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太极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枚瑰宝,在我国文化传承和全民健身的发展中熠熠生辉。在承德的太极事业中,有一位杰出的代表性人物,他就是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2020年承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人——赵廷铭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0年前的赵廷铭老师,才过而立之年的他,却因患急性大脑炎被多家医院判了“死刑”,神奇的是如今94岁高龄的他,依然活跃在承德市的全民健身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1960年,作为中学团委书记的赵廷铭,带领师生支农,别人都是轮流换岗,他却一直坚守在农村第一线,多日的劳累加上蚊虫叮咬晕倒在稻田里,他得了“急性大脑炎”!高烧40度,不省人事长达15天,经在承德和津京多家医院救治,他终于从鬼门关绕了回来,但身体却羸弱到了极点,左肢瘫痪、剧烈头痛、言语不清……体重不到90斤。

在那国有天灾(自然灾害三年,家家饥荒难耐)、家又病灾(生命垂危,贫困潦倒)的六十年代,承德附属医院11个大脑炎住院患者中的唯一生存者,经历万难“死里逃生”的赵廷铭老师,真是神奇的幸运者!

在北京治病期间,渴望康复的他从右手帮左手、床上床下太极云手等活动开始积极锻炼……两年后能拄拐到公园晨练啦,练习他曾在太极图上学的24式太极拳,“这个30多岁的拄拐病号”,引起了太极名家李天骥老师的关注,慈善的李老师语重心长的说:“现在医疗技术发展很快,再加上你坚持学练太极拳,你这病体一定能恢复。”赵老师回忆说“有一天李老师给我写了他家的住址,说可以到家来学拳”,此后每周去老师家的学拳日就成了他的期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到名师的鼓励和爱助更坚定了赵廷铭战胜病魔的决心,李天骥恩师的耐心授拳和师母的关爱等,让赵廷铭感激不尽!康复的期望和顽强的坚持,使赵廷铭从扔掉拐棍生活自理,到太极拳的迷练使他减弱了半身不遂、头痛不止的痛扰……!大病不死结缘了太极拳,结拜了名师,病体有了康复途径,这对赵廷铭真可谓“因祸得福”!太极拳技有了长足进步,还结识了李天骥的侄子、太极名家、人民大学教授李德印先生和天津太极名家郭福厚先生等,对他的拳技提高和开拓教学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1996年李天骥恩师去世后,赵廷铭又拜传统杨氏太极拳第四代嫡传名家赵斌为师,精研传统杨氏太极拳套路和太极内功心法,太极拳艺越发精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身感受到了太极拳对强身健体的好处,于是50年前的赵老师在他的家乡承德创建了杨氏太极拳辅导站, 开启了他义务教拳的道路。在驰名中外的避暑山庄里,每天清晨都有百余人习练太极拳,与宫殿建筑和叠翠绿荫相得益彰,成为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道靓丽风景。这是赵廷铭率领妻子、儿女、弟子和学员们打造出来的太极健身队伍,吸引了当地群众和广大游客的称赞和追随,也得到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不离不弃,只为了坚守“我受益了,要让更多人受益”的一句承诺;50年,18000多天,一个人一生的三分之二时间,68年党龄的市级“优秀共产党员”赵廷铭老师在全民健身的教学路上坚定的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68年党龄的他,30岁获承德市人民政府“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称号;国家体育总局为其颁发“全国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国全民健身好家庭”,中国武术协会为其颁发“太极健身明星”“杰出太极拳推广奖”,河北省体育局为其颁发“十佳社会体育指导员”“最美健身达人”;荣获世界太极拳网和《中华武术》等组织的海选“中华百名优秀太极人”“全国十佳太极健康人物”,荣获武当国际演武大会颁发的“武当百杰”“当代名家”,荣获承德市健康老人海选“最具人气奖”及“最具魅力奖”;聘为二十多城市太极拳组织名誉会长或高教顾问;传略收入《中国太极拳词典》、《中华太极人物志》、《20世纪人物大典》、《国际现代书画名家教授大辞典》和《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

就是因为有很多像赵廷铭老先生这样心怀家国天下、大爱无疆的人,他们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传承和发扬着祖国的优秀文化,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与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默默的贡献着他们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