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南京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逼近上海。

为了阻止上海的民主派屈服于共产党,蒋介石开始利用军事力量绑架、威胁民主派。他要么一起去台湾,要么就死了。

突然,风雨飘摇的上海,到处杀气腾腾,人心惶惶。

很快,在共产党截获的一份暗杀名单中,就连我国著名民主革命家、民盟创始人和领导人、年近80岁、德高望重的张澜先生也被也在名单上。

与他一起出现在暗杀名单上的是罗隆基先生,他也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

得知这一重要信息,周恩来、李克农等人立即指示时任上海地下党领袖的吴克坚,不惜一切代价,安全营救这些民主爱国人士。

当时正在上海虹桥医院接受治疗的张澜和罗隆基,实际上已经被军方特工秘密监视并软禁在这里。

图片|左起罗隆基、张澜

此时,接到蒋介石命令的毛人凤已经秘密制定了刺杀张澜、罗隆基等人的计划,并将该计划交给了上海警察司令部监察部队长聂琮,用于执行。

情况极其危急,接到任务的吴克坚迅速制定了救援计划。这次营救计划,成败的关键就看杨虎能否成功策动。

杨虎当时是国民政府监察员。虽然他只是一个闲职,但他却是上海青帮的老大。他自视为海皇,不满蒋介石给他当闲官的独裁统治,逐渐与蒋介石和睦相处。

当时,吴克坚看到了杨虎对蒋介石的不满和怨恨,于是他决定以杨虎为突破口,利用他在上海独特的身份、人脉和能力,成功实施他们的营救计划。

当时在上海,杨虎是青帮的老大,而他的女婿周立行是上海警察局的副司令,所以有了杨虎,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为了成功策动杨虎,吴克坚可谓是煞费苦心。

杨虎有一个深爱的妻子,名叫田淑君。田淑君有一个闺蜜名叫董竹君,而锦江饭店的老板董竹君也是吴克坚秘密培养的地下情报人员之一。

于是,吴克坚通过董竹君、田叔君顺利拜访了杨祜,向他讲述了民族国家的大义,并亲自向他传达了周恩来的嘱托:“你必须尽力而为”。救援,你可以请杨虎帮忙。”杨虎.

深知相遇之恩和彼此信任的重要性,经过深思熟虑,羊虎最终同意营救他。

很快,杨虎选定了救援人员,一个是他的女婿周立兴,另一个是巡检科副队长严金文。

这个严锦文是当年杨虎带出来的帮派头目,所以他就听从了杨虎的话。而杨虎猜测,最终执行暗杀计划的一定是上海警察总部稽查办的人。

图片|吴克坚

1949年5月24日,上海巷战开始。得知大局已定,蒋介石秘密命令上海警察司令部聂琮,于当晚10时秘密将张澜和罗隆基送往十六铺码头,然后将他们的尸体沉入黄浦江。

接到这个重要消息的严金文当晚九点全副武装,开着上海警备司令部的吉普车毫无阻碍地赶往虹桥医院。

来到医院,快速爬上楼梯,匆匆走进病房的严锦文故意掏出左轮手枪,大声喊道:

“张澜和罗隆基,赶紧上车吧,我们奉命立即转车!”

就这样,成功接了张澜和罗隆基后,严锦文快速驱车前往杨虎田树军居住的豪宅。

当眼看着自己快要到杨虎的府邸时,严锦文透过后视镜,突然发现保安总部的人也跟着来了。

就在这关键时刻,严锦文赶紧弃车,命随从背着张澜和罗隆基,穿过院墙,一路冲向杨虎的宅邸。

此时,已经伪装成便衣人员的解放军已经接到命令,在杨虎的府邸里等候已久。

所以,当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时,当留着长胡子的张澜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身边时,很多人都感到惊讶,因为大家都认为他一定是像李公朴和文毅一样。同样,他也已经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了,死得光荣。

这背后,是以吴克坚为代表的一大批忠诚勇敢的人用自己的勇气、正义和智慧,为党和人民做出了又一次默默的贡献。

对于从事党的情报工作数十年的吴克坚来说,这次出色、圆满地完成营救任务只是他情报生涯中的亮点之一。

从事地下情报工作多年。在那个动荡、诡谲、多变、凶险的民国时代,他一路披荆斩棘,有太多的成功案例和传奇故事。

吴克坚1900年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的一个贫困工人家庭。五四运动期间,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洗礼。

1924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组织和参加平江煤油案反帝爱国运动。

1926年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向毛主席报告湖南工农运动发展情况,1927年出席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2年至1936年,在苏联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期间,还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所以,吴克坚从一开始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代表。

如果说36岁之前的吴克坚处于“学习+工作”的半休眠状态,那么1937年抗战爆发后,受到周恩来召见的吴克坚“立即回国,共赴国难”,真正迎来了他人生光芒四射的光荣战斗时代。

回国后,吴克坚于1938年出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副秘书长。同年4月,调任《新华日报》,担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副秘书长。主编辑。

在担任《新华日报》主编期间,吴克坚以《新华日报》为主阵,用手中的笔当刀枪。1938年至1943年,他先后发表《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等各类社论、评论、理论文章近百篇,发出了全民族抗战的有力呐喊。

当时,《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出版的唯一一份党报。但由于国民党严格的审查制度,许多重要文章和敏感信息不被允许发表。

