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Fall 入学的申请季结束,灯塔学院陆续收到海量全球高中本科、硕士博士的顶尖录取。我们从今日起,正式开放2023 Fall 录取荣耀榜专栏,采访和复盘灯塔学院里 2022 届灯塔优秀校友的录取。如果你想要读上一届灯塔校友的录取故事, 在这里。

— 学生:柿子

— 院校:天津 985 院校

— 专业:中文‍‍‍

— GPA:3.69‍

— 雅思:7.0‍‍‍‍

— 合作机构:灯塔学院

— 录取:香港大学 - 中国语言和文学硕士 - HKU - Master of Arts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香港中文大学 - 中文研究硕士 CUHK - Chinese studies; 爱丁堡大学 - 文学电影和艺术媒介性硕士 -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Intermediality: Literature, Film and the Arts in Dialogue MSc 等录取

关键词 港校卷王 HKU & CUHK 集体大录取‍‍‍‍‍‍‍ 热爱文学的 985 少女冲冲冲‍ H超冷门英港小众专业

口述 / 柿子 采访编辑 / Faye

中文系毕业的柿子曾有着 14 年专业的绘画训练。在进入大学之前,她是一个狂热的 ACG 文化和绘画爱好者,相比之下,文字阅读对她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虽然在语文和英语课堂上接触的文学作品给了我非常大的审美享受,但应试文化下的初高中教育并没有使这种审美享受升华为“生命体验”和“热爱”,也没能让我产生继续探索文学的愿望。”

但是一路访谈下来,她对文学的热爱和咂摸又是昭然若是的。也许她还是应该感谢当年建议她报考中文系的长辈喽。

“当时报考的时候,我就听了长辈的建议,说文学专业比较万金油,就是能做的工作比较多,找工作比较好找,然后我觉得对文学也挺感兴趣的,反正不是很讨厌,就不是说很排斥,然后我就选了这个专业。进入这个专业之后,我就一点点喜欢上文学了,然后现在也打算以后朝着这个方向继续深造或者找工作之类的。”

真正开始研究文学后,柿子才觉得文学可以帮她看清这个世界,以及她自己。

“我觉得在学文学之前,进入大学之前,我对世界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或者说是比较简单粗暴的。然后学了文学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日常生活中的这些语言,包括我们每天接触的流行文化,它里面蕴藏了很多可以控制或者塑造我们的一些东西。“

”然后我觉得学文学也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认清楚我自己,就是我是怎么成长,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然后社会是怎样通过语言来塑造我,包括其他人的。对,这一点是文学比较吸引我的地方。”

文学还给柿子打开了一个看待问题的多样化视角。

“我当时看了一本专业书叫《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它推翻了我从小到大关于文学或者包括我们社会文化的一些认识。就比如说他谈论巴金是被评为世纪的良心,但是这本书就从一个历史的角度或者是一个思想史的角度来反驳了这样一种说法,就是他把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问题简化成了一个很简单粗暴的道德问题。”

“这个点当时就启发了我很多,因为我发现我以前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太简单了,就是没有把这种政治和历史的因素纳入到思考问题的范围中去。”

之后柿子甚至能在很多场景中感受到文学的力量。

“当时疫情阶段,我一个室友,也是学文学的,她认识一个学社会学的朋友,然后那个朋友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她当时就组织了一个活动,叫身体剧场。就是通过一些身体的表演和语言的诉说,大家一起相互分享,把自己过去的一些创伤说出来。然后这段经历我觉得其实挺特别的,因为我以前从来没有参与过这种类似的活动,而且这种活动它跟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身体研究也是文学理论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点。然后我也通过这个活动切实地感觉到身体和文字是怎么联系起来,然后在讲述这个过程中是怎么疗愈我们过去的创伤的。”

随着在中文系学习的逐步深入,柿子开始愈加关注文学和政治的交互作用。

我觉得我对文学和政治的互动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就是文学是怎样影响政治,政治又是怎样影响文学?然后这两种影响又是怎样塑造了我们的文化史?就是它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进入到我们的文化史知识当中的,这个点我比较感兴趣。

“首先呢我觉得文学是永远没办法脱离政治的,就是因为过去好像是五四那个时候好像有个争论吧,就是为艺术而艺术,还是为革命而艺术,好像是这么说的。”

