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经出现7次强降雨的7月来说,今年首个台风“泰利”的登陆成为了接二连三极端天气的开始,紧接着台风“杜苏芮”的到来更是让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即便各地拉起紧急响应,全力应对台风来袭,但依旧抵挡不了台风影响范围之广、破坏力极大的威力,让城市里原本看起来坚不可摧的事物,顷刻间露出了原本脆弱的面貌。

作为根植于中国公路货行业的物联网科技公司,我们更愿意透过数据向大家展现台风天气对于公路货运的影响。

极端天气对物流枢纽的影响为短期局部

极端天气对物流枢纽的影响为短期局部

7月17日,台风“泰利”在广东湛江江南三岛登陆后,并于7月18日在广西北海市沿海再次登陆,造成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受灾严重。

彼时,7月17日,三省公路货运指数均有波动。7月18日,三省份公路货运指数更是均跌至整个7月最低点。

7月17日,广东省环比下跌6.6%,同比下跌0.3%

7月18日,广东省环比下跌6.8%,同比下跌4.5%

7月17日,广西省环比下跌14.4%,同比涨幅18.9%

7月18日,广西省环比下跌18.0%,同比涨幅4.0%

7月17日,海南省环比下跌37.5%,同比下跌60.9%

7月18日,海南省环比下跌67.1%,同比下跌85.5%

但从全国来看,7月17日,全国公路货运流量环比下跌0.7%、同比上涨4.6%;18日,全国货运流量环比上涨2.4%,同比上涨3.3%。可见“泰利”的突然登陆仅影响核心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并未波及全国公路货运流量。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大家刚刚从“泰利”的影响下缓过神,开展台风后恢复工作时,7月28日,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在福建省晋江市沿海登陆,与“泰利”不同的是,“杜苏芮”在侵袭完福建省后,千里北上,辐射覆盖浙江、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河南、河北、北京、天津、辽宁等地。即便台风强度逐渐减弱,但依旧给部分地区带来极端降雨天气,直接导致7.31-8.2当周全国公路货运指数环比下跌7%,从各省公路货运指数来看,此次受影响较为严重的是福建、安徽以及京津冀区域。

在“杜苏芮”28日登陆福建省晋江市后,当日福建省公路货运流量骤跌34%,伴随台风一路北上,安徽省在29日当天开始呈下跌趋势,并于31日探底,最大跌幅为15.6%;随后京津冀环比最大降幅分别是25.2%、27.8%、19.6%。

值得一提的是,从上面各省公路货运指数图中也可看出,各省均在流量探底后,次日便开启平缓上涨,可见极端天气对物流枢纽的影响为短期局部,而物流行业在极端天气下的适应能力以及灵活应对能力相对较强。

市内短途运输较于长途影响相对明显

市内短途运输较于长途影响相对明显

经过“杜苏芮”的一通折腾后,谁都没想到这次京津冀在台风下首当其冲,其中河北最为严重,本次我们重点观察了保定和雄安新区两大区域。

雄安新区于28日迎来台风后的首次大幅降低,环比最大跌幅为20.8%,随后一路下滑并于8月2日迎来最低点,当日公路货运指数为84,环比下跌12.5%,随后迅猛回升,直至8月5日迎来最高值,环比大幅增长63.0%。

反观此次受灾最严重的保定市,在7月25日-8月2日期间,最大环比跌幅为30.1%,随后于8月2日起迅速回暖,并于8月4日恢复近正常水平,环比最大涨幅为36.3%。

从长短途视角来看,G7易流平台显示,自台风以来保定市短途公路货运流量最大跌幅为33%;反之长途公路货运流量最大跌幅则28%左右。由此可见,相较于长途,台风等极端天气对于短途流量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

涿州作为保定市的重灾区,自7月28日起,公路货运流量出现大幅降低,截止8月2日最大跌幅为51.9%。目前涿州市内部正在紧急抗洪救灾,一度陷入瘫痪状态,8月2日后,涿州市公路货运流量缓慢抬头,最高涨幅为17.3%,截止8月6日,依旧没有恢复至正常水平。

极端天气下,暴雨让公路货运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从数据层面我们看到,物流行业在如此考验下凭借着灵活的应变能力和预备措施,并没有让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长尾效应,而是在台风退却的几天后即刻回暖,逐步上涨,期待公路货运流量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