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丢脸丢到外国去了。近日一则德国女孩吐槽青岛啤酒节中卖假啤酒、假羊肉串事件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虽然此前商家还勇敢的发布“澄清声明”,表示这个德国女孩就是利用外国人的特殊身份来搞事情,还表示要采取诉讼手段来追究责任。但是10天之后的结果却是商家退一赔三,“硬气”的商家最终赔了1200元为这件事划上了句号。

事情发展到现在按理说虽有不愉快但也算是有一个可以接受的结局了,但是对于这个处理结果有不少网友都表示心里还是不痛快,为什么不痛快呢?

其一:本次事件历经10天最终处理完毕,如果当事人换成是国人的身份是否还会有如此效率?

其二:这一次退一赔三了,那么这次之前,这次之后如果也有消费者反映有问题,商家也会退一赔三吗?

其三:作为知名的啤酒节,在其中还公然出现售假现象,再结合商家之前的态度想必早已不是初犯。那么其余的商家品质又如何呢?不玩假就做不了生意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国友人,问题迅速解决;国人,我们正在处理。

诚然,当地市场监管局迅速有效的处理问题是值得我们称赞的,也是值得肯定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为什么会有网友提出“如果身份互换之后,是否还会有如此效率”,这个问题的提出同样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其实也不怪网友们有如此想法,因为我们已经在诸多的新闻报道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某一事件一旦涉及到外国友人,那么相关报道中的高频词汇必然是“高效、迅速”,甚至于耗费大量人力就是为了给外国友人尽快解决问题。但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国人身上,往往就很难得到这种优先级待遇了,这就难免让国人会觉得我们对待这些所谓的国外友人是否有些“超国民待遇了”,真的有必要吗?我们国人在国外也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不造假,不玩猫腻,是不是就赚不到钱了?

相比于上文中提及优待国外友人的现象,这次事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造假!

十五年前的“三鹿奶粉”事件,截至2008年12月2日,全国累计报告因食用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共29.40万人次,此后广东雅士利、内蒙古伊利、蒙牛集团、青岛圣元、上海熊猫、山西古城、江西光明乳业英雄牌、宝鸡惠民、多加多乳业、湖南南山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国产奶粉至此丧失民众信任即使时隔十多年国人对于国产奶粉的偏见依旧没有完全放下;

一年前,“绝命毒师”辛吉飞让无数国人见识到所谓的“科技与狠活”究竟能够离谱到何种地步。“牛肉”可以用其他材料做成:碎肉边角料加上鸡肉,再勾兑大豆拉丝蛋白、牛肉香精粉、乙基麦芽酚、焦糖色.....再用破壁机搅拌均匀,烤箱烤熟,大块牛肉即成。奶茶里可以没有奶,也没有茶:一勺葡萄糖浆、一勺氯化剂、一滴紫薯香精油.....破壁机搅拌即可成为一杯浓郁的芋泥奶茶这几番操作下来让无数国人惊呼我们吃的到底还有多少是真的。

一个月前网红“铁头惩恶扬善”怒斥三亚海鲜市场“鬼秤”,博主铁头惩恶扬善手拿伤残保险挑战三亚无良商家。其在三亚海鲜市场购买了海鲜,复秤之后才知商家用的是五两秤,可谓鬼秤。立即向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后,商家被处以顶格处罚30万,该市场也被停业整顿。商家被罚款后非常不甘心,发朋友圈声称要报复铁头,扬言同归于尽…

再到此次的青岛啤酒节事件,我们不禁疑惑了:难道现在商家不作假,生意就真的做不下去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

正如网友所说,这次青岛啤酒节造假的恶劣影响就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活该做不大,做不强。信任的坍塌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信任的重建,路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