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胡一舸

编辑|胡一舸

前言

1971年,周总理热心肠的帮高岗妻子安排工作,在所有人看来在图书馆工作是一份好差事。

可毛主席听后直摇头,坚决要让李力群去教育部工作,这是为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话就是:“李力群很有名的,她办的育才学校,养活了军队干部子弟。”

2020年4月6日,李力群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其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中成为高岗同志的妻子只是她的身份之一。

除此之外,李力群参加革命、创办学校、为祖国建设和复兴培养了大批人才。

她被学生们亲切的称为“李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妈妈”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女性?

能使无数学子爱戴至此?

她的人生又有着怎样精彩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份变换,在中国道路上不断探索成就自我:

李力群出生于江苏省睢宁县,因为其叔父是中共地下党员,所以她从小受到共产党的影响很大,

当时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李力群和同学们一起积极进行抗日救国宣传,之后又前往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进行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帮助百姓脱离苦难,李力群在陕北公学学习期间十分刻苦,她立志要做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在她的努力下,1938年7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圆了自己的梦想。

李力群同志虽然是一位女性,但她的意志非常坚强,当初从江苏前往西安学习时,李力群她们便是靠着一双腿走过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疼得简直没有办法哭,到了兵站就给我水,大家烫脚,同学互相把泡给点破,哎呦,那疼得直哭。后来,那同学说,你还哭,你到底是小孩子,疼一点有什么,结果第二天天不亮又得走,疼也得走,弄了一个秫秸棍,拄着棍走到延安已经是11月,都快年底了。”

这段话是当时一个女大学生从江苏到西安,再从西安到延安的描述,话中的这个“那同学”,正是李力群,她在年轻时便展现了那份韧性与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陕北公学毕业之后,李力群被分配到了陕甘宁边区政治党委秘书处担任秘书。

在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毛主席非常青睐这位优秀的年轻人,于是主动给她牵媒搭线,把高岗同志介绍给了她。

1940年,李力群高岗二人正式结为夫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她才19岁,成婚之后李力群继续坚持从事妇女以及宣传方面的工作,在陕甘宁边区政府积极贡献自己力量。

1946年高岗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夫妻二人奉命前往东北,建设东北根据地。

说起建设,教育肯定得排在第一位,自从辽沈战役之后,许多学生在东北急需安置,李力群在此时被任命为东北第一育才小学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李力群从事的都是妇女方面的工作,听说要办学校,李力群起初有些抗拒。

在她看来,自己很缺乏经验,担心会拖了组织的后腿,可当张闻天对她说了六个字之后,李力群便再无反驳。

那六个字就是:“为了革命后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之后,李力群便承担起了建设学校的责任,这所学校凝聚了她多年的心血,最后不负众望,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为祖国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在她创办的这所育才小学里,不仅有自己的孩子,还有许多干部的子弟,这其中还有着毛主席的女儿李敏。

除此之外,李力群还多次鼓励李敏跟她父亲写信,并且在信中还放了一张孩子们学习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对此十分感动,并给予了李立群很高的评价,这才说出了那句话:“李力群是很有名的,他办的东北育才学校,养活了很多干部和军人的子女”。

从学校选址开始,到从全国各地选调教师,李力群全都亲力亲为,她有着一头干练的短发,每天早晨都会在教室里进行消毒工作。

为了这所学校,“李妈妈”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为了能够让学校走的更加长远,李妈妈还制定了各种规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制度,孩子们才能更加健康平安的成长。

在工作中的李力群非常严格,但她对孩子们却非常好,她总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孩子们拥有最好的条件。

学校成立初期,孩子们缺乏营养、各个都是面黄肌瘦,看到这一幕后,李妈妈不惜向四处请求帮助,借调来了一批奶牛,建立了一个牛场,让孩子们每天都能喝上新鲜的牛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寒冷的冬日里,看到穿着单衣瑟瑟发抖的孩子,李妈妈组织全校的老师和帮工们,把解放军收缴过来的军用毛毯拆开,给学生们缝制成一件件抗寒的衣服。

生活条件好了之后,李力群又给孩子们弄来各种水果蔬菜,为的就是让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对于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李力群全都亲力亲为,她用自己的心血,为孩子们打造出了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付出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也是为何学生们会亲切的称她为“李妈妈”的原因。

