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学良

农村大集体时代,生产队里孩子们的童年远没有现在的悠闲和优越,生活的压力也一样过早地落在了他们稚嫩的肩上,从小起,他们就要学会和从事挑水做饭、打猪草拾柴火、养猪喂鸭、拾粪捡稻穗、打禾插田等家务和生产劳动,这其中,上山砍柴无疑是最艰苦的一项劳动。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中,“柴”排第一。农村生产队时代,社员家庭里都是土灶、大锅,烧的是柴火,对柴火的需求量很大。打柴火的事,虽说家里的大人们也可以去做,但他们主要是忙于参加生产队集体生产劳动挣工分,如果去打柴火的话,就要请假缺工,划不来,大人们去打柴,要么是集体放假了,要么是家里断柴了,一般情况下,家庭打柴火的重任,更多地落到了小孩子身上,成为那个年代农村孩子们最重要的劳动任务之一。

曾经,小编为自己家乡地理位置而骄傲自豪,虽说大的区域属于山区,但小编所在生产队却位于山区盆地的中央,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出行方便,物产也比较丰饶,比附近山区、丘陵的人们更富裕些,从吃来说,一年四季基本上能吃上大米白饭,不像山区人大多数时间吃红薯、玉米等杂粮饭。但唯一对盆地地区不利的因素就是柴火紧缺问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家庭的柴火种类和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庄稼秸秆、枯草树叶等,庄稼秸秆靠生产队集体分,枯草树叶等靠平时捡拾,这些都属于“软柴火”,不经烧并且也不够,真正耐烧而且冬天取暖就需要“硬柴火”,这些硬柴火就是山上的枯木、树枝和荆棘条等,这些硬柴火只有到山上去砍。

砍柴这件事上,特别羡慕山里孩子,他们走出门就是山,打柴就比较轻松,而对于我们这些盆地的孩子来说,上山砍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得做好充分的准备。

那时砍柴,必须准备和带上三样东西:柴刀、扦担和草鞋。柴刀,这个不用介绍;扦担,就是挑柴火的担子,它实际上就是一根加长版的扁担,扁担两头嵌入尖扁铁,便于插入柴捆,因为路途远,所以必须用扦担挑柴火,扁扁的扦担不压肩;草鞋,至今认为,爬山越岭的最佳是穿草鞋,脚底柔软,走山路、石子路不硌脚,这是任何胶鞋、布鞋所不能比拟的,况且胶鞋、布鞋容易磨烂,草鞋烂就烂了,成本便宜。

相对于其他劳动项目,上山砍柴是小编小时候感受和经历过最艰苦的劳动,没有之一,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是累。累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路途远,前面说了,小编家乡地处盆地,附近无柴可砍,去砍柴的山林至少有十余华里远,而且到了山脚下还不行,山脚下的柴早被山区附近的人砍光了,还得爬山越岭或者爬到半山腰或者山顶,寻找柴草茂盛的山林,陡峭的山坡累得人气喘吁吁,光走路和爬山就要二三个小时,严格地说,砍柴不是童年劳动,因为童年是无法承受的,我们那时去上山砍柴的话,至少也要到十一二岁的年纪,从年龄来说,是少年了。

有道是上山容易下山难,砍好一担柴回家更是艰苦的行程,下山的时候要鼓起脚筋,一步一小心,肩上还压着几十斤的柴火担子,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大气力,回家后累得精疲力尽。

二是苦。砍柴时,手被荆棘、刺条割伤是常事,砍柴更是受季节的变化和影响,最不好受的季节是夏天和冬天,夏天骄阳当头,无论是爬山、砍柴还是下山,忍受高温,汗如雨下。冬天呢,砍柴时穿着单衣,但在歇息时稍不注意就会冻感冒。最怕的事就是砍柴途中下雨,倒不是怕身上淋湿,而是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加上路变湿滑,泥泞难行。

三是饥。砍柴,早上七八点钟出门,下午四五点回家,来回七八个小时,遇到的另一个困难就是饥饿。除了偶尔带点干粮(例如上春后的烤糍粑)外,大多数是靠挨饿,累的时候容易饿,到了砍柴回家的路上已饥肠辘辘,有时,实在抗不住饿,就在路边树上摘些枣果,或者在地里挖红薯、萝卜充饥,这里要感谢山区的农民,无论是集体还是自留地的红薯和萝卜,我们去挖红薯或者拔萝卜,基本没有发生过斥骂或者驱赶的情况,觉得山区人特别淳朴和厚道。

四是渴。砍柴中,最苦逼、最难受的事就是渴。有人不理解,山上到处有山泉水流,怎么会渴呢,其实上山砍过柴的人都知道,秋天时,经过长时间的干旱,山上特别是半山腰和山顶上的山泉已干涸断流,秋天时天气还比较热,砍柴时往往几个小时没有水喝,口干口渴得要冒烟,饿可以忍渴难忍,要喝水只有到山脚下的水坑或者沿途村庄的水井处,经过长久的口渴忍耐,下山后到了水源处时,就像在沙漠中跋涉的人看见绿洲一样,放下肩上的柴担,头伸入水坑或水井,狂饮一通,一直喝得肚子膨胀才罢手,这样的后果就是,担柴走在回家的路上,肚子“咕咚、咕咚”响个不停。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孩子的童年劳动,兼具嬉戏和劳动双重性质,如打猪草、拾粪、放牛等,在劳动的同时,还可以做些小游戏,唯有这上山砍柴,没有一丝“玩”的成分,全是实打实的劳动付出。有人说,艰苦生活和劳动,能磨练人的心智和体能,确实,艰苦的砍柴经历,磨练了我们那一代人的体质和意志,不过呢,谁不向往更舒适的生活呢,多少次砍柴途中,深知农村生活和农民太苦,从小时候起,就立志要通过自身努力,跳出农门,吃上国家粮,这大概也是小编那一代人发奋读书、改变命运、成为城里人的原动力。

砍柴当然艰苦,不过也有温情一面。因为路途遥远,为安全计,生产队院子里的孩子们,都是结伴去砍柴,先一天就相邀好,少的四五人,多的十来人,去砍柴的路上还是比较轻松的,有说有笑,到山上后各显神通砍柴火,但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下山回家动身时,必须一致行动,不可落下一人,先砍好柴火的同伴大声吆喝呼喊等待,待全部伙伴都准备好后,大家一字排开挑柴下山,一路上互相鼓励勉励,你追我赶,多少也减缓了些劳累和疲惫。多年以后的我,离开了家乡,可每次回家,见到当年的小伙伴,就不由想起儿时一起去上山砍柴的峥嵘岁月。

如今,社会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上山砍柴离人们生活渐行渐远,小编家乡,早在多年前,烧水煮饭由过去的柴火变成了电和液化气,在一些山区,即使还保留烧柴火的习惯,可砍柴打柴的也都是些留守老人,那些孩子们,现在可宝贝着呢,谁又舍得让他们去吃砍柴的苦呢?上山砍柴,不再是农村孩子的必备课,只是农村60、70后的一段历史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