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看到网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题目说这句话用了比拟手法,我愣是没看出来啊 哪位大佬解读一下?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古人作诗填词,讲究赋、比、兴,那么晏殊的这两句诗,用没用比拟呢?
单这两句话来说,是赋,即直接的叙述。但是整首词,明显可以看出作者用了比兴之法。如果结合作者当时处境,更令人感受到诗人背后的深意。
一、赋,直接叙述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浣溪沙》词,景中有情,是北宋宰相晏殊的代表作之一。
另外,晏殊还把这两写入了一首七言律诗中,《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写到:
元巳清明例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题目中的王校勘是谁呢?传说晏殊写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但下联苦思不得,而对出“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王琪,就是王校勘。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看到花儿飘落,我无可奈何;看到燕子归来,我似曾相识。
花落去,燕归来,是写景,自然是赋体。
无可奈何、似曾相识,是触景生情,晏殊直接抒发自己的感受。
诗人由花落去,感受到时光逝去,有无可奈何之感。由燕归来,感受到新时代的到来,又生出似曾相识的惊喜。
抑扬之间,反映出作者情绪的变化。仅仅从这两句的字面来看,是景语加情语的叙述。
二、比兴与比拟
古人的比,包括了比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宋朱熹《诗集传》卷一注)
比拟,比喻、拟人,把甲物比作乙物就是比。而将物比作人是拟人,也是比的一种。
而兴则不同: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宋朱熹《诗集传》卷一注)
"兴"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为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例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诗歌中往往表现为,先描写景物,然后引起其他内容,晏殊这首词也是如此。
三、晏殊词中的比兴
明朝大诗人李东阳说到佳对难得,特别对晏殊这两句大为赞赏:
若晏元献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尤觉相称耳。 《麓堂诗话》
这两句仅仅是对仗好吗?李东阳认为晏殊深得比兴之法:
所谓比与兴者,皆托物寓情而为之者也。盖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而难於感发。惟有所寓托,形容摹写,反复讽咏,以俟人之自得,言有尽而意无穷,则神爽飞动,手舞足蹈而不自觉,此诗之所以贵情思而轻事实也。《麓堂诗话》
晏殊的这首词,有赋,有比兴。前三句,是描写景物,怀念过去的时光。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后面无可奈何两句景中含情,有悲伤,有欣喜,有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末句又用写景结束,留给人无限遐思。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通过咏物或者对于景色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情感是诗家本色,如果直接写出来就成了心灵鸡汤,没有诗意了。用写景结合或者代替情感表述,就是比兴之法的妙处。
四、无可奈何花落去背后的故事
欣赏晏殊的《浣溪沙》,一定要知道这首《和知己秋日伤怀》:
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亭台。
梁尘寂寞燕归去,黄蜀葵花一朵开。
这首七绝的作者是晚唐诗人郑谷(将诗僧齐己将“数枝梅”改为“一枝梅”,因此被称为一字师)。
郑谷这首诗写的是伤秋, 第四句有转折,在秋的萧瑟中看到一点点新的气象。但是整体是衰飒萧瑟的。
而晏殊“似曾相识燕归来”,虽然与郑谷意象相同,但是气象不同,充满了对于未来的美好期望。但是有传说记载,“似曾相识燕归来”并非出于晏殊之手。
晏殊当年被贬谪时,路过维扬大明寺,在众多的题壁诗中,看上了一首佳作,即:
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名。
仪凤终陈迹,鸣蛙只沸声。 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
晏殊派人请作者来一起吃饭,于是有了这个流传甚广的故事:
召至同饭,又同步游池上。时春晚,已有落花,晏云:每得句书墙壁间,或弥年未尝强对;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也。王应声曰:“似曾相识燕归来。”自此辟置,荐职,逐跻侍从。(《诗人玉屑》宋·魏庆之)
这个人,就是王琪(晏殊推荐其担任校勘之职务)
后来,晏殊将这两句诗写入了自己的作品中,一首是七言律诗,一首是《浣溪沙》词。
结束语
花落去,花儿自己也无可奈何。燕归来,看到夕阳西下的旧亭台和独自徘徊的我,燕子想必也有似曾相识之感。
辛弃疾不是说过: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而落去的花,归来的燕,和那些在生活中、政坛上来来去去的人们又是何其相似呀。
晏殊是太子(后来的宋仁宗)老师,虽然亦有被贬谪的遭遇,但是他对于自己前途还是充满信心的。
赋比兴的应用,增加了诗词的魅力,不但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委婉暗示,令读者产生联想和思考。
@老街味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