“然后其实我看了很多论文,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有很多观点,但是我更赞同就是文学和政治永远是无法分割的,就是文学永远是政治的一面镜子。就不论他是讲‘为艺术而艺术’,还是‘为了革命而艺术’,他都是在革命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一种诉求。所以说在他提出‘为艺术而艺术’这个命题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对政治的一种反应了,就是他永远无法脱离政治而艺术。”

“其次呢,我觉得有点难说,或者是我这方面的文献读得确实是不够多,但是我之前看过一个观点,就是说很多历史事件直到今天还存在于中国人的一种集体记忆当中,它不是说你经历过,而是说这样一个文化事件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中国人的潜意识,就大概是这个意思。我暂时觉得这个说法也是比较有道理的。”

基于这些思索,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柿子也选择了知青作家韩少功。运用叙事学理论重新阐释了韩少功的知青小说,并将叙事视角的转变、作者的创作心理与主体分裂这一重要的现代性主题结合起来。

回顾文学对自己从“没有吸引力”到“深刻影响”的巨大改变,柿子也会以人文主义者的批判视角去反思当下的学科教育。不仅如此,她还身体力行去高中当了回语文助教老师。

“在去中学实习之前,我其实是回顾了一下我对待文学,或者我身边的人对待文学的那种旧的视角。因为在进入大学之前,说实话我觉得高中语文包括初中语文,它真的跟文学可能关系不是很大,它更多的是一种知识,而不是思考方式。就比如它会让你背古文里的某个字有多少意思,我觉得说实话这不是一种合理的语文教育。”

“但是也没有办法,因为高考制度摆在这,所以就他们看待文学的方式,大部分人在所有的科目里大概都是最轻视文学的,因为文学可能随便考就能考一个比较不错的分数,然后很多人在语文课上会写其他的课的作业,这也是我们以前都干过的事。嗯,我觉得挺痛心的。”

“但说实话,我觉得文学是一个非常非常有用的东西,这个有用的不是说它能给你找到多好的工作或者是挣多少钱,而是说它能给予你一种思考问题的态度和方式,或者是对文字的敏感性。”

“然后我就发现其实是社会上很多矛盾的产生,就包括之前我看了一个纪录片,那种医院的纪录片,讲医生的一些工作,跟病人的一些相处。我发现很多矛盾的产生其实都是沟通不当导致的,就是双方不仅理解对方的意思有误差,自己表达自己也没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或者是想法,所以我觉得这就是语文教育缺失的一种表现,就是这样。”

“关于高中生对文学的态度,我觉得喜欢文学的有,但是他们对文学的喜欢一般都是纯审美上的喜欢,就比如说看一篇散文觉得很美,然后感觉好像是受到一种心灵的熏陶或者洗涤。其实我以前也是这样,但是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这是一种进入文学非常浅显的方式,就它其实并没有触及到文学最精华的那一部分。而且我觉得这种就是对于文学纯审美性的看待,也是大众对于文学的一种误解。

“他好像觉得文学就是关于美的一些东西,或者是关于情感的一些东,当然也是,但是我觉得文学更多的还是关于社会和政治的东西,就还是回到了我刚才感兴趣的那个命题上,就是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或者是它对于历史的一种记录。

柿子的反思和批判其实来自于她对现实世界的敏感和热爱。柿子做过很多志愿活动,从老年中心,到残疾人康复中心,到儿童活动中心和护理中心。

“其实我是那种从小学到高中都没有离开过家的那种同学,就是我没有到外地上过大学,也没有参加过各种各样大城市的孩子比较多的那种课外活动。我从小都是学习,所以上大学之后我就有点想多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就是通过这些活动跟更多的群体接触一下。”

“我当时做志愿活动最开始的心思是这样的。然后后来我就发现其实从这种活动中我能获得一种意义感。就周六周日去敬老院做那种志愿者,帮助做做清洁,跟老人聊聊天。我觉得就挺好的,就能了解一下这种在养老院度过晚年的老人,他们的一些生活情况,包括子女的情况之类的。”

说起出国留学的动机,柿子说也还是蛮有戏剧性的。

“我最开始的计划是在国内读研,但是在大三以几名之差保研失败,考研成绩虽然可以去其他学校,但我还是不想就这么框住自己的可能性,所以选择了 GAP 一年二战考研。”

“但是在经历了一次考研后,我的想法开始发生了一些转变。”

“首先,得益于我在文学院培养出的批判思维和自省意识,我开始剖析自己如此执着地想要留在南开读研的原因。我发现虽然学术方向上的匹配是吸引我的一个重点,但我的潜意识里还是过于依赖熟悉的环境、熟悉的老师同学,而害怕做出改变。于是我觉得从长期发展和自我成长来看,我有必要去克服这种安于现状的习惯,去主动挑战自己、打破舒适圈。”

