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日前,由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团委组建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枣”梦工厂小队赴革命老区,颂歌《东方红》的故乡陕西佳县开展为期12天,以“助力乡村振兴,深研农业发展新模式”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在赋有“中国红枣名乡”的佳县,实践小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多学科素养融合等优势, 依托佳县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通过探源黄河文明,踏足农耕文化、追寻红色基因和学习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等形式,通过实地采访,交流学习,召开座谈会等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吃在农家,住在农家,体验农村生活。用文字、图片和视频大量记录下了当地乡村振兴的新面貌和以红枣为主的“农业+旅游”的产业发展状况。

走进“天下红枣第一村”泥河沟

实践的第一站,大学生们走进了故有“天下红枣第一村”之称的泥河沟村。紧临黄河西岸的泥河沟村属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朱家坬镇管辖,村域面积9.81平方公里,村里有千年以上树龄的古枣树1100棵,仅在千年枣园生长的千年以上古枣树就有30余棵,树龄最大的已超过1300年。2014年11月17日,泥河沟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在泥河沟村党支部书记武江伟的带领下,实践小队的全体师生深入到泥河沟村,调研围绕千年古枣树进行观摩调研。武江伟书记风趣的说,我们村坐落在秦晋大峡谷,背靠着连绵的黄土高原,梁峁纵横,沟深谷隘,面前就是伟大的“母亲”黄河,整个村子就像一个聚集能量的宝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据了解,红枣千百年来都是当地人的重要产业,佳县的油枣皮薄、肉厚、个大、核小,富含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天然滋补珍品。北京《同仁堂志》有“葭州油枣入药可医百病”的记载,2013年“佳县油枣”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2014年佳县泥河沟村古枣园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命名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是陕西省唯一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农业系统。

调研中发现,枣对于泥河沟村民来说,不仅是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这种谓之“枣之精魂”的独特文化滋养着当地人的精神世界。正如村中《千年枣林碑记》中所记载的,“惠泽万物之黄河底蕴与厚德载物之黄土情怀,铸就大枣之精魂也。故生深沟僻壤,济世之志,未敢藏忘也。若使漫山遍野之枣林与千家万户之枣农,汇若大河,东流入海,必能与世界交流交融,共建人类之博爱。”现在的泥河沟村已经作为佳县著名的旅游景区对外开放,每逢春夏秋三季,前来观光和体验的游人络绎不绝。枣文化是泥河沟村发展红枣产业和旅游业的独有文化优势。
“红色”背沟出了“红枣羊”

顺着沿黄公路而下,大约50多公里的路程,实践小队的全体成员到达了佳县南部山区的坑镇背沟村,这里也是本次实践活动的大本营,队员将驻扎在村里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背沟村位于佳县南部山区,属于晋陕峡谷黄河沿岸的丘陵丘壑区。村落距坑镇5公里,距赤牛坬3公里,距县城35公里,总占地7.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50亩,枣林面积2500亩。全村共323户948人,主要经济来源依托红枣种植、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现在,在当地颇有名气的“红枣羊”就出自这里。从事养殖的村民高大叔向同学们解释说:“从小到大一直吃红枣长大的羊子,被我们称为‘红枣羊’。我们村的红枣里富含着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长期吃红枣的羊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口感更好。现在我的‘红枣羊’市价很高,有时一羊难求。”

据传说,背沟村是因“神龟背山”而得名,也是一个古老村落,现在,村里老寨还保留着完整的明清窑洞建筑群,这正是五千年华夏农耕文化的见证。村子绵延在高原黄土坡上,世代相传的“谦仁向下,万苦能背”,形成独有的“背精神”和“背文化”。亦有“七星勺掌饭勺”的土地崇拜的传统,村民们有一种说法“地种三年抵母亲,再种三年比母亲。黄土地有多厚,他们对土地的感情就有多厚。从立夏到暑退,背沟人从不穿鞋下地,怕踩板了地,伤着庄稼。”这是别的地方见不到的传统,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恭敬感恩天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1934年10月,佳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在背沟召开,使得佳县早期革命者培养以此为原点成燎原之势。解放后,在历任老党员、老干部积极带领下,背沟村成为交公粮第一村。背沟村还是当地有名的文化村。早在六十年代就有村戏班,在舞台上宣扬中华忠义智勇的故事,教化着方圆几十里的百姓。这样的传统一直到改革开放后。因为读书考学出去的人多,担任校长的人数居高,又被称为“校长村”。

调研了解到,近年来,背沟村持续推进发展红枣产业,羊养殖产业,让“红枣羊”成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领头羊”。还有“公司+新型农业主体”合作经营模式的中药产业,打造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链,组建完整的产业化平台。目前,中药材基地已经完成酸枣种植面积400亩,远志、黄芩种植面积200亩。力争到2025年,在背沟村建成坑镇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示范点,预计五年内完成中药材2000亩种植面积。

