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郸市峰峰矿区,分南北两处。因石窟群在山腰,人们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传名响堂山石窟。南响堂位于西纸坊村北鼓山南麓,北响堂位于和村东鼓山之腰,两地相距约15千米。
响堂山石窟始建于北齐(550~577年),隋、唐、宋、元、明历代均有小规模增凿和修茸,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石窟均营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响堂山石窟雕刻美观大方,雕艺承前启后,是研究我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
周总理谈起北响堂石窟的遗存情况时也说:“耳闻其景,向往莫及。”究竟是什么样的“绝景”,能让见多识广的范文澜先生和周总理都纷纷竖起大拇指?
响堂山石窟群主要由北响堂山和南响堂山、水峪寺组成。位置偏北的北响堂山拥有皇室资助开凿的最早和最大的三个石窟,而南响堂山由七个较小的石窟所组成。水峪寺,也被称作“小响堂山”,此处由一座内部拥有石刻造像的北齐石窟所组成。
石窟群拥有丰富的佛像,建筑结构,装饰细节以及许多的佛教刻经。这些内容不仅代表了当时多民族社会下的各种宗教思想和文化,而且体现了北齐皇室对佛教给予大力支持的成果。
北响堂山石窟
北洞
北洞也称大佛洞,它是北响堂山最大的一个洞窟,进深、面宽为12米,高达12.5 米。石窟中间为一个直通窟顶的方柱,方柱的三面各开凿出一个大佛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像,龛基上雕刻有中国传统的神王形象。
佛像的雕刻技法也不同于其它石窟。在龙门、云冈等地,佛像的雕刻手法多采用平直刀法,而在北响堂石窟中的佛像雕刻开始使用了圆刀技法,佛像、菩萨、弟子等造像趋于圆润而生动。
石窟入口处用石块重修过,入口上方是三个为洞窟引入阳光的明窗,入口顶部还有类似覆钵顶的痕迹。洞窟内部设有大型的方形中心柱,柱上雕刻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大佛,每尊佛两侧立有胁侍菩萨。
围绕中心柱四周的石壁上和中心柱顶部刻有许多体型稍小的佛、菩萨和其他神祗,其中包括飞天和鬼神,这些形象都以高浮雕的形式展现得栩栩如生。石刻的造型工艺十分精妙,人物造像、光背火焰、以及由莲花、摩尼宝珠和装饰图案所围绕的覆钵顶塔形龛,无不体现了高超的雕刻技术水平。
中洞
中洞也称释迦洞,这是一座富丽堂皇的洞窟,洞窟为四柱三开间。窟门的雕刻极具华丽,变形为装饰图案的龙体从窟门两侧盘旋上升,至门顶端龙首昂扬,二龙相望。
单层的覆钵塔结构是响堂山石窟所见到的比较独特的形象,这种结构也出现在北洞之中的佛龛上,柱廊檐下有身着铠甲的力士护法,门两侧的石柱由巨大的狮子承托。入口过道相对伫立着两尊高大的菩萨,人们要在她们目光的注视下步入石窟。
刻经洞
刻经洞位于石窟寺院最南端的,其开凿的时间大概在北齐天统年间(565 年左右)。洞窟外形明显流露出受印度犍陀罗风格的影响,呈现出覆钵式塔的造型,而这种造型在早期佛教中是为了安葬佛祖释迦牟尼特意创造出来的,传到中国便成为一些高僧大德圆寂后的神圣象征。下图来源于响堂山石窟官网,侵权必删!
在刻经洞外的墙壁上发现了刻满了的文字,仔细辨认,原来这些大面积的文字全部是佛教经卷。在石窟中镌刻佛经,也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的独创,而中国佛教刻经的发源地便是北响堂山。下图来源于响堂山石窟官网,侵权必删!
