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示:本文为付费内容,VIP用户免费阅读,非VIP用户前1/3免费阅读。

9个人,30发子弹。

这样一支不起眼的小队伍,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有效阻断了敌人的进攻。

同时,创下了无一人阵亡的奇迹。

这群人,什么来头?

他们到底是如何完成这次“奇迹之战”的?

1.

1952年11月1日,夜幕降临。

抗美援朝志愿军12军接到命令,迅速接管上甘岭区域的防守任务,登上了597.9号高地。

在12军到来之前,负责防守的第15军死伤惨重。

巨大的损失,主要源于对敌政策的失误。

15军采用的是“主力码上、激烈交战”的战略。

也就是说,第一线一旦出现人员损失,后方就立马补上。

在第一阵线上,营造出强大的气势。

但由于两方军事力量差距过大,使用这种方法,不过是徒增伤亡。

15军就这样一直缺漏,一直填补……直到弹尽粮绝。

虽然看上去,这样做既保证了前线人员充足,又很有章法。

但到最后,弊端全部显现:

首先就是弹药、枪支消耗过快。

其次,战后出现了不同的建制。

有的连队能剩下三四十人,有的军却只能只剩下三四人。

这样人数差异过大的不同建制,使得整个军队难以统一管理。

因此,12军充分吸取经验,采取了“轮战”策略。

12军的所谓论战,指的是以团为单位进行作战。

一个团先上,等到实在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往回撤,换一个新团顶上。

这样,官兵们都有着盼头,作战动力十足。

经过休整,精神也更充沛。

一马当先的,是12军31师91团。

为了贯彻上级“轮战”的策略,该团优化了战术后,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一个连打一天,一天结束,不论损失大小,都得撤下来,第二天换新的一连。

这样,士兵们的盼头更足了,只要打到天黑,就是胜利!

同时,前一天作战的连长要给后一连作一天的“免费顾问”。

这样做,是为了做好对接。

既能详细介绍前一天的情况,也能随时跟进战场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一轮结束后,团部会对所有幸存的人员和剩余的装备进行缩编,然后开始新一轮的防守。

这样,91团既能保证阵地上的人员编制不会混乱,也能保证现有资源被充分利用。

91团当中,第一个上的是8连。

浴血奋战一天下来,连长惊奇地发现,8连中的4班,居然一个人都没少。

4班,一共9人:

沈金来、况厚胜、陶园林、高学良、李元万、韩道存、向太金、安文成、蔡兴海。

这9人坚守的九号阵地,位于597.9号高地主峰的最前端,是整个战线的“龙头”。

毫无疑问,也是吸引火力的活靶子。

但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中,4班所有人都存活了下来。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2.

在战争片里,你一定看到过战士们猫着腰,飞速穿梭在战壕里的场面。

战壕,可以有效阻挡敌人从正面袭击过来的炮弹和子弹,减少伤亡。

在当时,通常是靠战士硬挖出来的,耗时耗力。

更何况,在4班进行准备工作时,已经到了晚上,视线很差。

如果打光,很容易被敌方发现,甚至被偷袭。

所以,战士们就只能摸黑行动。

更困难的是:

此前,那片区域就已经经历了十分惨烈的战争。

我方和敌方的尸体交错堆叠,几乎不分你我。

官兵们挖坑前,还得先把尸体搬走,挖掘速度受到极大影响。

先搬后挖,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4班的士兵们因地制宜,想到了个好主意——

用敌人的尸体当“沙包”,垒一个战壕出来!

但这毕竟史无前例,制定计划后,四班立即上报领导。

连里领导即刻批准:敌人的尸体可以!

但是另一个问题暴露在眼前,天这么黑,看不清人,怎么知道是不是敌人呢?

有人提出,可以摸。

中国人和美国人身材样貌差距很大:

摸起来个子大、鼻子大的,就是敌军,相反,个子小、鼻子小的就是我军牺牲战士。

就这样,4班战士“挑”出了符合条件的尸体。

接着垒一层尸体后,再在上面加盖一层土,再垒一层尸体,以此提高稳定性。

一层尸体、一层土,最后硬生生垒了一条长五六十米,高一米的“人墙”。

万恶的敌人,在死后却成了保护我军的“工具”。

不知道美军在突破重重阻碍,到达我方战壕时,看到这一幕,会作何感想。

并且,4班仿佛天选之子,智慧与运气并存。

在挖坑道的时候,他们还意外挖到了一个美军的旧坑道口。

恰巧后半截已经被炸塌,形成了一个不怕背后偷袭的“防空洞”。

一个班9个人隐藏在其中绰绰有余。

他们在里面还找到了美军留下的香烟,以及弹药。

这个坑道口,在后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天亮了,激烈的战争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