的。在选择石料、改进打制技术的实践中,先民们不断认识各种石头的性质和形状,口口相传、代代相因,从中发现了玉石比普通石头更好看、更坚硬,于是就用玉石打制成玉矛、玉刀、玉铲、玉斧、玉针等,当时还没有产生“玉”的概念,很长时间玉、石不分;但知道玉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既坚硬又好看的石头。所以旧石器时期被称为“玉、石”并存时期。因此,本书作者曹能求先生在全书第一章“中国玉器和玉文化”第一节“中国玉文化萌芽”第一段,开宗明义就提出:“打磨玉石孕育了玉文化”;中国新石器时期(公元前10000——前3500年)是中国玉文化孕育形成时期。

目前考古发掘证明,距今约8200—7400年的兴隆洼新石器文化遗址(因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而得名,1983年首度发掘),是我国新石器早期迄今发现最完整的聚落遗迹,有十多排房屋,每排10座左右,屋内有圆形灶坑,环绕聚落有一条防御用的沟壕。遗址中不仅出土了大量石器、骨器、陶器,还出土了最早的玉器——玉玦、玉斧、玉锛等,其中一座墓葬中死者两耳处各有一件精美的玉玦,有明显的打磨痕迹和装饰功用;该遗址还出土了一柄青玉斧,可以确认为是我国用磨制钻孔工艺加工出来的最早的玉器。

稍后2010年在江苏泗洪发掘的顺山集遗址(距今约8300—8100年),出土陶器、石器、玉器共300余件,其中两件堪称是中华国宝的艺术品:一件是玉管,说明当时已有了管钻加工技术;另一件是圆雕鹿角器,通体打磨的像玉石一样光滑,说明那时的先民已经具有一定审美观念。而大约7000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发现了玉的质地细腻、色彩美丽,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说明先民们在打制和使用玉工具的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将玉使用于非生产性的装饰上,从而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

至于在我省巢湖之滨的含山凌家滩遗址(距今约5800—5300年),出土的玉器多达1100余件,其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造型之独特,玉质之精美,纹饰之神秘,制作之精细,真令人叹为观止,堪称那个时代的奇迹。

凌家滩出土玉石的种类有透闪石、阳起石、叶蛇纹石、利蛇纹石、水晶、玛瑙、玉髓、石英岩玉、绿松石等,几乎包括了中华大地所有玉石的品种。而它的加工工艺则采用了阴刻、抛光、片切、浮雕、圆雕、透雕、钻、减地法、线切、砣机旋磨、管钻、砣机切等全方位技术,部分还运用浅浮雕和圆雕的技巧,线条流畅,构图对称。尤其是钻孔技术特别发达,有对钻、斜钻、侧面对角斜钻,出土玉人背后是高颈脖服饰和对钻的隧孔,孔眼只有针眼般大小,在显微镜下放大20倍时观察到有的管钻玉芯的直径仅0.15毫米,比人的发丝还细,是现代工业技术都很难达到的微型管钻技术,说明凌家滩先民制玉技术的高度发达,有人甚至怀疑它来自外星文明。

最典型的是玉龙,呈扁圆形,首尾相连,吻部突出,头部雕出两角,龙须、嘴、鼻、眼部线条清晰,这件5300年前的圆雕玉龙,强烈而鲜明地表现出中国龙的传统特征,因此被称为“中华第一龙”。去年(2022年)12月,又出土了一件龙首形玉器,为研究中华“龙文化”提供了新佐证。

玉猪重达88公斤,是2007年在第23号大墓中发掘出的最大、最早、最重、最长的器物,由整自然形成的玉籽料随形简洁雕琢而成,匠心独具,巧夺天工。猪作为财富的象征,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在祭祀坑出土,表现出凌家滩先民对猪(财富)的崇拜和信仰。而刻有原始八卦图的长方形玉版和玉龟的出土,则印证了中国古代文献记载有关八卦和占卜的信息。在07年第23号墓又出土一组玉龟和玉签,这种形式的玉龟和玉签,作为原始八卦的雏形,一直传流至今,表明中国八卦和易经学源远流长。至于玉璜、玉镯、玉冠饰、玉环、玉管等组合佩件,均出现在大墓中,应是凌家滩社会贫富分化和等级制度的表现,其中的虎首璜和龙凤璜还分别具有最早的兵符“虎符”和族外通婚“合符”的意义,象征了军事权力与婚姻制度。

