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唯孝有幸借助平台之力,与大家在这里交流学习,这正是唯心能相聚,孝感百家励。同时也希望你我在文章中相知相识,共同弘扬民俗文化,品鉴百味人生。

今天我们所讲的话题是在直播时有一位网友提问,他说在堂缘文化中,弟马是跟随“缘师”的意愿走,还是缘师跟随弟马的意愿走?谁才是主导?此内容是民俗文化当中的堂缘文化,所谓堂缘文化来源于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遵循当下生活,并且以科学为指引,是民间大众人群的精神依靠,属于正能量的存在。但是我今天所讲的内容,或许会颠覆大家对以往“堂缘”的认知,在此我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学习是为了明理,阅读只为娱乐。接下来我将从从大道、现实生活以及堂缘文化三个方面,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解答,大家继续往下观看吧!

《道德经》第五章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表达了什么理念呢?首先这里的“不仁”不是不仁慈的意思,它表达的是天地之间没有那种过分泛滥的慈悲,它没有偏爱。简单说这句话就是想说,天地对自然万物是没有区别对待的,不管是一花一草一人一物,天地都一视同仁。那些品格高尚的人对待百姓也没有什么不同,就象天地对万物一样,不分亲疏,不分贵贱,一视同仁,体现的是一种平等大爱的观点。

好比人的一生不管贫穷富贵都离不开衣、食、住、行等等,这些都是平等的。但是这种平等,在现实生活中却又存在着很多不平等。比如有的人生在帝王家,有的人生在渔夫家。有的人生来四肢健全,有的人出生就疾病缠身。而这些差异带来的就是不平等的现象。

那么既然从初始时,大家都是平等的众生,为何在世间却产生了不平等呢?打个比喻,每个生命初到这个世界时,都像水一样纯净。但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好久未更换的过滤器,肮脏不堪。所以再干净的水碰到肮脏的过滤器,都会变成脏水,只不过有些水脏,有的水更脏而已。

所以在经典中也描绘了这种现象,简单说就是在充满恶业的社会中,会出现五种污浊的现象,这五种浑浊的现象分别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命浊,而这些现象会带来恶的后果。所以我们的世间本身是不完美的,但是正因为这些不完美,我们才努力的追求完美。只不过在努力的过程中,有些人不忘初心,坚定不移,最后成就自己。而有些人在路途中乱花迷人眼,经不起考验选择了随波逐流。因此我们所在的这个世间也叫“凡圣同居土”,意思就是凡夫和圣人共同居住的国土。

讲到这里大家或许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来到这个世间呢?其实答案就是随业流转,那什么是随业流转呢?简单说一个喜欢赌博的人,他喜欢的场所肯定是赌场,身边的朋友也肯定和他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也就是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这叫吸引力法则,简单说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一样。

通过以上所讲,我们发现本来大家都是平等的,只因业力流转,我们在相同的地方相遇了,而相遇后的我们就会彼此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在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中,还会出现意愿的跟随和转换。就如今天的主题一样,是弟马跟随“缘师”的意愿走,还是“缘师”跟随弟马的意愿走?那么根据以上所讲的道理来看,其实这种意愿不是单一的谁去跟随谁,也不是谁不能跟随谁。

就像男女双方谈恋爱一样,谁都不能保证一辈子都听对方的话,也不能保证两人最终能喜结连理。但是在两人谈恋爱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的联系和行为,而这种联系和行为就是爱的作用。在堂缘文化中,这种爱被称之为二者之间的了缘。若是从大道来讲,其了缘适应世间一切的关联。

01为何与“缘师”相遇

那么根据以上所讲的内容来说,我们与“缘师”又是什么原因促成相遇的呢?简单说还是随业流转,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具体存在着什么关系,那就得需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了。也就是今生的因缘相合促成了彼此的相遇,并且彼此最后产生的结局或许是不可控的,假如我们不去了缘,那么彼此最后的结局一定是不可控的。

其实根据以上所讲的问题,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我们站在终点看起点的时候,我们会把这件事看得很清楚。但是在这个世间,我们都是站在起点看终点,所以也就有了很多的未知和担心。不过这些未知和担心我们不必迷茫,因为每个事物都会有一定的规律走向,只要我们能够发现其中的发展规律,我们就能分析和改变结局。

就如以上所讲的我们与“缘师”又是什么原因促成相遇的呢?这个问题来说,按照这种规律去解析的话,那就是今生的因缘具足,促成了我们的相遇,简称“结缘”。然后我们与“缘师”共同经历世间的磨练,这叫“了缘”。最后各自有各自的成就,这就是结局。简单说就是开始、过程与结束。

可是在当下,我们很难看到事情发展后的结局,比如很多弟马所关心的堂能否走出来一样,很难看到最后的结局。所以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很多弟马产生了害怕,担心,抑郁和困惑等等的不良情绪。其实这些情绪不单单在堂缘当中,这也是当下我们普遍面临的问题。其实之所以我们对未来会担心和害怕,简单说就是我们没有智慧和能力,对很多事情是无法解决的。对此我们不必烦恼,因为中国有句名言叫做尽人事而听天命,意思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最后的结果是好是坏要顺其自然,不必杞人忧天。

02如何改变结局?

