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清河新盖房枢纽分泄的洪水水头抵达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时,这座地处大清河、子牙河和独流减河三河交汇处的小村庄要直面迎战严峻的考验,第六埠村的水情愈发牵动人心。
记者曾多次深入到这个村庄采访,听当地的村民无意间提起过“东淀”这个名称;而这一次,再见“东淀”时后面加上了蓄滞洪区,2023年8月1日2时,国家防总正式启用“大清河东淀蓄滞洪区”。
在现场,记者充分感受到抗洪一线的紧张气氛,双重警戒线拉在六埠新桥东侧,堤岸上码放着防洪沙袋,喇叭里循环播放着安全提示。只有身着浮力背心的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到涉险区域,而每一位踏足其中的人,救生装备都要经过细致的检查,并会听到一句句安全嘱咐。
忙而不乱、繁而不烦,这是抗洪一线的第六埠村人留给外人的又一个新印象。
“咱村做好准备,万万不能大意”
第六埠村迎战此次暴雨的动员会是在7月29日召开的。此前一天,今年第5号超强台风“杜苏芮”在福建省登陆,成为有完整记录以来登陆福建的第二强台风。到了7月29日,“杜苏芮”在安徽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并于当日11时被中央气象台停止了编号。可没想到,停编后的残余环流仍继续北上,冲着华北地区扑来。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时间线呢?能够看出第六埠村的村民对雨水的重视程度,多少年来一直处于居安思危的状态之下。
第六埠村党委副书记倪国志的手机相册里存着不同时段的气象云图,连起来就是“杜苏芮”残余环流的演进过程,这位村里的“气象专家”也是在常年与雨水打交道的过程中“磨炼”出来的。
当天上午,全村党员加上村民代表共计150余人坐在一起共议防汛对策。第六埠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郝庆水在会上表示:“这波雨情来势汹汹,老倪刚才说,这‘杜苏芮’可不是个‘善茬’,咱村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万万不能大意。”
50岁的郝庆水、51岁的倪国志都没赶上过1963年的大洪水,但同时亲历了1996年的洪水,他们知道自己的家乡所处的位置。作为村民的带头人,他们深知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当暴雨来临时,护好乡亲、护好家。
村里的老人们还记得,1963年,也是这个月份,海河流域特大暴雨连降7日,局地降雨量达2050毫米,创中国内地的最高纪录。当年,大清河、白洋淀和子牙河的洪水集中涌向东淀。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才有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壮举。村里的中年人有印象,1996年8月,特大暴雨连续袭击华北地区,子牙河、南运河、大清河相继发生洪水,洪水同样过境第六埠村,经独流减河汇入大海。
说第六埠村的村民对雨水的谨慎程度是渗透进骨子里的,这一点毫不为过。此轮暴雨如约而至,从那一天起,村委会的党员干部们就处于随时待命状态,而这时更紧要的任务开始了……
“到了8月1日,我们就接到上级通知,东淀蓄滞洪区全体人员务必于8月3日中午12时前全部转移完毕。”郝庆水告诉记者。此次转移的时间只有不到60个小时,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起,第六埠村里大喇叭喊、小喇叭催,“第六埠村平台”公众号轮番推送,一场转移行动迅速展开。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要完成蔬菜大棚种植户的转移安置、巡查河堤、加固堤坝、抢运农用物资等一系列工作,村党委班子、党员、群众、志愿者迅速行动起来,庞杂的工作同时开展。到了8月2日下午,该村位于东淀蓄滞洪区内的全体人员167人提前完成了转移安置,为接下来的泄洪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哪怕是一分一秒。生态六埠景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村干部逐人清点后,郝书记又数了一遍,确保一个都不能少。当人员转移完毕后,生态六埠景区里的100多只鸽子也被转移,景区里的黑天鹅也找到了暂时的栖身之所。”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的安全是底线。”当得知人员得以安置,郝庆水长舒了一口气。可接下来,一项项更险重的任务考验着这位村党委书记。
