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本地叶菜周年稳定生产,解决地产叶菜伏缺期间种植技术难题,苏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苏州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成立“夏季叶菜保供技术服务小组”,围绕夏季叶菜伏缺保供开展“四新”技术引进和试验示范工作,助力伏缺期间蔬菜正常生产。通过新品种的评价和示范,筛选出耐热性好、长势强、品质优、口感佳且适合本地消费的品种。目前田间示范工作已初见成效,筛选出的耐热青菜品种为圣龙16N48、珍品66、东方2号等,已在苏州示范推广,缓解地产叶菜“伏缺”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苏州市出台了2023年绿叶菜周年生产及技术创新扶持政策,引导伏缺期间蔬菜生产,保障地产产能基本稳定,实现地产蔬菜均衡生产、均衡上市。其中,“支持绿叶菜周年生产及技术创新”政策明确,支持主体为全市范围内发展规模蔬菜生产的镇(街道)政府、村委会、国有企业、农业园区、涉农企业、种植大户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内容和环节包括:基地面积在50亩及以上,其中蔬菜生产高质高效创建或“四新”技术应用示范在5亩以上。绿叶菜周年生产重点支持保供基地按照“产地环境优良、品种面积保证、种植模式生态、周年生产供应、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设标准,鼓励基地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菜田生态栽培及机械化技术,加强蔬菜弃废物资源化利用,做好田间生产档案记录,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做好上市绿叶菜农残检测,推行净菜上市和洁净农副产品进城。绿色蔬菜保供基地技术创新重点支持保供基地推广应用先进设施装备和种植模式等方面,支持基地品种结构优化、生产技术改进、高效种植模式推广、农机农艺集成配套、新型装备引进等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全力提升蔬菜产业质量效益和产品品质。

夏季以来,苏州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对蔬菜所保存的核心种质资源、省内科研单位和企业自主选育的耐热青菜组合,开展耐热种质材料鉴定与筛选工作。分批次在蔬菜研究所基地开展了耐热叶菜试验,示范种植了省内科研育种单位自主选育的耐热青菜品种11个,市场销售的耐热青菜品种20个;同时在常熟滨江农业基地,攻关小组联合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开展了31个耐热青菜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试的31份耐热青菜品种进行小棵菜种植,播种后30天采收,防虫不防病,常规田间管理方式。通过耐热性评价、生物学性状和9项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丙二醛含量等)进行测定,根据各指标的指标系数和各单项指标的耐热性系数标准化值求得每一个品种的综合指标值,以该指标值的高低来评价各青菜品种在高温条件下的耐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