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朝代更替往往都伴随着武装起义,正如同毛主席所说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往往只有暴力革命才能取得胜利,但其实历史上的起义往往都是从北方开始,然后渐渐统一南方,但南方政权想要北伐确实非常困难的。

那么蜀汉政权的北伐屡屡失败是什么原因呢?

祁山的战略地位

其实诸葛亮真正出祁山的战役只有五次,之所以称之为六出祁山是因为小说中艺术化的描写。

这五次出祁山其实只有第一次对曹魏威胁最大,后面的几次北伐因为缺少人才,物力人力凋敝,实际并未对曹魏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的原因和蜀汉国力孱弱有脱不开的关系,还有一点就是蜀地虽然易守难攻,但同样也是一个囚笼,想让大军出川也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白就曾经有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阁峥嵘而崔嵬”,以此来描写蜀道的难行,而祁山也是当时蜀汉和曹魏相争的重中之重。

纵观三国时期的疆域图,祁山位于蜀地咽喉,如果蜀军控制祁山,既可以据险而守,又可以大军出击。

而攻占祁山后陇西地区和曹魏政权的联系就会被切断,蜀军可以向西北取陇西(今甘肃)。

反观如果魏军控制祁山,蜀军难以进攻,并且入蜀粮道会受阻,而身后的汉中一破,广元和成都则危矣,所以祁山对于诸葛亮的北伐来说是必争之地,对于曹魏也绝不可轻失。

为何六出祁山连连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