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胡一舸

编辑|胡一舸

前言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是毛主席所作的《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自古征战沙场的多是男儿,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铺就了无数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大家不能忽略的是,中国女性无论是在斗志还是在能力上,都丝毫不输给男性她们也有满腔的报国之志,同样用自己的鲜血与汗水,书写了一段段“巾帼不让须眉”的动人篇章。

在英雄辈出的红军队伍中,就有这样一位女排长,她出身武当,是妇女独立团的总教官、曾用双拳打退土匪、许世友将军和她打擂台也甘拜下风,她就是红军“木兰”——何子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幼年习武,武当真传

1913年2月5日,何子友出生于四川省苍溪县,和当时许多家庭一样,何子友因为家境贫寒,又是女孩儿,所以很早就被父母送出去做工了。

她身处的地方是一家叫“景武拳房”的武术馆,由清朝末年的武举人陶鸿恩,和其弟陶鸿熙创办,但看似很少有人光顾的拳馆,实际上却是“藏龙卧虎”。

在动荡年代,战火频发,人人自危,能够有一处安身之地就已经是难得的幸运了,而这家拳馆,就成为了许多流浪镖师,和从落魄贵族家中逃走的江湖高手们的落脚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有一个人,名叫李德源,是拳馆的总教习,这个人可不简单,他的哥哥是光绪年间的“两江总督”李德贵。

他自己也是武当派太和门的亲传弟子,身怀“五凤齐鸣术”“鸾凤和鸣阴阳术”“雕志保阳插地花”“排五毒殛手”四种绝技。

李德贵见年纪尚小的何子友在做劳役,心存不忍,就亲自找到馆主,让他们另外找人来做,工钱就从自己的里面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好女儿李莺莺在拳馆里没有玩伴,所以李德贵就让何子友去和女儿一起玩耍、练功、学习。

也正是在这个期间,李德贵发现何子友虽然营养不良,身材瘦小,但是练起功来非常有灵性,而且反应敏捷。

李德贵心中浮现出了一个想法:说不定这个姑娘能继承我的衣钵,将武当功夫传下去。于是李德贵当机立断,决定要将何子友收为徒弟,后来更是直接让她做了自己的干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证明,李德贵的眼光没有错,何子友果然不负众望,在师傅专门的调教下,武功进步堪称飞速,并且踏踏实实,肯吃苦,终于成长为了“太和门”的第十二代传人。

《陶氏宗谱》中还有关于何子友的记载:

“民国十二年,有何氏女,名子友,苍溪回龙场人,初入景武拳房,以杂役用,有天赋,后师从李德源习武,十数年足不出户,习得排五毒殛手诸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红军,屡立战功

虽然练功的日子非常辛苦,但是起码生命没有受到很大的威胁,何子友的父母也对女儿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然而,好景不长,战火很快就燃烧到了四川,1933年,何子友的父亲外出时被流弹击中,不幸去世了。

何子友听说消息后悲痛欲绝,同时她也意识到,如果不能保护自己最亲近的人,不能为穷苦大众伸张正义,自己空有一身的好武艺又有什么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人人都说,有一支叫做“红军”的队伍,专门为了老百姓去打仗,不压迫,不扰民,甚至还给穷苦人家发吃的。

于是何子友经过深思熟虑,终于下定决心,和师傅告别后,毅然决然的加入了红军,也正是因为她练过武术,在进行军事训练的时候显得格外的得心应手。

何子友不仅很快地适应了部队的生活,而且还练就了一手好枪法,在多次战斗中立下战功,受到了首长们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成立了一支“妇女独立营”,主要负责战勤和后方防卫的任务。

何子友没多久就被调入了这里,并且担任连长,虽然身处后方,但是姑娘想要战斗的愿望没有丝毫削减,5月中旬,一个机会出现了。

这天晚上,妇女独立营正在连夜护送运粮队伍,突然侦查员过来报告,说前方有一队敌人的部队,看人数起码有一个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妇女独立营因为刚组建不久,别说枪了,就连像样的大刀都没几个,有些战士还是拿着木棍,但即使是这样,大家还是想要去尝试一下。

在营长陶万荣的指挥下,战士们将粮草藏入树林,然后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埋伏到了敌人周围。

等到对方坐下休息,困意袭来的时候,营长一声令下,有枪的干部率先跳出来干掉了几名敌人,然后大家齐声大喊:“缴枪不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敌人的枪要么靠在树上,要么扔在一边,根本来不及反应,再加上黑灯瞎火,他们还以为遇到了红军主力,索性不去反抗。

就在战友们打扫战场的时候,何子友十分机警地发现,有人想要偷偷掏出匕首。

她直接大步向前,掰着那人手腕,敌人也没想到一个女兵竟然有那么大的力量,自己竟然没办法反抗,手中的刀也因为吃痛忍不住掉落在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妇女独立营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以一个营的兵力,并且相当于手无寸铁,竟然俘虏了敌人装备完整的一个团,首长知道后大为赞赏,直接吩咐将缴获的武器全都装备给了独立营。

到了1934年3月,人数不断增加的妇女独立营,扩编为了妇女独立团,武功高强的何子友被任命为侦查排的排长,同时兼任独立团的武艺总教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征途中,因为要翻山跃岭,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所以经常会遇到占山为王的土匪,而何子友带领的侦查连,则往往是最先和他们交手的。

