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2023-08-03-16:22|

作者:欧廷君,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经专家智库特约专家、首席研究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针对当前全球市场供应链严重受阻,实体企业面临诸多发展难题,特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旨在要求各地区、各相关部门不折不扣地为市场主体做好全程式“保姆式”服务,确保实体工商企业与各城乡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切实从根本上起到纲举目张的良好效果。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经专家智库特约专家、首席研究员欧廷君近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经专家智库特约专家、首席研究员欧廷君近照

如何打通与有效化解实体工商企业在发展上的“堵点”、“痛点”、“难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探究影响实体工商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因果机制,找准适应实体工商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运行举措,抓住影响各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有针对性地着力去解决好、落实好,这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客观来看,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国内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存在一些严重“脱实向虚”现象,盲目加大杠杆房地产、搞金融资本内循环。究其根源,既有某些企业存在投机赚快钱的心态、不相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原因,也有不少企业是因他们在市场准入、融资待遇、市场监管等领域对民营企业欠公平的原因,这直接损害了民营企业创业的积极性,阻碍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以民间投资为例,据国务院原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夏斌在2022年度秋季投资策略峰会上演讲时公布,“民间投资从2014年15.8%的两位数增长之后,2015年开始滑入了个位数增长(当年8.8%),2016年为2%增长,2020年和2021年两年年平均不到4%,2022年上半年为3.5%(上半年全部投资增长率为6.1%)。

不言自明,如果民间投资一旦减少或出现乏力,这不仅是我国民营企业生存与盈利多少的问题,而且是直接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影响城乡就业、居民消费和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的全局性重大问题。
在面对各种风险挑战与复杂的竞争环境下,稳经济将是各城乡区域发展的核心要务,但稳从何来?经济又应当如何稳?我认为,其关键就是持续不断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实体工商企业的信心。

实践反复证明,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沃土,是检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标准,更是实体工商企业的生命之氧。哪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企业投资就会往哪个地方倾钭,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就会更快更有活力。

显而易见,良好的营商环境能更好地激发各城乡区域与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孕育区域经济与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和打造民族自主品牌的摇蓝。因此,及时为企业纾困解难、重塑市场信心,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才是当下各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义。

这几年,浙江以创新企业成长生态为核心,营造大胆改、大胆试创新氛围,以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有力促进了该地新业态、新产业集群式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省研发投入100强企业营收总额同比增长22.6%,其中92家企业同比正增长,最高增幅达588%;100强企业净利润总额3708亿元,三分之二上榜企业税后净利润较上一年度显著增加。这一丰硕成果其主要源于浙江率先采取“一站式服务”和对营商生态的不断优化,充分释放了企业自身内在活力。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在落实《意见》三十一条过程中,应认真审视自身城乡区域还存在哪些服务不配套、不到位、不衔接等问题应尽快完善与落实到位,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着力为实体工商企业简政、减税、减费,严格规范涉企收费项目。特别需要注意夯实主体责任,加大对企业乱收费查处或“索拿卡要”整治力度,建立企业收费目录清单,严禁越权、超标准收费,着力解决实体工商业税负偏高等实际问题。以降低企业负担为突破口,深化各项改革,为企业减负松绑,加快形成行政审批收费最少、效率最高的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全面促进实体工商业快速发展。

在此,为解决企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在企业品牌经营创新上的能力和水平,充分激发企业市场活力,提振企业品牌经营创新发展信心,特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应根据各城乡区域自身实况,确定为工商企业纾困解难帮扶目标。以组建实战型专家团队与本城乡区域优秀干部帮扶小组,在不增企业任何负担的前提下,专家团队薪酬由政府出资,一对一地为初具规模的实体工商企业展开全程式精准帮扶工作,切实做到“企业纾困解难题,专家干部来帮扶。”

其次,确定为企业纾困解难帮扶内容,不断增强企业“输血、造血”功能。在实际帮扶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为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实体企业及时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难题,而且还要杜绝过去那些“假大空”专家论坛与简单的培训。实实在在深入企业进行系统帮扶,精心谋划、指导企业认真落实该企业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品牌经营创新锤炼与市场科学营运等系列工作,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上核心竞争力。

另外,确定为企业纾困解难的专家团队与干部人选。因此,根据企业与市场竞争要求,在选请专家团队时,必须具有在企业经营创新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十年以上,深谐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品牌经营创新之道的“实践型人才”团队,并能现场为企业在经营战略定位、科技创新、产品细分定位与品牌经营创新运作上进行精心谋划、系统设计为佳。在干部选派时,应精准选派专业素质好、有责任心、熟悉经济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干部常驻企业进行一到二年的蹲点服务,蹲点干部业绩考核指标,直接与企业帮扶项目的经济效益挂钩。这样,通过实战专家团队与干部一道对各城乡区域企业实行全程式的、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智力支持与“保姆式”服务。扎实为企业一对一纾困解难,全面激发市场主体的投资信心,有力推动我国实体工商企业经济效益与品牌效应高质量发展!

责编:田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