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链聚芯能,智创未来。8月10日,由无锡市滨湖区政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的2023中国汽车半导体新生态论坛暨第五届太湖创芯峰会如期举行,11个项目集中签约落地滨湖,总投资达20亿元。当天,滨湖区“集成电路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基地”成功揭牌,《2023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图谱及研究报告》同期发布,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荣获2023中国最具投资价值车规芯片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源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张金国、无锡市副市长秦咏薪、滨湖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平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庄松林,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徐匡一,市、区领导等政产学研代表出席并见证签约。

星路微、零图光子、盛美芯、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安疆电子、天睿科技、壁虎科技、信大捷安、芯率智能、芯力为、中冉芯……纵观此次签约的11个项目,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足,既有强带动的“强链”龙头项目,也有壮筋骨的“补链”核心项目,更有提能级的“延链”科技项目,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推动汽车智能网联技术、人工智能、高端核心零部件等产业加速聚集,推动滨湖乃至无锡车联网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滨湖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465"现代产业集群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543”产业发展战略,打造以国家集成电路(无锡)设计中心为牵引的一批重点产业园区,集聚集成电路产业企业超200家。2022年,集成电路产业营收规模达超100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有12家企业营收超亿元。伴随汽车半导体细分领域新技术及前沿产品不断涌现,智能网联车行业呼唤着产、学、研各界更多的交流和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是产业合作的“相亲会”,也是前沿思想的“交流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领衔的“院士、科学家天团”深刻洞悉了智能汽车电子芯片未来发展趋势。独木资本合伙人靳立嘉、亚太芯谷研究院院长冯明宪、无锡芯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佳佳、雷诺集团动力总成高级经理杨帆、无锡国联新创私募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广平、无锡利普思半导体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丁烜明等多位汽车半导体行业“先行者”齐聚圆桌论坛,就汽车芯片与整车、技术与资本进行交流讨论,分享未来行业判断,为汽车半导体的下半场提供了更多思路和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滨湖区委书记孙海东、无锡学院院长张永宏共同为滨湖区首个“集成电路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基地”揭牌,未来,滨湖区人民政府和无锡学院深度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在人才共育、科研共创、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构建起更加紧密的校地合作共同体,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产出更多实质性应用成果。

随着新能源汽车崛起,整个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汽车半导体技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发动机控制到能源转化系统,从驾驶辅助到车联网,汽车的各个系统都离不开半导体技术的支持。

中国科协“海智专家”、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 CTO金星为2023中国最具投资价值车规芯片企业颁奖。据介绍,获奖企业生产的芯片不仅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还具备优秀的边缘计算和实时处理能力,满足了自动驾驶、智能安防和物联网等领域对AI芯片的严苛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由至顶智库发布的《2023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图谱及研究报告》表现出对未来市场的乐观态度。报告表明,全球智能汽车产品创新将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将继续发达,投资发展将得到更多的支持,市场需求将继续增加,而政府也将出台更加积极的行业政策,以确保智能汽车领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