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国际教育视界(ID: FindingWIE),作者熊靓

1

让孩子自己给自己报听写,

全班家长都在模仿学习。

“让一个六岁的孩子自己给自己报听写,是不是在开玩笑?”

“博士的奇怪教育方式是正常人不能理解的!”

“拿自己孩子的前途当儿戏,只有博士才敢这么干!”

这是十二年前,刘博士让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自己给自己报听写之后,遭到的“舆论讨伐”,他也被老师“传”到了学校谈话,但谈话内容却出人意料。

儿子的班主任和他是校友,虽然心中有气,但是口气依然平和:“我说刘博,现在班上的家长们都在学你,让孩子自己给自己报听写。但也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想这样,学校希望你能够和家长们呼吁一声,还是由他们亲自报听写比较好一些。”

听完老师的话,刘博士头一次知道自己的这种方法竟然在家长中间“传播”了起来。正如1847年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后,也曾被人质疑,但并不妨害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而他的方法看似偷懒,实际上非常有效,它的主要流程有以下几步——

第一步:由儿子自己将需要听写的词读一遍,然后录下来;

第二步:播放语音,边听边写;

第三步:检查听写错误,将其强化复习;

第四步:继续听写错误的词,直到全对为止。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刘博士说他有三个非常大的收获,并且对儿子学习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首先就是儿子考试分数的提高,特别是不擅长的语文词汇量和精准度都大大提升了;其次是学习习惯变好了,儿子觉得报听写很简单,一回家就立刻做,顺便也就把其他的作业都做了;最后是亲子关系更好了,从源头上掐断了辅导作业的环节,就不会出现孩子哭、大人喊的场面了。

又好又便利的学习方法是会被不断模仿的,果然不出刘博士所料,一年过去了,不仅儿子班上的家长都在让孩子自己给自己报听写,还有一位妈妈告诉刘博士:“其实我早就想用这个方法了,就是没有这个胆量。感谢刘博士的推广和坚持,作为普通家长还是怕非议的,既然博士都在用,那我用起来也会更有底气。”

今年儿子考上了美国的大学以后,和刘博士说起了自己给自己报听写的方法,他也觉得超级适合孩子,自从用上就不会被家长烦了,也觉得学习没那么糟心了。他还表示,以后等他有了孩子,也要继续延用这个好办法。

2

看美剧、动画片,

英语被“玩儿”成满分。

“学英语是靠玩出来的,满分也是靠玩出来的。我儿子看的美国电影和动画片比国产的还多;打游戏也是学英语很好的方式,跟着玩家骂几句英语的脏话,也能促进他的学习兴趣……”

这是刘博士在儿子小学家长会上的一段发言,他说完之后又迎来了一波声讨——“这也太过分了吧!别人都在各种培训班里补到天昏地暗,你却在这里玩得酣畅淋漓。

可是这真没有骗人呀!刘博士认为,现在的家长已经完全不信任轻松化学习了。他们总会认为取得优秀的成绩,第一靠天赋,第二就是靠玩命。

学习英语的天赋是刘博士最缺的,作为一个理科生,他的英语并不好,并且是那种玩命都学不好的水平。虽然刘博士也曾经去美国做过访问学者,写作和阅读都没有问题,但是在口语上却是困难重重。

儿子出生之后,在语言能力上完美继承了刘博士的基因,那就只剩下玩命学了。他曾经想过通过申请各种去美国当访问学者的机会,带着儿子在美国从小学“晃”到中学,从而在纯英文的环境中把语言给练好。但是如何长期在美国当访问学者,那就全都得靠他玩命鸡自己,到处找门路托关系了。可是即便他想这么做,也没有那么多机会等着他。

他还想过,鸡自己不行就鸡娃。从他家走路到中国教育行业第一大厂——新东方只要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那里教英语的老师告诉他:“儿童启蒙英语从培养兴趣和口语开始,只要经常陪着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做游戏,他们自然会喜欢上英语,到了学龄阶段才能更好地进入读写的学习。

无论是从英语教授还是培训机构那里,都听到了太多英语学习的方法,最终还是得从玩开始。刘博士想着在哪里玩都是玩,那就干脆在家里玩吧!还能一起享受亲子时光。

十八年来,儿子一次都没有去上过英语补习班。在他三岁时,刘博士给他搭建了一个英语书屋,里面全都是各种各样的英语漫画书,儿子“躲”在这里一玩就是半天,里面的书也从几本变成了几百本。儿子十岁时,刘博士给他建了一个影音室,买了最前沿的影音设备。在这里只能播放英语电影和电视剧,儿子在里面看了超千部电影、超万集电视剧。

刘博士计算过,他在儿子英语培养方面的花费早就超过了去上补习班的费用。但是,每当他看着同事们匆忙送孩子去补习英语,听着他们在办公室里吐槽英语难学时,他就更加相信自己当初决定的正确性。花了钱,有了快乐,还掌握了较好的英语水平,这些其实都是可遇也可求的事情。只要愿意坚持和付出,就没有学不好的道理。

