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扬州宝应有一位家长李女士订购了一套女生校服,上身是衬衫,下身是格子裙。但她的孩子穿起来感觉衣服很硬,夏天不太舒适。仔细查看后,李女士发现格子裙上没有标牌,无法得知其材质,而且内衬的手感不像棉质,反倒像涤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衬衫上标注着100%棉的成分和宝应时新服装厂的生产厂家信息,但李女士对面料感到怀疑。她认为该衬衫很硬,与100%棉不符,也不适合小孩穿着。此外,她还发现裙子上没有水洗标牌,不知道材质是什么?为此,她向江苏广电新闻中心反映,请求记者帮忙对此进行调查。

随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记者假扮为一个购买校服的家长,前往宝应时新服装厂。这家厂房比较简陋,分为裁剪、缝制、成品等多个区域。在成品区,记者发现这里生产的校服种类繁多,涉及多所学校。

记者随手翻看一套售价为170元的校服,发现这些衣服上均未标注材质,也没有水洗标志。记者向工作人员询问校服的材质和规格,但对方表示自己是后勤人员,不清楚相关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记者向宝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泰山分局汇报了此事,该局的执法人员随即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了缺失的标签问题,但是,工作人员声称这些校服都是全棉的,只是还未标注。为了彻底了解情况,执法人员拆开了三套同款校服,发现只有一件衬衫标有水洗标志,其余5件都没有任何标签。

同时,执法人员还发现了宝应县时新服装厂存在标签混乱的情况。尽管明明需要执行GB/T31888-2015标准,但是工人现场缝制的却还是老的标签。宝应县时新服装厂相关负责经理表示,尽管新标准已经出台,但仍有些剩余的旧版标签在工人手中,有可能工人并未察觉到这一点,或是觉得工人可能觉得这个东西不用就浪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次质量问题的事件中,究竟是缝制工人的过失还是厂家没有按照规定标准生产造成的呢?最终生产出的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呢?执法人员在发货区中抽取了6套校服进行检测,其中男女各3套,并全部送往权威机构进行检测。

经检测,证实了家长反映的这款校服衬衫和裙子都是纯棉材质,符合相关要求。裙子内衬含棉量达到34.3%,尽管未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35%,但由于误差在5%以内,裙子仍被认定为合格产品。

最后,市场监管部门要求该企业改进标签缝制和管理措施,以确保今后不再发生类似误解或疏漏,确保校服的安全可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作为孩子每天上学必须穿着的服装,家长对校服的安全问题尤为关心。因此,也希望校服企业在生产过程能多重视一点,严格把关每一道工序,确保校服质量安全,让家长能够彻底放宽心。家长放心了,企业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