佳县:农耕文化无处不在

调研期间,实践小队还被安排参观了距离背沟村仅数里之遥的“佳县赤牛坬民俗博物馆”和黄河渡口古镇木头峪村,以及“峪口国际艺术小镇”。

据了解,赤牛坬村的农耕博物馆是2013年建成的,是全国最大的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赤牛坬村农耕博物馆内,设有灯博馆、鞋博馆、酒瓶馆、三十六行馆等多个展区。据讲解员介绍,农耕博物馆共有展厅展室68个,展区面积30000余平方米,展品15万余件。“当时村里有一些窑洞废弃了,村干部就想着把这些窑洞修一修,把老百姓家里不用的锄头、镰刀、煤油灯等老物件收集起来,整理、修复后进行分类整理,建一座自己的博物馆。”72岁的博物馆讲解员高思茂告诉同学们。“这里的老物件有的我还用过。”

高思茂老人说:“每次讲解,看着这些曾经被自己侍弄过的农具,用过的物品,仿佛又回到了农耕时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这些封存在博物馆里的藏品,每一件都展示着黄河流域农业发展历程、农耕文明进程,与背沟村的古寨明清窑洞建筑群遥相呼应,承载着黄土地儿女的无限记忆。

木头峪村:一个座落在黄河岸边的古村落,一排排整齐宏大的石头窑洞院落,门楣上大都挂着巨幅匾额,那悠悠的古朴街巷里,时而有村民进出。这个千年古村落,无论是形貌形态、地理特色、还是人文景象都满载着乡愁味、幸福味。

村里的负责人告诉大家,木头峪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目前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民居27处、古门匾50余块,老祠堂、古寨堡、古戏楼、文昌庙、归云寺、鱼山古庙等古建筑保存良好,两条村街南北分布,村街东西均有小巷相接,古路洞、戏楼布局其中,枣林环绕,古色古香,别具特色。先后被列为全国古民居保护村、国家第四批传统村落,2021年入选陕西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名单,2022年被评为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未来的我们力争将木头峪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村、黄河家文化研学基地、写生基地和黄河最美康养旅游度假村。

榆林市儒学学会会长韩晓宇说:“在刘若望的作品中处处能闻到佳县的味道,佳县因为出现了他,这里必将成为世界级的艺术博物馆!”韩老师所说的刘若望正是“佳县峪口国际艺术小镇”创办人。刘若望的家就在峪口的谭家坪村。站在国际艺术的前沿,着眼于对乡村振兴的长期助力,致力于打造一个集艺术活动、艺术游学、艺术文旅于一体的价值高地,不断引入国际国内优质的文化艺术资源,通过现代、时尚、优质的文化艺术活动,把地域产业带出去,把先进理念带进来,用文化和艺术哺育乡村的未来,这是峪口国际艺术小镇的定位。

刘若望老师作为当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青年雕塑家,他对艺术的执着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峪口国际艺术小镇随处可见他的作品。在他的雕塑中,大量的作品跟土地、自然、生命以及历史、宗教与信仰和人类的生存现状与未来命运有关。当地的人文环境成为他持续思考与表现的对象。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是位于佳县城区的“燕翼堂”义塾。燕翼堂是退休干部韩海燕于2001年举全家之力创办的一个致力于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营利性民间公益组织,由民众自愿参与、文化志愿者引领、自学自教自成的国学馆。成立23年以来,燕翼堂义塾累计教授上千名学子,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今年85岁的耄耋老人韩爷爷为迎接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实践活动小队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专门组织一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读书与交流会。活动中,除了上百名燕翼学子和家长外,还有从各地赶来的中华志愿者。

交流会上,韩海燕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将国学知识娓娓道来。各班学子在文化志愿者的指导下,声情并茂地诵读了四书五经篇目。实践小分队与学子们进行了轻松愉悦地交流,分别上台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我们最初以小班、中班、大班命名,后来班级越来越多,就以《论语》二十篇篇名依次命名排班,从学而第一班开始,目前已排到乡党第十班。”韩海燕说,一首首国学名篇以优美的语言、激扬的文字、悠远的意境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学子们的爱国热忱和学习国学的浓厚兴趣。提高民众人文素养,提升精神境界,净化人文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雅知礼、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达到社会和谐之目的。

最后,在榆林市儒学学会会长韩晓宇老师的带领下,“枣”梦工厂小队全体师生与中华志愿者们一起登上“燕翼堂”义塾的顶楼,向塑在这里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行礼,也为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在佳县的社会实践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文/张书羽 图片/杨鹏程、吕金洋 指导老师 刘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