3

“放弃”学不好的功课,

却是调试休整的好办法。

爸爸极“懒”,儿子又拒绝任何形式的内卷,因此在儿子没有被美国大学录取之前,家人都非常担心他的前途。

刘博士在儿子高中时,还让他“放弃”了两门实在学不好的功课,一门是化学,一门是历史。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得知了这个决定后,刘博士在老家的父母打电话来把他骂得狗血喷头——为什么要给孩子传递这种消极的学习思想?即便是孩子想放弃,也要鼓励他继续努力。

就连最支持刘博士的老婆都开始忐忑了,她说:“如果要‘放弃’放在心里就好,不要说出来,看看现在局面多难看。老人都认为学习就应该是要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现在说放弃,他们会接受不了的。”

为什么要选择“放弃”?原因很简单,就是儿子对这两门功课严重不感兴趣。儿子告诉刘博士,他努力过但确实做不到像数学一样优秀。而且自从上了高中之后,他花在这两门功课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每次月考的成绩都没有超过80分。

儿子情绪相当烦躁,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要保证化学和历史的成绩,那么他每天就要在这两门功课上多花两个小时。这样一来,根本保证不了优势学科的学习时间,而且他的优势学科已经出现成绩下滑的迹象。他非常担忧,甚至已经出现了失眠的症状。

经过近两个月的思考,刘博士建议儿子“放弃”这两门功课,每天按照计划的时间来学习,不需要加码,把考试目标定在85分来努力就行。

他支持儿子“放弃”,但并不意味着彻底放弃学习,而是为了拯救快要失控的学习状态。这也是学习遇到困境之后的一种休整和调试,更是鸡娃加卷娃的家长不敢体验的学习方法。

刘博士说这次“放弃”的决定之所以能够实现,首先要感谢儿子把大学的目标定在了美国,他才能拿“只需要提供几门最好的成绩申请大学”为借口,让大家接受“放弃”。如果儿子是在国内参加高考,反对的声浪则会更大,最后顶不住可能也就只能作罢。

在大众眼里,学习是个加法。他们认为,一个孩子小学时会做加减乘除,到了中学就必须会做一元二次方程。但是刘博士认为,其实学习是做减法,就跟他做科研一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最后得出最简单、易操作的方法,这样才是真正的成功。

4

到居委会干活提升领导力,

远比上CEO精英营强。

在儿子收到第一份美国大学offer的同时,刘博士收到了居委会给他发来的分享会邀请。这份邀请的主题是让他给小区的大爷大妈讲一讲安全用电常识,而分享会的发起人正是他的儿子。

从高中开始,也就是新冠疫情的第一年,儿子就一直在居委会帮忙,从打杂的小助理到成为科普类活动的策划人及负责人。虽然是个不拿钱的工作,但是儿子干得有声有色。他还把这三年的居委会经历写到了申请大学的文书中,作为自己领导力才能的展示。

居委会主任告诉刘博士,现在他们居委会都快被想来实习的高中生踏破门槛了,好多人得知居委会居然也能成为申请大学的渠道,甚至托各种关系也要把孩子塞进来。

让儿子在居委会里锻炼领导力,是一次创新和挑战。刘博士说,儿子很早就决定了大学要读商科,目标是要在美国读完MBA的学位后回国从职业经理人开始做起,未来可能会创业开公司。

对于这样的规划,学校的老师也很支持,但是他们给刘博士推荐的领导力课程让他非常不满意。诸如少年CEO精英营、模拟股市培训班,刘博士都觉得又贵又假——

贵的是有些课程居然敢卖到十几万,这个报价让刘博士感到非常不适,像是忽悠暴发户的感觉;而假是必然的,都是模拟和体验,与实战一点关系都没有,还不如去居委会学习什么是领导力呢!

去居委会锻炼,不是一句玩笑。经常在教育上出奇招的刘博士,让儿子去居委会干活,是他经过了长期观察和研究的结果。

儿子在居委会打杂的第一天就不想去了,他嫌弃居委会太low。坚持了一周之后,儿子告诉刘博士,他被认命为活动专员,开始负责策划活动;坚持了一年之后,儿子当上了防疫专员,每周都在社区群里给居民开直播宣传;坚持了两年之后,儿子撰写了一篇《做好小事情的大人物》的文章获得了学校的英文作文第一名。

与十几万的CEO精英班相比,居委会的经历不仅不用花钱,还提升了儿子和人相处的能力,改变了狭隘的思维方式,这是让刘博士最满意的。在他看来,儿子是否能够当上CEO,远没有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且快乐的人来得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扫码关注 直说传媒,了解更多教育行业前沿资讯和深度解读教育行业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转载文章均获得授权,严格标注来源,文章内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版权归原出处所有。重在分享,不代表本公号观点。对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如涉及其他类版权问题,请在本文留言区或本公号主页面留言,联系予以第一时间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