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昆山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真抓实干、拼搏奋斗,全力在公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圆满完成上级各项考核目标。

勇攀高峰 创新创优

奋力跑出“养护加速度”

桥梁分级分类,让治理更科学。使用“桥梁一张图”系统摸清桥梁底数,形成涉航、缆索结构、中环高架、健康监测等细致的桥梁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已建成江浦路吴淞江大桥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平台,开展实时监测,实行专人日报,结合国省干线桥梁健康监测等项目,昆山今年将有9座桥梁完成桥梁健康监测并且监测范围持续扩大,形成涵盖各类型重要桥梁的立体健康监测网络,桥梁风险管控水平将大大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区绿色智慧,让管理更现代。围绕《江苏省普通国省道养护现代化示范实施方案》,昆山现代化智慧绿色养护工区场地硬件已完成施工和管理平台软件方案设计。以打造智慧工区为契机,将昆山其余框架道路名录扩充至国省干线管养系统,升级“智慧+公交”巡查方式,提升巡查处置道路病害效率。智慧工区将与昆山其他养护工区线上连网,实现信息共享、统一调度、优势互补。下穿泵房和道路积水管理同时纳入工区应急管理中,统筹现有应急资源,满足实时视频监控与水位观测预警等要求。

工艺高效稳定,让质量更可靠。在国省道中央分隔带防护提升项目中,坚持民生导向,率先使用滑模技术进行中分带水泥混凝土浇筑,严格控制混凝土外观裂缝问题。试点使用自主研发新型材料进行三层涂装,有效隔绝油水渍、尘土、小广告等附着。在312国道车流量大、交通情况复杂的条件下,以最短时间、最小交通影响完成施工,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真抓实干 用心用情

努力提升“出行幸福感”

以最高标准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将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序列,2023年是第6年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市级对区镇年度高质量目标绩效考核。持续将“四好农村路”建设水平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共性指标中,并通过个性化指标引导并鼓励区镇积极开展农路管养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最准定位优化乡村道网规划。重点打通“断头路”畅通“循环路”,做好与框架道路网衔接,充分考虑部分区镇无自然村情况,因地制宜,优化路网布局。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引领下,积极推进跨省毗邻道路项目建设,17条沪昆规划对接道路已打通8条。

以最实举措助推农路提档升级。实施乡村道提档升级三期、四期新增19个项目,2023年市级财政计划补助提档升级项目约8000万元,通过实施考核激励机制,各区镇能够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2023年二季度,我市县道优良路率达到96.6%,MQI值92.9,PQI值90.3;乡村道95.3%,MQI值92.2,PQI值87.9。

以最大格局强化农路品牌建设。推进锦淀周一体化建设,完成“昆韵大道”42公里的样板路建设。“美丽农村路”三年行动建成约190公里“美丽农村路”和22个农村公路驿站,打造凸显昆山特色的“美丽农村路+产业、生态、文化”新模式。2023年,昆太路、昆澄线分别获得江苏省“平安放心路”与“美丽农村路”样板路称号。

踔厉奋发 从严从实

全力筑牢“安全压舱石”

着力提高本领,一着不让抓落实。启动涵盖公路资产、路长制管理、智慧养护巡查等内容的“桥梁一张图”系统建设,已完成全市5232座桥梁的信息录入,构建起了昆山市桥梁“健康指数”。完成《昆山市乡村公路典型路况安全防护范例》编制。

着力把握重点,一以贯之抓落实。完成224省道(北)临水路段防护提升,改造后的桥梁护栏与三波护栏完成有效连接,护栏端头反光警示到位、线型设置平顺,临水路段防护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开展同周公路(规划S609省道)事故多发路段联合整治,完善平面交叉路口及交安设施设置,优化进出口交通组织。对重点路段精细防护,推进中央分隔带护栏完善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着力紧贴群众,一心一意抓落实。普通国省道视距保障和公交校车停靠站点安全保障两项行动,按照“应改尽改”原则全部纳入专项工程范围,统一设计、施工和验收。推行“精细化”施工理念,减少标线清洗对沥青路面的损害,尽可能在老标线位处进行新标线施划,避免造成行车视觉误导。土建施工时做好原有管线防护,杜绝因野蛮开挖导致的管线事故。

春风浩荡战鼓急,百舸争流勇当先。踏上新的征程,昆山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立必胜之志、聚团结之力、行务实之举,继续以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为导向,全面推动全市公路工作行稳致远。

融媒体记者 | 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