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雪芹作《红楼梦》,使用了一种很高级的写笔,叫做“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就是这八个字,让红楼的解读出现了多元化趋向,书里的酒令、灯谜、诗句,往往对红楼结局造成了一种暗谶效果。

原著第22回,荣国府上元佳节,贾府的公子小姐们纷纷制作灯谜,由太监送到宫中,交给贤德妃贾元春来猜,其中,有一个人的灯谜,元春并没有猜,直接让太监又送了回来,那就是贾环的灯谜。

  • 又听太监说:“三爷说的这个不通,娘娘也没猜,叫我带回问三爷是个什么。”众人听了,都来看他作的什么,写道是: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众人看了,大发一笑。贾环只得告诉太监说:“一个枕头,一个兽头。”太监记了,领茶而去。——第二十二回

贾环的这个灯谜,总是会被读者忽视,因为这个灯谜实在是不伦不类,不仅言语粗浅,谜底还是两样东西,难怪元春评价“这个灯谜不通”。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从人物塑造来看,这个灯谜自然是用来塑造贾环的性情,脂砚斋看到这个灯谜,都忍不住发笑评价:可发一笑,真环哥之谜。诸卿勿笑,难为了作者摹拟。

曹雪芹的诗词功底,写好句子不难,难的恰恰是写这种低级的词句,贾环的灯谜,以及第28回薛蟠行酒令,一张嘴就是“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这种东西曹雪芹得自降身价,刻意模仿,才能写出如此贴合人物个性的句子。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但从暗谶的角度来看,贾环的灯谜其实具有很强的喻意。

《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4辑,刊载有徐乃为的文章《贾环灯谜寓意试解》,认为贾环的灯谜不可等闲视之,它对红楼最终的凄惨结局,具有重要的认识作用,文中写道:

“兽头加枕头”的寓意与苏北扬州一带的丧事风俗有关。这一地区,有人亡故以后,家人要将死者枕头用力放置或扔到屋顶上,越上越好。这样就形成屋内的枕头与屋上的兽头为伍的特殊状貌。这一风俗本身的寓意,或以为家人送死者早早升天,或以为是招魂。曹永森先生所著《扬州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述。

众所周知,曹寅在江宁任织造的同时,还与内兄李煦在扬州十年中五年轮换任淮扬盐政, 他本人及其子孙洞悉苏北扬州一带的民俗, 然后写进《红楼梦》中, 那是毫不奇怪的。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如果用这样的思维,来看待第22回的灯谜,就会有一个新视角。

按照曹雪芹的顺序安排,当天的灯谜会上,灯谜依次揭晓的分别是:贾环、贾母、贾政、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最后是宝钗,由于第22回是残稿,并没有写完,所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灯谜,已经迷失无考,只剩下程高本的续貂之作。

我们细细品味每个人的谜底,贾环的灯谜,暗合苏北扬州的丧事风俗,隐喻了“人亡”二字;

贾母归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母归天

紧接着是贾母,贾母的灯谜是:猴子身轻站树梢。谜底很简单,取的是谐音,也就是荔枝(立枝),庚辰双行夹批评:所谓“树倒猢狲散”是也。也就是说,贾母的灯谜,暗含的是“家散”二字。

贾环和贾母的灯谜,合成了“人亡家散”的悲剧总格调。

之后是贾政的灯谜: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谜底是砚台。

庚辰双行夹批评:好极!的是贾老之谜,包藏贾府祖宗自身,“必”字隐“笔”字。妙极!妙极!

贾政的谜底,是对上述贾环、贾母灯谜的延续,表明既有“人亡家散”之兆,便以笔应之。果不其然,接下来的灯谜,都是在应验“人亡家散”的悲剧。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

元春的灯谜是炮竹,一响而散,暗喻封妃只是暂时的欢乐,悲剧很快就要来临;

迎春的灯谜是算盘,打动乱如麻,暗喻迎春命运坎坷,难以谋算,最终竟被孙绍祖折磨致死;

探春的灯谜是风筝,随风飘散无所依,隐喻的是探春最终被迫远嫁的结局;

惜春的灯谜是海灯,越发清净孤独,隐喻的是惜春出家为尼的悲剧。

最后是薛宝钗的灯谜,开头一句就是“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知道红楼结局的读者都明白,贾宝玉最终悬崖撒手,抛弃了宝钗之妻,麝月之婢,所以“衾里无缘”说的就是独守空闺的宝钗的悲剧。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如果曹雪芹没有去世,而是将贾宝玉、林黛玉的灯谜,也给添补上,可以想象,必然也是悲剧谜底。

所有的灯谜,全都是在隐喻最终的个人悲剧,所以贾政猜完这些谜底,当即就变得很抑郁,按照原著记载,贾政当晚回去之后,还在想这些灯谜,翻来覆去竟难成寐。

一个小小灯谜,却能让贾政思绪万千,可见曹雪芹是有深意的,否则贾政的这个反应就显得有些无病呻吟。

曹雪芹让贾环灯谜,承担起“人亡”的暗谶,是否说明在红楼结局里,贾环会担当重量级角色,承担起情节推进的任务?这个问题的答案,还需要继续进行红楼探佚,才能得出相对客观的推理。

文乃“不红居士”独家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