为了揭露国民党新闻封锁的真面目,吴克坚提出以不允许发表的版面形式“打开天窗”,揭露国民党政府的反动面目。

1941年1月17日皖南事变爆发后,为了突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吴克坚先用其他新闻填补了被查获后空出的两个空位,并印了几份报纸供查阅。随后,送走审查员后,吴克坚立即填上了周恩来的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仇敌忾,何须相争”。房间?”将“哀悼江南逝去的人们”到预留题词的空白处,安排制版印刷。报纸印成后,他立即组织发行人员在次日各大报纸出版前送到读者手中。

第二天,当国民党当局发现大量印有周恩来“皖南事变”两处著名题字的《新华日报》,突破了国民党军警宪法的封锁,蔓延开来。走过山城的大街小巷,后悔已来不及了。

就连远在延安的毛泽东看到当天发表的《新华日报》,也立即给周恩来打电话说:“我也看到了报纸上的题词,被它迷住了。”

图片|吴克坚一家

这一切都是吴克坚与国民党斗智斗勇的美丽典范。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较量,暗处的较量也正在激烈展开。

当时,吴克坚已经与进入国民党中央党部机要室、担任蒋介石速记员的沉安娜和曾担任蒋介石速记员的石勇建立了单向联系。进入军委参赞室和中央部特别经济调查室。

对于从他们那里得到的重要情报,沉静的丈夫华明志先把写有信息的纸条放在烟盒或火柴盒里,然后华明志就在约定的街道上从情报人员身边经过,迅速将信息悄悄传播出去,最终吴克坚将信息尽快传递到了延安。

在情报收集和传递的生死斗争中,吴克坚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安全过关,顺利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因为他有自己的一套的独特技能。

一是专业封面。

早在1930年,中共组织就在上海租了房子,设立了秘密电台。当时负责电台资金和政治工作的吴克坚,直接冒充二房东,以商人身份为掩护。大家都称他为会计师先生。他还要求其他同志,大家要找一个合适的职业作为掩护,确保情报工作万无一失。

此外,情报人员完成具体任务后,吴克坚还要求他们继续从事原本选择的职业。

这样一来,这些地下情报人员在没有接到新任务的时候,就和当时的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人知道他们还有着秘密的身份和职业。

二是严明纪律。

吴克坚明确要求情报人员将文件保密放在首位,所有草稿、电报、电码使用后必须立即烧毁。

同时,按照吴克坚的要求,电台负责人、电台操作员、机要人员均为核心机要人员,严禁与外界人员接触。上街,尽量少出门。同时,严禁看电影、去公园。

正是得益于近乎严格的纪律和制度要求,吴克坚和他的情报团队才能够在生命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屡创佳绩,书写情报史上不败的传奇。

第三个是狡兔的三个洞。

“经常发出大量信号的电台不应该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这是吴克坚的名言。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对于情报人员来说,遭遇地下广播电台搜查、突击入户检查、随机道路搜查是家常便饭。敌人经常驾驶装有测向仪的汽车满街探测信号。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吴克坚和他的情报小组的应对方法就是将同一个电台更换为多个掩护地点,隐藏在阁楼、地下室、凉亭等不同的地方,然后安排更多组不同的掩体。工人操作。

这种“狡兔三洞”的秘密工作方式,使得同一电台呼号多、台数多、波长混乱。往往会让敌人头晕目眩、精疲力尽、几近疯狂,最后无法探测到电台。确切地点。

正是有了这三大法宝,吴克坚和他的团队才能在充满白色恐怖的恶劣环境中始终站稳脚跟。

图片|右边是吴克坚

抗战胜利后,从1946年到1949年,吴克坚情报系统以上海为基地,秘密渗透敌方特务,陆续获取重要的政治、军事情报。

除了情报收集外,吴克坚和他的团队还积极参与煽动平叛,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湖南程潜、陈明仁起义;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起义;

当时的“两航”指的是中华航空和中央航空。他们是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中国仅有的两家航空公司,共有飞机近100架。

1949年春,“两航”的大量资金、设备和技术人员转移到香港。

今年6月,在吴克坚情报系统的秘密沟通和积极协助下,终于在11月9日,“两航”员工在香港宣布起义。

后来,这100多名爱国员工从香港回到内地,最终成为新中国民航建设的重要力量,直接撑起了新中国民航的天空。

“没有一个同志被捕,几个秘密电台也没有被敌特探查到。”

这是1949年5月中共中央情报部发给吴克坚情报系统的电报。

短短两句话,表达了对吴克坚几十年来从事情报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最深切的敬佩和最高的赞誉。

这样的赞美,他应得的。

图片|吴克坚左一

自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吴克坚今年夏天到达上海后,在外滩租了一间办公室,很快建立了代号灵台、奇台、昆台、兰台的四个秘密广播电台。

此后,从1947年1月到1949年6月,短短两年时间,吴克坚在上海的四个秘密电台发出的电报多达977封。

自1936年在法国巴黎秘密成立《救国时报》以来,在其漫长的情报生涯中,吴克坚组建的情报小组秘密覆盖了包括南京、上海、杭州在内的南方广大地区。

在如此庞大的情报通讯网络中,情报关系人员最多时就达到了1500多人,却很难做到无人被捕、无人侦查电台!

因此吴克坚被誉为中共情报史上“不败的红色特工”,在隐蔽战线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红色传奇。

文字|无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