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27日,聚焦“党建引领聚合力 强基固本促发展”主题,央媒“走基层 走百城”聊城行活动深入聊城市直基层党组织、红色文化旧址、乡村振兴示范点等地实地考察,活动得到聊城市委组织部、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的大力支持。

党的建设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聊城市直机关以“干部执行力提升年”活动为总抓手,以“提标提速提能力、敢闯敢干敢争先”为总要求,开展部门单位“创模范”、机关党组织“创品牌”、基层党支部“创五星”、党员干部“创榜样”的“四元同创”行动,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繁森故里,党员精神在闪光

当日首站,记者们来到孔繁森同志纪念馆进行参观。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坐落在聊城东昌湖风景区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如今,纪念馆已成为弘扬繁森精神、传播英模文化的首选之地,干部党员增强宗旨意识、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在参观中,记者们如同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通过讲解大家了解到,孔繁森同志生前两次援藏,后又留藏工作。他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当讲解员声情并茂的介绍到孔繁森同志于1994年出差路途中,因车祸不幸殉职,时年50岁时,不少记者都眼含热泪。

浩然正气,乡村振兴正当时

“宁说一万句空话,不如一件实事”。追随繁森精神的指引,记者们来到了孔繁森同志的故里——堂邑镇。堂邑镇距聊城市区15公里,具有“中国葫芦艺术之乡”的美誉。镇域内有葫芦雕刻和木版年画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堂邑文庙、古城墙遗址、许家祠堂等文化资源,也有五里墩村孔繁森陈列馆、繁森故居、鲁西革命烈士纪念堂等红色资源,还有三干渠、中华电厂水库、马颊河湿地公园等自然资源。通过记者走访了解,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当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农业萌芽,集成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农业物联网、智能农情监测和人工智能养殖等现代化农业技术。今年以来,堂邑镇结合实际,针对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农村低收入群体设立了222个公益性岗位,涵盖了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人社服务、扶残助残、村容保洁等各个领域,与劳动者签订就业协议,让有劳动能力的困难户、动态监测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发展新区“天下不敢小聊城”

“经过三年多的紧张建设,济郑高铁马上迎来竣工通行的时刻”,这是记者在聊城高铁新区采访时,市政府副秘书长,聊城高铁新区发展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郭志刚给大家带来的好消息。他表示,宏观来看,聊城“三轨交汇”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一轴两区五极”发展动力格局的组成部分。

其中济郑高铁和聊邯长高铁“一南一北”贯穿黄河流域,济郑高铁是“一轴”当中“一字型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聊邯长高铁未来经鲁中通道直通青岛,直接影响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发挥。京雄商高铁已于2022年底全面开工建设 ,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是我国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之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届时聊城将成为南北高铁十字枢纽。高铁通车后,聊城到济南只需27分钟,大大提升当地人民出行的效率。党员在前当先锋,人民就会获得满满的幸福感。据了解,为方便旅客出行,提升城市形象,解决旅客转乘问题,结合前期项目计划情况,聊城高铁新区发展服务中心积极和市交通运输局沟通,初步制定了济郑高铁聊城西站公共交通实施方案。待高铁新区道路等基础配套建设完善后,将组织对该区域公交线网进行统一、科学合理的整体线网计划布局,确保与城市计划功能配套,高标准建设高铁新区。

科技助力,智慧办税有速度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聊城市税务局高度重视税收营商环境建设,紧盯办税难点、堵点、痛点,努力打造更加省时、省力、省心的办税服务。在走访聊城市税务局时,该局党委书记、局长袁世友告诉记者,为增强科技赋能,打造“十分钟办税圈”,全面推进涉税事项“就近办”“自助办”“智能办”, 聊城市税务局在全市设置综合性办税服务大厅13个,其他专业分厅9个,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21个,延伸网点35个,257台自助办税设备为纳税缴费人提供不间断的全天候智慧办税服务。同时,聊城市税务局积极拓展“非接触式”服务手段,依托电子税务局,大力推行办税缴费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邮寄办,用“网路”代替“马路”,让业务办理驶上“数字化高速”。