人生波澜起伏,坚韧迈向前方:

在东北期间,李力群先后担任了,东北第一育才小学校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妇委委员、东北妇联执行委员、东北总工会执行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妈妈对东北地区的建设,特别是妇女和孩子方面,有很大贡献。

后来被调到北京工作,李力群的成绩照样非常优秀。

只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李妈妈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4年,李力群丈夫高岗自尽身亡,这无疑对李立群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打击。

当时的她有四个孩子要抚养,而且还正怀着孩子,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李力群身上。

丈夫离世后,北京的房子也没有办法继续居住,她的行政等级也从原先十一等级下降到了13等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她白天怀着身孕挺着大肚子上班,晚上回家还要抚养照顾四个孩子,坚持了一段时间后,等到小儿子出生后她就把孩子们送到了寄宿学校,小女儿托给其他人照顾。

由于生活异常艰难,向来大公无私的周总理,为她们母子申请了一个月40元的抚恤金,这在当时是非常不易的,这笔钱也支撑了李力群一家人的生活,帮助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下维持温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总理的帮助下,李力群来到了图书馆工作,这份工作薪资虽然不高,但好在也是一份稳定的工作。

可这件事被毛主席知道后,他说什么也不肯再让李力群来这里上班,毛主席这样说道:“李力群的教育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她不应该在图书馆,应该去教育部工作。”

除此之外,毛领袖还特地下了指令,不管李力群的孩子考到哪里,都不能因为他们的身份而不让他们上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周总理和毛领袖的帮助,李力群的家庭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并且在困难的时候,彭德怀林彪等人也时常去探望李力群一家,并且给予帮助。

也正因为如此,更加彰显了组织对于李力群工作态度和作风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她们一家经历了很多次的风波,所以在后来的采访中,李妈妈回忆起彭德怀先生等人的帮助,还是会感动到流眼泪。

1972年,李力群出现在了天安门上进行观礼,也体现了当时领导人对于她的重视,后来家庭稳定之后,李力群便开始了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是桃李满天下,书写人生华章:

1983年,李力群便从教育的岗位退休下来。

她的儿子高轩和次子高燕生,到了60年代后,两人分别来到河南和湖北某地下乡,从事着科研工作。

除此之外,三个女儿也曾下乡插队,后来她们陆续返回北京,李力群一家人团聚后,因人口多居所有些拥挤,后在周总理安排的那一处四合院里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女高延延和次女高安安都从医,三女高滨滨是几个子女中学历最高的,她是文学博士。

在李力群的晚年时期,学生们对她也是十分的敬爱和关心,从90岁以后的每个生日,李力群的学生都从全国各地赶来为老师祝寿,最多的一次竟达到100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喜欢在门口的树下和学生、邻里聊天,时常回想起年轻时一路走来的历程,也经常感恩毛主席和周总理对于他人生的帮助。

尤其是周总理曾经说过的那句:“你现在是从天上掉到了地上,以后大家可能都不会理你,不过你要坚强,跟着党走,将孩子抚养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次提起这些事,她的眼里就有了泪水,可当大家说起20头奶牛的事,她便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2020年4月6日,“李妈妈”李力群病逝北京,享年100岁。

李力群的追悼会,没有新闻和媒体的报道,也没有大张旗鼓的仪式,只是在一个安静的灵堂里举行着这场告别,来的人却是络绎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也有从育才学院走出来的人,他们无一不是为国呕心沥血的栋梁之材,他们之中,既有军队上将,也有中科院院士,既有战斗机飞行员,也有政界的要员。

不同的地位背景下,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李力群的学生、育才小学的学子。

在灵堂里,学生们集体为她送上了一个花圈,挽联上写着“不忘培育之恩,永远怀念李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有的叫她“李校长”,有的叫她“李妈妈”,可见这位女性伟大的一生中为社会为国家为他人所做出的奉献。

育才小学正像它的名字一般为国家为社会孕育出众多英才,李力群的一生也是这般养育、教育英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人生的百年历程中,李力群见证了中国党的成立、发展奋斗历程。

见证了新中国的建设和成长,在人生的长途中,她自己也奋力为中国建设发展绘就了一笔色彩。

百年征途,描绘的不仅仅是中国奋力发展百年,也是这位伟大女性在中国大地上所奋斗、所付出的百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