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治理是一道“超级难题”,但并不能因为有难度而止步不前,北京一直在用心解答着这道“超级难题”。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治理,是道路交通管理的一个“痼疾顽症”,也是城市治理中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北京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开展治理工作。

依法治理,理直气壮地“堵”。2021年7月12日,北京市发布《关于加强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管理的通告》。对《通告》发布前购买的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设置过渡期,过渡期截至2023年12月31日。《通告》明确提出,自2024年1月1日起,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不得上路行驶,不得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违规上路行驶或停放的,执法部门将依法查处。明年起依法查处,可能还会遇到难题,但必须严格依法处理,才能依法“堵”住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上路行驶,才能有效维护好交通秩序。

精准服务,贴心细致地“疏”。政策宣传已经在北京各区全面铺开,形式多样的宣传让群众对政策多一些了解、多一些理解,从而多一些支持。各区纷纷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违规车辆回收、驾照报名、合规车选购、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更加充分地了解政策,也更加方便群众处理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有的区拿出财政资金进行适当补贴,引导和鼓励群众加快申请报废违规车辆。有的区还提供“点对点”上门回收服务,只要车辆属于淘汰范围,就会上门收车。北京用精准贴心的服务,助力治理顺利推进。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的存在,说明群众还是有相关出行需求的,在治理的同时北京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出行选择。北京多年来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地铁11号线模式口站、北辛安站B2、B3出入口即将建成;1号线福寿岭站改造工程预计10月底完工;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南、北区预计于2024年末具备使用条件;亮马河北路建成后连接机场第二高速;大羊坊路建成后将便捷亦庄新城出行;东三环慢行系统提升工程将开工;步行、骑行、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为群众提供便捷交通出行。

用提升服务解决治理难题,北京正在努力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的“北京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