数据赋能 紧扣“大平安”理念

一张电子信息屏就能了解聊城社会治理概况?答案“是的。”在聊城市委政法委走访时,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郝润霞表示,聊城市委政法委从服务思维出发,整合全市的社会治理相关公共信息服务资源,实现社会治理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在兼顾各单位原有服务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在全市建成了一体化“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平台”,融合“指数研判、网格治理、视频应用”三大功能,形成了市、县、乡、社区、网格“五级联动”,并对各项指标,分别确定权重,逐一明确测评指标和评分标准。据介绍,平台采用优序图法、等距排名系数法,运用大数据,自动生成11个县(市区)排名,全过程监管。将平安指数纳入平安建设“蓝黄红”评价体系,每月排名、每月通报,及时预警,下发“提示函”,实现了智能监测,全链条管控。在采访现场,相关人员为记者演示,假如有游客在东昌浴场游泳超出了警戒线,平台就会链接浴场预警系统,并指示相关救生员去人为警示或搭救。据了解,按照“支部建在网格上”要求,依托社区“红旗驿站”,平台还建立了网格党支部,搭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纵向组织架构为核心的红色治理板块。推动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三心”融合,形成“党建不动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良好格局。

党建统领 搭建平台归属感

在聊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最让记者注意的是,档案柜里的档案夹被一条条红线“牵引着”。究其原委,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沛森告诉大家,这是为了让拿走的档案及时归位、不缺位而设置的红线,这样设置,档案整齐划一,保存有位、有序。据他介绍,近年来,聊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彻底改变以往轻党建、轻教育的局面。针对多年来单位没有文化活动的实际,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汇聚文艺爱好者成立了聊城市住房公积金合唱团,聘请中心领导任荣誉团长,团员大会选出了团长、秘书长,制定了《合唱团章程》,把合唱团打造成党组领导、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文艺社团,使合唱团成为培养声乐、器乐、演出人才的平台,各种文艺形式大合唱、小合唱、二重唱、独唱、器乐独奏、朗诵、舞蹈、快板等全面开花。住房公积金业务特点是坐姿长,看电脑时间长,鼠标手、颈椎病成为新的职业病。党建办根据机关工委的要求,聚合体育爱好者,成立了聊城市住房公积金篮球队、乒乓球队,党组班子成员任领队,带领大家定期训练。以此为基础,下一步将相继成立骑行队、太极拳协会、徒步协会等等运动健身社团。记者看到,在办公室内有一面“挂图作战”工作推进墙。事项对应年、月、日,分别把各项重要事项按部就班,登上议事日程,没有办的,一眼就看到了。这是发挥了党员堡垒先锋的作用。通过党员先行先试,让中心成员不仅在业务上有为,更让大家有归属感。

以剑铸魂 擦亮检察品牌

由一片“白云”变成许多“白云”,是20年来聊城检察人的忠诚坚守和执着奋斗。2003年11月8日,聊城市东昌府区检察院率先开通了以“全国模范检察官”白云的名字命名的“白云热线”,之后这一经验做法在整个聊城市推广。“白云热线”先后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示范青年文明号集体”“全国文明接待示范窗口”“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感动山东群体”等30余项荣誉。在走访聊城人民检察院时,聊城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富彬告诉记者,在检察战线上,必须始终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让“党旗红”引领“检察蓝”,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牢检察事业发展的政治方向。同时,还要把党建工作落到党员心坎上。抓党建,形式要灵活多样,关键是要用心,结合大家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务实地做到每一位检察干警的心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凝聚人心,增强干劲,做到“党徽检徽徽徽相映,初心匠心心心相印”,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形成党建强起来,组织活起来,人心聚起来的良好局面,以实际行动努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聊城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现场,贾检察长给大家介绍了一本“荣退纪念册”。册子展现的是检察员从青涩时代,走出校门;向党宣誓,进入检察系统成为一名检察官,再到有温度的生日时刻;以及和集体参加各项工作的光荣记忆;再到荣退之时,昔日“战友”的殷殷祝福,领导的谆谆寄语……

一天聊城行,一世聊城情!虽然行程过半,记者朋友们好像已经成为了半个聊城人。据了解,“走基层 走百城”中央媒体聊城行活动还将持续关注聊城光岳楼、阳谷县等地域的发展和面貌。正如歌曲《我在聊城想你》里所描绘的,“运河岸边白杨望垂柳,你我划船树梢碰额头,胭脂湖水抱古城一周,谁的脸庞映红光岳楼”。聊城,将继续讲述她的光彩时间。(梅亚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