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走的东西越多,留下的就越纯粹。
——吉尔·桑达

侘寂一词,源于19世纪的日本美学家冈仓天心的著书《茶之本》,现代设计中一般指的是或质朴素雅或自然粗狂的极简风格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是三位女性设计师,基于简奢主义和现代建筑的原则,衍生而出的融合实用和风格化双重属性的侘寂风空间设计。

抛却冗杂的结构,更加强调纹理材料本身的创造性应用。

在以浅色调为基础的空间内,无论是用于点缀的灯饰,还是大面积使用的玻璃幕墙,都能最大限度的彰显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简过后的墙面地面设计,大量运用了微水泥材料一体化涂装的特点,不同颗粒有粗有细带来较强的肤感体验。

细节处保持精简纯粹,恰到好处的精致,奢华但不奢靡,简约却不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融合空间不同材料的属性,选择了莫兰迪色系低饱和但十足抢眼的配色,粉驼色是极具感染力的色彩,能让视线触及到的瞬间不自觉的松弛下来。

用木材、石材、琉璃等偏自然风格的材料,玩一场关于光的游戏。

透过橱窗的阳光在地面上漾开水波纹式的影子,仿佛置身澄澈的水下世界曼妙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没有过多的坠饰和复杂的结构造型,单单只凭借色彩和肌理撬动情感。

这是潜移默化的首因效应,最先接触到的视觉信息所形成的冲击,会主导着整体的行为活动和意识评价,从步入空间的一瞬间,幻梦就已经开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德经》中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步步洄转,静默如初,身心尽皆回归岑寂,温柔和煦的氛围同样蕴含着不容抵抗的力量。

抛弃繁复结构、强调天然质感,既实用又富有个性化的特点,符合现代生活的审美需求,又使整个空间元气满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完美的完美,是对空间美学的另一种追求;最大化的释放空间,以细腻的空间线条做美学延伸,这是女性视角对侘寂风的独特解读。

你对侘寂风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呢,快来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