纵观整个新石器时期,神州大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裴李岗、仰韶、马家浜、大汶口、红山、良渚、屈家岭、龙山等星罗棋布的遗址,到处都有精美的玉器出土,它们在无语的诉说着、展示着我们勤劳智慧的华夏祖先所创造的灿烂文明。相比而言,世界各国中只有日本、欧洲、毛利、玛雅以及阿拉伯等地,在远古也有过一定的用玉历史和制玉技艺,但与中国相比较,都是望尘莫及的。

由此可见,玉,是远古人们在利用选择石料制造工具的过程中,经筛选确认的具有社会性及珍宝性的一种特殊矿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玉、饰玉、赏玉、藏玉的风俗与传统,玉文化源远流长。最早记录玉的文字是甲骨文,初意是三块玉石用一根丝绳串起来。”(引自作者本书《前言》)春秋五霸齐国的国相管仲曾经说:玉有“九德”:“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智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藏华光泽并能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声清团彻远,纯而不杀,辞也。”(《管子▪水地》)

到了孔子,则进一步升华为玉有“十一德”:“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碈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碈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碈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礼记▪聘义》)

孔子提出的玉有十一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这不仅是对玉文化底蕴的高度概括,还精辟地阐述了玉文化的思想内涵,确立了中国人审美观的理论基础。秦汉以后,由于文学、音乐、戏曲、建筑、绘画、雕塑以及工艺美术的高度发展,大大丰富了当时人的审美观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玉的色彩美、音律美被重新探讨、逐步深化,古玉的欣赏与收藏成为新的社会风尚。

于是,有东汉大学者许慎著《说文解字》,释玉为“石之美”;并进而概括为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概括起来,就是“仁、义、智、勇、洁”。这其实是把玉的品性特质,融汇提炼为人——中华儿女品性德行的形象特征了。我们常说的“玉不琢不成器”、我们眼中的“君子温润如玉。”(出自《诗经·国风·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就是这种描述。

玉、以及在雕琢、创造玉器过程中带来的玉文化,是中国人审美观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审美观的基石。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贯穿了中华文明史,深深地影响了古人的思想观念,深深浸润着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文化和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特殊标志。在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深入发掘、研究、宣传中华玉文化,的确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个物质实体,《辞海》给出“玉”的简化定义为“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由国家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将天然玉石定义为:“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的可加工成饰品的矿物集合体、少数为非晶质体。”据此,就研究对象而言,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今天广义上所说的“玉”,不仅包括和阗玉、翡翠,而且包括岫岩玉、南阳玉、水晶、玛瑙、琥珀、珊瑚、绿松石、青金石等传统玉石。狭义上的“玉”,即现代矿物学把玉分成硬玉和软玉两大类,硬玉即翡翠,而软玉主要是指新疆的和阗玉。

作为玉,材质上要符合“美石”的要求,形制上要具备玉制器的基本样式,制成的玉器必须是由制玉的特殊制作方法如碾磨、钻孔等技术完成。用来研究的玉器,应具有一定历史年代,要有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玉文化的研究,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研究玉器的起源及其品种与装饰艺术,包括造型与图案,以及琢玉技术(即制作工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也即玉器发展史。中国玉器经过数千年的继承发展,其品种、纹饰及造型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物—神—人—物的螺旋式发展历程,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思想观念下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玉器艺术发展不是孤立的,既受同时代绘画、雕塑艺术的影响,又与其他工艺美术息息相通。琢玉技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制玉工艺从史前的制石工艺中分离出来,表明玉器制造业已经开始。而琢玉的重要工具——砣具的出现,则标志着玉器制作已进入成熟阶段。琢玉技艺如开片、成型、减地阳刻、阴刻、浮雕、圆雕、镂雕、钻孔、俏色巧作、活环、曲线构图、镶金银、嵌宝石、抛光等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日趋精湛娴熟。中国玉器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中国制玉工艺的发展史。准确认识历代玉器的品种特点和不同时代的典型造型、装饰艺术及琢玉技艺,是研究玉文化的基础。