其实按照以上所讲的话题来说,我们又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有没有办法,可以让我们提前知道结局呢?或者说能不能保证有好的结局?其实圣人已经替我们想到了方法,并在经典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大家看《了凡四训》这本书,袁了凡在少年时期,遇到了一位了不起的相术大师,这位相术大师预测了袁了凡一生的所有经历。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果真按照这位老者所说的进行着,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因此袁了凡觉得命运确实不可改变,荣辱生死,皆有定数。

但是直到1569年时,袁了凡遇到了云谷禅师,通过和云谷禅师的深入交谈,他明白了命运其实是可以改变的,此后开始积极行善助人,结果袁了凡不仅活到了74岁,还生了一个儿子,所以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知命而改命,就是在告诉我们如何避免以后不好结局的发生。但是在当下,我们普通人很难做到像了凡大师一样,发出那么大的愿力,并一直坚持身体力行的去做,因此我们就很难知命而改命。但是我们若是想要一个好的结局,就必须像了凡一样去学习。

所以根据这个理论来讲解,在我们结缘之后,了缘的过程是怎样的我们不知道,但是结局的好坏,我们是有方法改变的。所以当我们知道了开始,又预知了结局,剩下的就是中间“了缘”的过程,而“了缘”的过程不是谁为了谁去“了缘”,而是互相之间的“了缘”。就像堂口存在的意义是为众生排忧解难,但是这里讲的众生也包括我们自己。所以我们不光要为他人排忧,也要对自己宽容善良。就像经典里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意义一样,虽然这句话里有四个“无”,但每个无里都包含着我们自己,我是众生,众生即我,所以你们之间是在互相了缘。

03如何“了缘”?

通过以上所讲的道理来说,既然需要“了缘”,那么我们如何与“缘师”了缘呢?首先我们从“缘师”的角度来说的话,“缘师”的知识、能力和智慧肯定比我们强,所以对于初期的弟马,我们必须先从提升能力着手,要在生活中多学习和锻炼,多向有本领的人学习请教。同时我们还要有正知、正见和正念,要让自己明辨是非,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如有一位非常有实力的人,带领我们去做错事,那么我们应该去做吗?答案肯定是不能做的。

那么我们根据以上所讲的道理来说,任何事情我们都要保证结局是好的,要想保证结局是好的,那么我们就要懂得善恶之道。那么在堂缘文化中,“缘师”若是教育我们的为正能量,此时弟马就要跟随“缘师”的意愿走。反之若是我们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那么“缘师”就要跟随我们的意愿走。

其实这个道理就像我讲的《成堂缘分系列课》里面堂口形式有几种一样,在《成堂缘分系列课》里面讲堂口形式有三种,首先是“缘师”带人,其次是人与“缘师”同修,最后是人带“缘师”,为什么呢?因为人的智慧是可以提升的,可以通过学习来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如果我们的能力永远不能提升,那就只能被别人牵着走,结局是好是坏,我们都无法预料以及掌控的。

那么为了大家更加正确和方便的学习堂缘文化,本人在百度制作了文章专栏。专栏所讲是针对当下刚接触或者已经接触堂缘文化的朋友,甚至自身当下面临种种困惑而不能明理的弟马。若是当你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之后,会更加正确的认知自身堂缘,从而正确的与“缘师”了缘。此堂缘文化专栏,不单单为大家传授堂缘文化知识,还会教大家一些技能本领,议大家前去专栏处购买学习。目前专栏有14篇文章,并且专栏会根据文章的数量,价格不断上调(限时优惠中)!专栏内的文章最低为50篇,会长久持续上传,望大家购买后时常关注。

所以我们要做一盏能够照亮自己和他人前行的明灯,为更多迷茫的人指引出一条光明大道。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来扩大自己的认知,如此一切才能安好。那么今天的文章写完了,有喜欢我的朋友可以添加我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欢迎留言讨论

也感谢你的点赞、赞赏与转发。

作者:唯孝

编辑:唯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