土匪虽然剽悍蛮横,但是也颇有江湖之气,有好几次,不同山头的“山大王”看到对面是女兵,就没将他们放在眼里,而且同意用比武决定输赢。

这不就刚好是何子友最想看到的嘛!何子友也没果然辜负师傅十几年的培养,几乎都是十招之内就将对方拿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匪输了,也往往会心甘情愿地放队伍过去,实际上他们也都是受苦受难,被逼无奈的苦命人,所以只要不是杀人放火,红军也会邀请他们加入队伍。

战友们给何子友取的外号——“何铁拳”,也在队伍中渐渐地传开了。

这不,8岁就在少林寺学艺,时任红四军军长的许世友,也从别人口中听说了有这么个女兵,便有些按耐不住,想要去试试何子友究竟功力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性格干练的何子友,听说许军长要来和自己打擂台,也不顾别人的阻拦,二话不说地就答应了下来。

等到了比武那天,许世友将军笑着说:“何同志,我是个粗人,可不会因为你是的女同志就手下留情啊。”

“军长,您尽管使出绝招就是了。”何子友听到对方的战前宣言,不气不恼,只是笑脸相迎,一派大将风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临时裁判的一声令下,两个人的拳头就碰到了一起,许世友一接招,心中就明白了:果然是个练家子!

过了没多久,观战的人其实都看出来了,军长一直是在被动防御,渐渐落在了下风,终于,许世友将军主动喊了“停”,这也意味着何子友取的了这次比武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也甘拜下风,问对方想要什么奖励,何子友说:“我不要金银,不要升职,听说您那儿有好酒,咱俩喝顿酒算了。”

许世友将军一听也愣住了,转而哈哈大笑:“好啊,你武功不错,看看酒量我能不能比过你。”结果再次让大家大跌眼镜,何子友竟然连喝酒也把军长给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夫妻情深,一心向党

因为何子友又能喝又能打,反而让人往往忽略了,她还有一张姣好的面容,一年年时光飞逝,转眼间何子友也该谈婚论嫁了。

不过“威名”在外,很多男同志都只把她当成了好战友,没有人把思绪会放到男女交往那方面。

何子友的上级也开始为她上心,一天,首长把她叫去,说想要给她介绍个对象,何子友虽然行为果敢,但实际也是一个想要有人照顾和关心的女孩儿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时大大咧咧的她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有些害羞,有些不知所措,但是最终也是答应了下来。

而她的相亲对象,也并不简单,名叫周子昆,曾历任22师师长、红五军团副参谋长,是毛主席的爱将。

1935年,周子昆所在的红一方面军,和何子友所在的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成功会师,所以两个人才有了见面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周子昆是打算短期内不考虑个人事情,但是缘分到了,挡也挡不住,两个人一见面,就互相动了心。

不过经过交往后,双方都认为,当前的局势下,不适合谈婚论嫁,所以两个人只是确定了关系,并没有急于成婚。

终于,两年后,也就是1937年,长征胜利后,在毛主席、朱老总等中央领导的共同见证下,周子昆与何子友在延安完婚,这一年,周子昆36岁,何子友只有24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人婚后的生活非常甜蜜,相敬如宾,周子昆教何子友写字读书,何子友则教周子昆练习武术。

但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同年冬天,新四军开始组建,周子昆被任命为新四军的副参谋长,两个人不得不刚新婚就分居。

之后每次短暂的相会,都衔接着相约下次的见面,但是他们并没有怨言,反而是互相鼓励、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天不遂人愿,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突然进攻,军长叶挺被扣押,周子昆和副军长项英越过层层封锁,总算是初步跳出了包围圈。

同行的项英、周子昆外,还有副官刘厚总,警卫员夏冬青和黄诚,几个人在山上一个叫蜜蜂洞的小山洞中躲避追捕。

但是让周子昆等人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危险即将来临,并且带来危险的不是敌人,反而是他们身边的刘厚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晚上,周子昆和项英等人早早就睡下了,听着渐渐响起的鼾声,刘厚总睁开了双眼,原来,他早就对两位领导身上买粮食的财物窥视已久,想要占为己有。

终于,刘厚总动手了,周子昆和项英两人在睡梦中遇害。

当时何子友还怀着孕,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何子友心都碎了,一声不吭就晕了过去,醒来后,何子友泪如雨下,后悔自己没有跟随丈夫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仅仅26岁就失去挚爱,还要带着两个孩子的何子友,战友们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安慰她。

但是,坚强的何子友很快就打消了大家的疑虑,她说:“我要好好地抚养孩子们,让他们继承子昆的遗志,把敌人都消灭干净!”

后来,许多人都劝他改嫁,但是直到去世,也再没有另一个男人能够进入何子友的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尾声

从丈夫遇害中走出来的何子友,又一头埋进了革命事业当中去,多次参加反扫荡和反清乡战斗,为我军的联勤保障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解放后,何子友同志先后负责接管上海电池厂、复兴香烟厂等重要工业企业,为恢复生产、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堪称巾帼英雄。

2016年2月22日,何子友同志病逝于南京,享年10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