其次,‘亲眼去看’是我一直坚信的了解远方、认识世界的最好方式,与其在闭塞的信息环境中被众说纷纭弄得不知何为真实,不如自己走出去亲眼见识、亲身体验。在这种思考中,我萌生了留学的想法。大概是七八月份,五六月份的时候才有留学这个想法。

当时我联系的另一个同学,他当时是申到了新国立,我就联系到他,他说他的中介就是灯塔学院,他觉得挺不错的就推荐给我。因为我觉得熟人推荐比较放心一点。

而且当时我听过很多那种传统的大的机构,口碑都不是很好,而且价格也不便宜。我就觉得尽量既然有身边的同学给我推荐,那我就选择灯塔啦。

最初是 Megan 跟我聊的,她给我打了挺多次电话,然后每次聊也都很耐心,仔细地听我有什么样的需求,包括我什么样的情况,然后跟进什么的也都很及时。我觉得这一点挺好。

我当时选择中介也是觉得自己第一次申请没有什么经验。包括填那个网申的时候,很多东西我不知道不确定怎么填,然后就一直在跟我在灯塔学院的申请规划顾问 Hannah 姐姐沟通,就觉得她什么问题都能回答得比较仔细,有问必答,我觉得帮了我挺多的,要不然我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填。

我在灯塔的文书编辑是筱媛姐姐。第一版文书的时候,我觉得有些意思稍微没有传达出来,后面就进行了一些修改,然后我把我的想法觉得比较详尽地写出来了,交给她之后她又进行翻译和文学润色。

我当时就把写好的文书拿给我姐姐看,因为我姐她是中外合办的一个学校毕业,然后在 LSE 读书,她英语水平我觉得大概是我身边最好的了,然后我给她看了一下。

她也觉得这个文书老师写得真的非常好,就是包括一些文学性的语句都很优美,可能就是非专业人士是真的写不出来这种,也很难翻译出那种比较优美的感觉。我姐姐我觉得我比较信任的一个英语比较好的人,她对于这篇文书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我就也非常放心了。

“当时我是 8 个项目里,大概有 6 个项目选的都是语言和文学文化相关的方向,然后另外两个项目选的是语言学。”

“我的考虑就是其实我觉得出国留学要花费挺多钱的,我就觉得就这么难得的一个机会,有时候也许应该抛弃一些自己的兴趣方面的东西,去选择更实用方面的。所以我就选了两个语言学,我觉得语言学比纯文学的可能就业方面更好一些。但是后来我觉得还是得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啊。然后我就只留了两个语言学的,剩下的基本上就还是原来文学啊,文化这种相关的专业,就还是比较想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哈哈。”

也许文学将成为柿子这一生都再也化不开的情结,它已经深深长在了她的身体里。柿子最终在众多 offer 中选择了港中文的中国研究。就像她在与灯塔的文书老师沟通的时候说的那样。

文学的深刻与宽广让我着迷,其这一特点也恰恰在于反映现实的能力,社会上的任何领域,不论是可见的经济政治还是不可见的心灵情感,都可以被文学包含。这种打破学科壁垒、思维局限的潜力,也让我在不断拓宽视野的过程中越发热爱这一专业。

找到热爱的人会发光。祝福柿子。

扫码,开始一次申请咨询吧

灯塔助理 Leo 微信号:leolighthouse

咨询备注“在读/毕业院校+专业+目标申请国家”

灯塔学院咨询电话010 6518 7867

2022 最新录取案例故事集

公告:灯塔学院是一家小型精品申请机构,我们不大,但只有一家。出现目前市场上冒充灯塔相关的机构:武汉某公司将公司名称直接改为灯之塔,灯塔,在灯塔微信群伪装为员工招生后被学生举报;北京某初创中介声称是灯塔合作方招揽学生欺诈签约。

灯塔学院是北京海上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所有品牌,学生签约合同、合同盖章均与北京海上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约,请注意甄别。灯塔学院™️已注册,受到商标著作权法保护,对冒用相似名称等行为,灯塔保留提起诉讼,索取赔偿的权利。灯塔每年仅录取 100 位学生,每位学生,均可查证人生路很长,底线很重要

每一篇优质内容均为原创推送

这件事,灯塔学院已经坚持了 7 年

右下 戳在看, 右上 戳【…】分享

谢谢你支持灯塔的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