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大明王朝1566》的时候,一直有个疑问,

就是嘉靖这老小子总自比汉文帝,他们也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外藩出身,都高智商、擅权谋,也都笃信黄老搞“无为而治”,但为什么汉文帝搞出的是文景之治,而嘉靖搞出的是“家家皆净”呢?

电视剧中的嘉靖,给人的印象是:修道,贪财,聪明,好面子……

历史上的嘉靖,也差不多就是这样,而且还有性怪癖、专权。

有人说,不对呀,嘉靖老道20年不上朝,怎么做到“专权”的?

李洁非老师在其著作《龙床》中讲:

  • 嘉靖是罕见的运用思想、精神、心理因素,甚至仅仅靠语言来控制权力的专家。对于维持自己的统治,他不必宵衣旰食,也不必殚精竭虑,只须只言片语,即足令臣工戒慎肃栗。

意思是,嘉靖是个极有心机的皇帝,而且悟到了权术的本质——不是勤政,也不是爱民,而是控制。

说得通透一点,就是驭人。

嘉靖驾驭群臣的套路有三个:

一是拉新打旧;

二是搞平衡;

三是特务统治。

这些套路,现在很多大公司的领导也喜欢用,所以大家学一学,或许用得上。

1)所谓拉新打旧,就是培植新人,打压旧人。

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最精彩的内阁斗争,就是从嘉靖朝开始的,张骢斗杨廷和,严嵩斗夏言,徐阶斗严嵩……

大臣们斗得死去活来,但在背后操盘的,全都是嘉靖——只有他,拥有稳稳的幸福。

他就像炒股高手一样,在新人崭露头角的时候买入、加注;

在旧人如日中天时逃顶,然后反手做空。

这样一来,任谁都无法积攒起足够撼动他的实力。

2)所谓搞平衡,就是剧里演的那样,任用严党搞钱,又用清流制衡严党,他则假装当裁判,居中节制。

为什么说假装呢?因为他早期是偏向严党的,毕竟钱是替他搞的,三七分嘛。

但后来严嵩老了,严党变质了,从“一心唯上”变成了“一心自肥”,嘉靖就容不下他们了。

3)他还搞特务统治,东厂锦衣卫遍布朝野。

嘉靖虽然从不搞微服私访,但到处都是他的监控和人形摄像头,官员百姓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数据库里。

不过话说回来,会搞权力斗争,肯定不算缺点,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牛逼皇帝的必备素养。

特别像嘉靖和汉文帝这样“外藩出身”的皇帝,原本是个小透明,突然天上掉馅饼,当上了九五至尊,可以说是无根无柢——要资源没资源,要经验没经验,更谈不上什么威望、班底、权力积累。

要是不会点手段,大概率会沦为权臣的傀儡。

(配图来自朕说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配图来自朕说历史)

嘉靖能当上皇帝,用权臣杨廷和的话讲,是“兄终弟及,谁能渎焉。兴献王长子,宪宗之孙,孝宗之从子,大行皇帝之从弟,序当立。”

这么长一串的身份,跟报菜名似的,就说明嘉靖和前任的正德皇帝是八竿子才打得着的关系。

原因是正德老兄玩了一辈子,御女无数,却没能玩出个儿子,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大病。巧的是,他自己还是根独苗,于是皇位就便宜了堂弟,也就是今天要说的男主——嘉靖。

汉文帝坐上皇位的过程要波折得多。

众所周知,刘邦杀青之后,掌权的是吕后。

吕后为了巩固权力,提拔了很多娘家人,并拼命打压刘姓皇族。

汉文帝刘恒虽是刘邦的第四子,但由于是一夜情的结果,所以不怎么受待见,早早就跟着老娘跑到封地过日子,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反而躲过了吕后的清洗。

吕后一死,掌控朝局的是追随刘邦打天下的周勃、灌婴等功臣集团掌,他们斩杀诸吕,自然也不会放过吕氏拥立的小皇帝。

但大汉朝又不能没有皇帝,所以还得再立一个,选谁呢?

和吕氏有瓜葛的?pass!

太有存在感不好掌控的?pass!

他们选来选去,选中了刘恒,目测这个小伙子应该会很“听话”。

也就是说,权臣的拥立,才是嘉靖和汉文帝从小透明升上皇帝的直接原因,

而权臣想要的回报,自然是皇帝的“合作”。

所以嘉靖和汉文帝执政之路的第一关,便是来自权臣的试探和挑战。

嘉靖当时才15岁,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走哪个门”—— 文官集团想让他按皇太子的标准走侧门。

汉文帝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功臣集团首脑周勃发过来的“你过来,我和你谈谈”。

如果是你遇到这两题,你怎么破?

这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前者是形式主义,走哪个门,有什么所谓呢?

后者更无所谓了,谈谈?谈谈就谈谈呗,看老小子能翻出什么花样。

但嘉靖和文帝的政治敏感性极强,他们都看出了门道——这种小动作,其实是对皇帝的服从性测试。

所以嘉靖态度很鲜明,不行,非要走正门:“我是来当皇帝的,又不是来当皇太子的!”

文帝就更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