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震惊的消息!据称,亚马逊即将推出全托管服务!目前,该全托管模式正在内测阶段,并计划在年底之前正式上线。

如果这一消息属实,无疑将对跨境电商圈产生震撼性影响,引发一系列重大变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全托管模式在跨境电商领域已经引起了一定的热潮,但迄今为止,速卖通、Lazada、Tik Tok、Shopee等平台更积极地参与全托管模式,而像亚马逊、美客多、eBay和沃尔玛这样的世界级电商巨头一直保持观望态度,似乎保持着一种守势的心态。然而,现在亚马逊似乎要加入这场游戏了。

从最初的忽视到观望再到亲自参与,亚马逊的态度体现出Temu的发展历程。而这次举动也显示出亚马逊对局势的一定紧张感。

首先,毫无疑问,Temu的表现确实给亚马逊带来了危机感。

Temu于2022年9月进军美国市场。初上线时,Temu以0.01美元包邮的绝对低价、社交裂变中的砍一刀活动以及大规模的营销手段,迅速引起了整个美国市场的热议。

首先要提及的是Temu的核心竞争力——低价策略。Temu完美地继承了其母公司拼多多的商业理念,坚信低价是无法攻克的市场。全托管平台模式成为Temu的主要模式之一,通过买手的协商、内部竞价或直接与厂家合作,缩短产品供应链,削减中间商环节,从而实现最低价格的商品销售。

除了平台模式,Temu还通过平台补贴和对卖家的压榨等方式,不惜一切压低价格。据统计,考虑国际运输成本、折扣和现金券、服务和管理等各方面成本后,Temu每笔订单的平均亏损约为30美元。为了同时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多个站点实现高效运转,Temu每年至少要亏损415亿至673亿人民币。随着Temu疯狂扩张的多站点策略,亏损额度必然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然而,对于资金方面,拼多多愿意伸出援手。

而Temu的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尽管初来乍到,Temu就让老牌巨头SHEIN的市值缩水了三分之一。它迅速成为美国购物类应用程序中的首席存在,并一直保持着高热度,至今仍然在各大应用市场上备受关注。

在Temu在美国日益崭露头角的同时,亚马逊仍然持观望态度。很多亚马逊卖家对Temu不屑一顾,认为Temu纸上谈兵,虽然在营销方面张牙舞爪,但从业绩来看,连亚马逊的小角色都无法与争锋。

的确如此,Temu持续增长了半年,通过多站点的协同推动,根据披露,截至2023年上半年,Temu的销售总额接近30亿美元。据预测,它有望在年底达到上百亿美元的GMV。尽管创立不到一年就取得如此惊人的业绩,但与亚马逊相比,确实显得微不足道。根据最近两年的数据,亚马逊每个季度的营收普遍超过1,200亿美元,双方的实力悬殊,无法相提并论。

然而,Temu主打的是一个“有出息的未来”。亚马逊的业绩已经相对稳定,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维持现状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而Temu的征途刚刚开始,势必以极高的增速快速成长。至少在接下来的两年里,Temu的增长势头很难被遏制。

Temu和亚马逊都是美国企业,尽管一个是"华侨",一个是"土著",但双方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自从去年进入美国市场以来,亚马逊经常被无端拿出与Temu进行对比,频繁成为各大媒体和消费者讨论的对象。尽管无法动摇亚马逊的基础,但这对亚马逊确实造成了不利影响。

今年2月,Temu投入巨资,花费上亿在美国的“春晚”上连续播放了两次广告,这种烧钱式的热搜营销手法让Temu在美国广受瞩目。这次“一掷千金”的行动对于Temu来说效果超乎预期,销售商的流量直接增加了30%!相反,亚马逊的销售商流量和订单量普遍下降,营销领域显然已成为Temu争夺流量和客户的重要工具。

更令人担忧的是,Temu在美国的热度预计将只会上升而不会下降。据预测,到2023年,Temu计划在美国市场投入14亿美元用于广告宣传,明年的预算将高达43亿美元。在营销横行的情况下,Temu可能持续夺取亚马逊的流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Temu与亚马逊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流量。从今年年初开始,由于疫情的结束,线下市场逐渐复苏,再加上美国通胀的上升和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降,亚马逊卖家的订单量进入了低迷期。这一情况在财报上也有所反映,今年第一季度,亚马逊的营收下降了超过200亿美元。与亚马逊的"冰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Temu的火热。越来越多的卖家每日成千上万地接订单,在下载量排行榜上持续占据榜首的位置。尽管Temu面临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吐槽,但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尽管卖家因低价销售策略而感到苦不堪言,但他们仍然坚持做Temu。为什么?因为流量啊!

放眼整个跨境电商行业,谁不对Temu的流量眼红呢?亚马逊卖家当然也不例外。面对Temu的火爆,亚马逊卖家自己的订单量冷冷清清。按照"如果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许多亚马逊卖家开始尝试做Temu。尽管利润率远不如亚马逊,但很多卖家最初只是抱着"试试看"、"清理库存"的态度做Temu,却发现这种薄利多销的方式越来越受欢迎。虽然忙碌,但不再为订单量焦虑。

随着第一批"吃香"的卖家出现,越来越多的亚马逊卖家也开始尝试进入Temu。虽然大多数是中小卖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和卖家的双重流失,即使是亚马逊也难以抵挡。

此外,这种竞争不仅局限于美国市场,随着Temu不断扩张至全球,与亚马逊的竞争将蔓延至各个领域。

无法逃避,只能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