第二,对玉器多重文化内涵的研究。玉器诞生之初,曾作为生产工具使用过。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出土过玉制的凿、斧等生产工具,有的带有使用痕迹,说明它曾用于生产或战争。随身装饰玉器的风俗,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目前已知最早用玉器作装饰品的,是距今9000年的黑龙江小南山出土的璜玦、觿、小璧、珠、管等。新石器时代中后期,随着阶级等级的出现,玉器逐渐成为聚落首领和神职人员身份的象征,同时是神灵寄托的灵物,还是举行祭祀仪式时神人之间沟通的神物。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玉器成为区分等级贵贱的标准,成为礼仪的载体。在这一时期,玉器品类与数量大大增加,兵器、工具礼仪化特征明显,玉礼器空前繁荣,祭祀礼器、仪仗礼器、丧葬礼器俱全。即使是起装饰作用的佩饰,也承担了礼仪的功能。自春秋末年起,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其国家权力而崇尚玉器,并从社会理念上提倡“君子比德于玉”(《礼记▪聘义》)。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日益受到重视。随着玉器的大量发掘及人们对玉器的认识和理解的不断深化,玉器逐渐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今天来看,这些内涵未必都有科学的依据,但它们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人类理想和想象的产物,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的约定俗成,已大都为世人所认可。如果再从古文字和古文献记载来看,玉文化的内涵还远不只这些,有待人们去挖掘、剖析。

第三,对玉器生产制度的研究。玉器生产制度属于手工业发展史的范畴,它所涉及的问题很多,诸如玉石的来源、玉石的运行路线,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玉匠的来源、玉匠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官办玉器作坊与民间玉器作坊的经营方式、生产规模、玉制技术、工艺效率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即玉器经济史研究。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玉器自身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对几千年玉文化持续兴盛的经济运行的基础考察,这是历年来对玉器研究较为欠缺的地方。

第四,对中国玉器研究、鉴赏和收藏历史的研究,即玉器学术史的研究。中国的玉器研究始于北宋,随着金石学的出现,玉器步入了士大夫的考证范围。伴随着玉器研究的深入,玉器鉴赏和收藏也日益受到重视。至宋代以后,随着金石学的兴盛,收藏古玉蔚然成风。然而,由于古玉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收藏者的需要,于是仿古玉便应运而生,大量充斥市场,经元明清三朝的发展,出现了系列化的古玉仿制器。由于仿古玉的出现,玉器辨伪则显得非常重要,从而又促进了玉器研究的深入。正本清源,有助于玉器行业和玉器市场的良性运转。

上述这几个方面,在这本四十余万字的《中国玉文化鉴赏》中,都得到了较充分的展现。全书共六章:第一章、中国玉器和玉文化,全面介绍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玉器主要分类、特点;第二章、中国四大名玉(和田软玉、岫岩蛇纹石〈岫玉〉、独山玉〈南阳玉〉、绿松石);第三章、中国传统宝石(琥珀、玛瑙、水晶、珍珠、珊瑚、翡翠);第四章、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青田石)、(寿山石)、(巴林石)、(鸡血石);第五章、印与印纽(印、印纽);第六章、玉器的功能。作者在前言阐明:第一章全面介绍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玉器主要分类、特点;第二到第五章分述玉文化主要载体及特色,介绍中国玉器主要品种(含翡翠)、基本特性、优劣评价标准及真假判别;第六章是重头、也是最后的点睛,共分七节,逐一介绍玉的功能、玉器图案寓意、借玉用玉的成语、玉的故事、如何挑选玉首饰、玉器制作流程、玉石养护。为提高书的可读性和观赏性,作者还精心辑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精美且有代表性的精美图片390余幅,以图释文、图文并茂;同时还在书中穿插了一些简短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使书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身为国家公务员、基层领导干部,因仰慕中国玉石玉器,退休后,潜心研究中国玉文化,历时五年,寒来暑往,孜孜不倦,六易其稿,从新石器时期开笔、着墨各历史时期,接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直至改革开放新世代,穿越五千年,内容包括玉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前面所列全书章节目录即可看出:这本《中国玉文化鉴赏》既是中国历代玉器的陈列馆,又是中国玉文化发展简史。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玉文化虽有起有落,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社会逐步发展,人们审美意识演化递进,玉文化也不断升华,从新石器的简单无华,夏商周的玲珑规范,春秋战国的粗狂豪放,两汉的拓展奢华,唐宋的精细开放,辽金元的自然朴实,明清的博大精深,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推陈出新,百川归海,构建了光辉炫丽、璀璨夺目的中国玉文化。”

而在我看来:一书在手,遍览五千年中华玉文化潮落潮起;通晓九万里神州玉知识多彩炫丽。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中国玉文化小百科全书。

为曹能求先生老有所为、孜孜不倦的执着撰著点赞!这部精品力作的问世,好评如潮,定将为中国玉文化在新时期的传承弘扬增辉添彩!

2023年7月26日

书评作者 翁飞 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会长、历史学博士、正高二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