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文学作品,存在虚构创作,请理性阅读

暴雨已经下了整整72天,我站在公司天台。我靠在栏杆上,望着下面泛滥成灾的街道,心里只剩绝望。

整座城市都陷入了混乱,道路完全被淹没,建筑物处处漏水,供电与网络全面瘫痪。因为地势较高,我们这栋写字楼已经成了水域之中最后的孤岛,但我知道,再这样下去,这里也会完全失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喂,你要不要来口饭?”背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我回过头,看见市场部的小李抱着两个泡面站在门口,“也别再淋雨了,都湿透了。”

我这才发现自己的衣服已经湿了一大片。刚才站在雨中发呆,竟然完全没有察觉。我默默跟着小李来到楼道里。楼道的角落堆放着大家搬上来的泡面、饼干等食物。小李熟练地用积水烧上了热水。

“公司发的物资该早用光了,谁知道会下这么大的雨啊。”小李一边等待水开,一边自言自语。

我默默接过他手里的泡面。这已经是我连续三餐只靠即食食品填饱肚子。想起仅仅一个星期前,大家还在公司饭堂吃着热乎乎的午餐,会议室里不时传来开怀的笑声,似乎还在昨天。现在一切却变得面目全非......

“喂,别太担心了,老大说这雨顶多再下个一两天就该停了。到时候政府肯定会派人来救援的。”小李拍了拍我的肩膀。

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低下头吃起了泡面,脑海里却全是那些已逝的同事们。我们曾一起在这个公司奋斗过,都有着同样的梦想。现在他们却再也回不来了......

泡面味同嚼蜡,我强忍着眼泪咽下了最后一口,然后站起身来。我知道未来注定充满未知和绝望,但我必须活下去。只要人还在,希望就会存在。

小李,谢谢你让我找回力量。我勉强笑了笑,转身走回了天台。台子上,公司的招牌在风雨中缓缓晃动,发出沉闷的响声。我们流离失所,它却仍伫立在原地,像是在提醒着我们曾经拥有的一切......

“喂,里面有人吗?”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突然在安静的楼道里响起,把我和小李都吓了一跳。我们警惕地望向紧锁的铁门,门外似乎站着一个女孩的身影。

“你是谁?从哪里来的?”小李试探着问道。

“求你们让我进去吧,外面水太深了,我快撑不住了!”女孩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哭腔。

我和小李面面相觑,这几天发生的事让我们不得不提起戒心。更何况,这个陌生女孩看上去年纪很小,独自一人出现在这种时刻十分可疑。

“你一个人来的吗?家人呢?”我皱着眉头问。

“我叫柳晨,家在二环东路,但现在回不去了,水把我们周围都淹了,爸爸让我快点往高处跑,就跑到了你们楼下......”

“可我们不能随便让陌生人进入。”小李还在犹豫,但我已经走上前去,打开了铁门。

只见一个还穿着校服的小女孩浑身湿透,狼狈地站在门外。她瘦弱的身板在雨中瑟瑟发抖,脸上满是泥水与眼泪。我脱下外套披在她肩上,轻声安慰道:“别害怕,我们不会伤害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晨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她哽咽着说:“谢谢姐姐......我太害怕了,你们一定要保护我!”

我看着她无助的样子,心中升起保护欲。在这混乱的末日来临时,我们需要团结互助,才能活下去。

“来,我们上楼说。”我扶着柳晨来到我们的临时避难所,给她找了几块干净毛巾和一碗热汤。

小李虽然还在警惕这个陌生女孩,但也主动帮她量了体温,确认她并没有生病。柳晨慢慢停止了哭泣,在我们的照料下渐渐恢复了些许精神。

“我说了多少遍了,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就相信一个陌生人!” 小李皱着眉头,一脸不满。

“可是你看看她的样子,一个小女孩,又累又虚弱,怎么可能对我们造成威胁呢?”我仍然在为刚才自己的决定辩解。

“我没说她现在就是威胁,但这种时候谁知道她会变成什么样!她可能暗藏着目的,或者身上带着病毒,万一传染给我们怎么办?”

小李的话让我愣住了。的确,我们对这个叫柳晨的女孩一无所知,但我看到她脆弱的样子就心生怜悯,才会不顾一切让她进入我们的避难所。我是太理想主义,还是太天真了吗?

“可我们也不能就这么把她扔出去吧......”我还想争辩。

“我没有这个意思。”小李摇摇头,“只是在这个时期,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保护自己也是在保护所有人。”

我沉默着,不知该如何反驳。的确,小李的话也在情理之中。

“刚才我去天台看了看,雨势有减弱的迹象,也许过一两天就能停。到时候有救援来,我们就都能安全离开这里。”小李又说。

“那我们能撑过这一两天吗?”我忧心忡忡。

“放心吧,饮用水和食物还够我们撑一段时间。只要守住这最后的避难所,就一定能熬过去!”小李拍拍我的肩膀。

我点点头,决定相信他。我们终究会迎来黎明的,我必须保持希望。

就在这时,柳晨的尖叫声骤然在门外响起:“快来人啊!刘经理他突然晕倒了!”

我和小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言喻的恐惧。我们连忙冲了出去,只见刘经理已经直挺挺地倒在地上,脸色潮红,嘴唇发紫......

“他应该是感染了什么病毒,需要马上隔离并找医生看诊!” 小李检查了一下刘经理的情况,脸色越来越难看。

我扶着已经半昏迷的刘经理来到楼道尽头的一间空置办公室,小心地把他放倒在地上。他的身体滚烫,不时抽搐着发出痛苦的呻吟,状况看上去十分危急。

“可是现在哪里还找得着医生......我们连退烧药都没有。”我绝望地说。

“你去收集所有可以找到的药品和医疗用品,我来看着他。”小李说。他虽然也慌乱,但表现得冷静很多。

我点点头,立刻开启了搜索。整栋大楼的医药箱在过去的一周中都被洗劫一空,但我还是在各种抽屉和瓶瓶罐罐中寻找。终于,我搜罗到了一些消炎药和退烧贴,以及一包未开封的一次性手套和口罩。

“这些您先将就用用。”我把找来的物资堆在刘经理身旁,但知道这远远不够。

“看样子必须离开这里去找真正的医生,但外面的洪水又行人难渡......该怎么办?” 小李焦急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