568 年,北齐晋昌郡宰相唐邕首次在北响堂山开创了将经文镌刻在石壁上的先河。此后,这种做法影响到山东、河北以及北京房山地区云居寺等地,并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的刻经文化体系。
20 世纪末,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刻经研究专家罗昭先生来到这里,看到这些遍布石窟内外的刻经,激动地说:“这是中华第一刻经”。
常乐寺
它始建于北齐,刚开始就叫石窟寺,到了北齐天统年间(565-569年)改叫智力寺,一直到北宋的嘉祐年间(1056-1063年),才最终定下“常乐寺”的名字。
从资料里面可以看出常乐寺原本是一处南北向的寺庙建筑群,由南至北依次有山门、天王殿、三世佛殿、大雄宝殿和地藏殿,形成一条中轴线。南侧有一宋塔,称普同塔。
1947年常乐寺遭了一场火灾,地面上的建筑基本都被毁了。八十年代的时候,遗址上曾发掘出了一批雕刻精美的唐代红砂石佛教造像,见证了常乐寺昔日辉煌。
南响堂山石窟
南响堂山石窟位于峰峰矿区外延,距北响堂山石窟寺约十五公里。这里有一座宋代 (960-1279) 的砖塔,曾属于在此处名为“响堂寺”的一座佛寺。因为这个缘故,石窟也根据这座寺庙被命名为“响堂山石窟”。
与北响堂山相比,这里的洞窟形制小很多,而且开凿年代稍晚,始建于 565 年,并且没有受到皇室的资助。上下两排小型到中型的七座洞窟开凿在崖面,其中两座洞窟含有中心柱,其余的均为三壁三龛的佛殿窟。
含有中心柱的第1窟和第2窟都在第一层,而第3-6号窟在这两座洞窟的上面,位于第二层。其中第2、4、5、6窟看起来是按照一个整体建造的,并且比其他洞窟的年代早。第7窟在二层石窟的偏北处,修建的时间应该比其余的洞窟晚一些,很可能建于 (581-618) 隋代。
水峪寺(小响堂)
除了南响堂山和北响堂山石窟之外,还有第三处水峪寺石窟,这里通常被叫做“小响堂”。水峪寺西窟是此处最早的石窟,开凿年代为北齐时代。
这个洞窟也是中心柱窟型的,仿照了北响堂山的样式,但是体积小很多,只有5.35米宽,5.5米深和4.9米高。中心柱的三面都有大佛龛,侧壁上还有两个大龛。下图来源于响堂山石窟官网,侵权必删!
小型的石刻,如神王,僧人等,都在中心柱基座上。前壁上还有一排排供养人像,千佛和飞天的形象。
这个石窟,上次去的时候,因为时间关系,没有上去,有机会还得再来一次!
响堂山石窟石窟开凿的历史背景及现状
响堂山石窟的建立离不开北齐皇家的支持。北齐时代 (550-577 年) 属于北朝时期 (420-589 年)是由少数民族鲜卑人所统治。在四世纪晚期最先建立了北魏政权,之后北魏被分割为东魏和西魏,而东魏 (534-550 年) 被北齐政权所取代。
在可以左右东魏皇位的权臣高欢的统治之下,东魏的东都被设立在邺城,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南部的临漳县。高欢次子高洋于 550 年称帝后为文宣王,邺城也成为了北齐的首都。这个朝代由高欢的历代子孙所统治,却在577年覆灭于以长安为中心的,始于西魏的北周政权 (557-581年)。
响堂山位于北齐都城邺的附近,并处在邺城和高家的权利基地晋城(今天的太原山西)之间的交通要道之上。于是我们可以推测,在东魏与北齐时期,作为朝臣和皇室宗亲的高家必定经常来往于这条交通要道。
北齐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政治动荡而战事连连的朝代,然而这个短暂的王朝却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达到了艺术的高峰。汉族或非汉族工匠与出资人的密切互动,以及多种艺术样式和影响的融合,创造了展新的、多元性的艺术形式。
由于历史进程中石窟所受到的严重损毁,今天的响堂山已经无法向我们呈现出当初绚丽多彩的艺术成就了。
在这些损毁当中,有一些属于时间的侵蚀和几百年来历史的沉淀,然而绝大部分是出于近代以来长期的人为破坏。
二十世纪初,这些佛教造像的精湛艺术成就使它们成为文物商和为其服务的盗窃者的目标。最早对文物的劫掠是从1909 年开始的,清朝政府的覆灭和1911年中华民国的成立带来了极端的政治动荡。
由于这些石窟远离城市,被当局所忽视,因此在数十年中,石窟内的文物受到了大面积的破坏。窟中大部分的独立造像 (free-standing images) 都已经被盗走,洞窟中的许多浮雕也被人为的切割窃取,剩下的石像也几乎没有头部和手部。
1913 年起,这些石像和造像残件逐渐开始出现在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当中。其中许多大型雕像被刊登在 1914 年的伯灵顿杂志 (Burlington Magazine) 当中。
这些石灰岩雕像的立体造型,大型规格和精美细部使它们成为许多西方和日本博物馆陈列中中国雕刻艺术的代表。
目前已知的来自响堂山的一百多件造像和造像残件被散布到了欧洲、日本、台湾、美国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当中。
感谢您的浏览与关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