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的工厂,然而真正的制造业大国却是邻国——日本。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制造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无论在电器、电子行业,还是在汽车、机械行业,中国都涌现出了一批值得国人骄傲的民族企业。然而,时至今日,Made in China仍然无法完全摆脱质差价廉的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有着发展制造业所需的一切条件:矿产、能源、人口……但是拥有这些丰富资源的我们,却无法造出令世界折服的产品。反观我们的近邻日本,这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天然资源的岛国,人力成本又极其的昂贵。然而经过日本人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如今Made in Japan已是价格经济、品质优良的代名词,并且出现了一批引领世界制造业的日本企业,从汽车的丰田、本田、日产,到电子领域的索尼、佳能、松下……在这样一个每一块钢板、每一个塑料配件都需要进口的国度里,造出了风靡全球、深得消费者亲睐的产品。 一名普通的日本工程师曾说:“什么是制造?简单地把原材料做成产品并不能叫做‘制造’。只要有相应的设备、人、物、财谁都可以做到。用尽量少的材料、成本和时间做出真正使客户满意的东西才能叫做‘制造’!”这就是日本的制造哲学! 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发展到今天,随着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的制造业迫切需要转型。从低成本制造中解脱出来,重新打造真正的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是我们每一个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课题。

随着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的迅速腾飞,日本制造业开始引领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日本制造业的生产管理体系也成为全球各大企业所学习和效仿的对象。像“精益生产”,“JIT”,“改善”,“5S”,“目视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等,都是由日本企业提出或者由外国学者根据对日本企业的研究总结出来的经典管理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调查,90%的中国制造企业高层知道“精益生产”这一概念,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制造企业开始尝试将精益管理模式导入自己的生产管理中,希望借助“精益”应对经济萧条、战胜危机、实现低碳运营、取得并维持世界级运营水平。但很多企业在践行精益的过程中,常常陷入“简单照搬,硬性拷贝”、“只重表面、不重本质”、“见物不见人,见硬不见软”、“急于求成”等误区,影响了精益管理模式的效用。

因此,作为创新改革发展中企业,紧紧抓住这次日本考察学习的契机,深入学习日本制造业的强大是源自其强大的生产现场管理能力。通过对日本几家代表性制造业企业生产现场的考察,深入了解日本生产现场强大的根源,对我们在国内已经接触或已经开始实施的“精益生产”、“5S”等管理手法,进行一次追根溯源的重新审视。同时,对“环境友好型”工厂、制造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进行深入思考。通过为期6天的考察,让每一位管理者对“为什么精益生产在我们公司没有取得成效”等问题带来思考和启示。

日本游学-行程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日本学什么?经营层面

企业基业长青的秘密 不求500强,但做500年!

日本企业成功的秘密 研发、育人、零库存!

日本企业股份的秘密 互相持股,竞合共生!

日本汇率市场的秘密 政治稳定+资金体量巨大+绝对自由流通=世界资本避风港

日本企业团队的秘密 报联相: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共舟者兴

日本企业管理的秘密 小步速跑,无限提升

为什么向日本学习?企业层面

在日本,存续超过100年以上的“长寿企业”已突破2.1万家。

历史超过200年的企业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更有7家企历史超过了1000年。

排在世界最古老企业前三位的都是日本企业。

超过200年历史的长寿企业在欧洲也不少,德国有837家,222家在荷兰,还有196家在法国。

而在中国,经营历史超过150年的百年企业,仅有5家。

有资料显示,我国的集团公司平均寿命7-8年,小企业的平均寿命2.9年。我国每年近100万家企业倒闭。

去日本学什么?社会层面

1、垃圾管理:极致变态垃圾分类,可乐瓶丢弃的时候,分瓶盖,瓶签,瓶身分类丢弃

2、政府管理:东京被评治堵最成功城市 一万公务员仅10辆公车

3、环境管理:全球最干净的国家,垃圾桶非常少,几乎没有乱扔垃圾现象,街道几乎无灰尘

4、素养管理:日本几乎可说是全世界最爱鞠躬的民族,有时候甚至会郑重得让你不知所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