顾全大局更要守好家园
8月6日22时,大清河上游分泄的洪水,水头已抵达第六埠村,入夜的堤坝上依旧灯火通明。始终奋战在一线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们依然在严防死守,紧盯着洪水的涨势,其他村民们也是枕戈待旦,不敢安睡。
7日一早,天刚蒙亮,一夜未眠的倪国志就驾车前往距离村子最近的高点去观察水情。身着救生衣的郝庆水则守在大堤旁,时而进入危险区域细致查看。有些村民希望靠近些看看自己的庄稼,但都被工作人员劝返了,他们站在安全区域眺望着。
村民郝洪起说:“在洪水没到来的那些天,我多少还存有些幻想,水或许没这么大,农作物也许还能保留一点;但当洪水真的来了,这块石头也算落地了,就不得不接受现实了;现在就盼着洪水能早日退去,尽可能抢一点回来;但即使水退了,土地也得晾一段时间,否则无法种庄稼。”郝洪起的脑海里浮现出一条时间轴,今年他种植的10几亩玉米已经被大水淹没,他说:“之前还能看到玉米秆的尖儿,但现在已经没顶了……”郝洪起的话语中有无奈、有遗憾,更有落寞。
一条子牙河将第六埠村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处于东淀蓄滞洪区范围内,东侧是村民们的家。“全村土地面积是1.6万多亩,耕地占到1.2万亩,东淀蓄滞洪区里差不多是9000亩,占比四分之三,3000多个大棚在里面。”郝庆水梳理着村情家底,“我们全村共有4878口人,而在蓄滞洪区范围内没有常住人口。”
记者在现场看到,六埠新桥东侧,也就是警戒线之后的大堤是城市防洪堤,是保护村民居住区安全的重要防线。城市防洪堤岸上堆放了防洪沙袋,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辛口镇成立了20个堤防巡护小组昼夜轮番上堤巡查,沿岸每隔700余米设置一处观测点;第六埠村也组建100余人的党员、干部以及志愿者队伍,在大堤上轮流巡查。每个观测点都是临时党支部,发挥着战斗堡垒的作用。
郝洪起就是第11临时党支部早班值班员之一,当天他从早8时值守到16时,在这8个小时里,他们每隔20分钟需要巡查一次,一个班常规巡查24次,发现险情第一时间应对处置,并与接班人员做好交接。就在8月7日晚上,堤防巡护人员在巡查子牙河右堤时发现一处管涌险情,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溃堤风险。接到报告后,辛口镇党员干部群众连夜搭设沙袋围井进行反滤井作业,有效控制了管涌点位。
有村民看到值班人员在巡堤,他们遥相打着招呼,“看见你们在看守堤岸,我这心里多少能踏实些。辛苦啦!”接力棒不断传递,确保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巡堤,保卫着家园,同时也让村民有了更多地依靠。
这时,有村民向六埠新桥方向走来,她想瞅瞅水情咋样了,眼看着到了玉米收获的季节,一场洪水令她揪心。还有的老人拄着拐杖,在警戒线外翘首观望,看到现场紧张的抗洪场景,乡亲们聊着灾情,说着农情,也表达着心情,无奈、心疼与不舍交织他们的脸上。
人在精神在 路在脚下
位于西青区西南部的辛口镇第六埠村有“三河明珠”的美称,景观宜人,是九河下梢的鱼米之乡。近年来,随着“红+绿+农”的有机结合而声名鹊起,打造了红色教育、廉政教育、农业研学、生态旅游等多个产业板块,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几年间村集体收入增长了,村民们也因此受益。
第六埠村成为游客休闲“打卡地”之一,各地游客走进这个村能沉浸式重走长征路,感悟“长征精神”,有的村民也成为讲解员向游客宣讲伟大的长征精神。今年,村里又在不断丰富“生态六埠”的景观特色,特别是暑假期间,旅游团、农业研学团来往不断。
原本觉得今年还能更上一个台阶,但是这场洪水成为了一道障碍。
村民张彩云是“生态六埠”红色教育基地的讲解员,原本当天她应该身着工装带领着游客深度游览自己的家园,而如今她暂别原来的工作岗位,成了村里抗洪突击队的一名女队员。眼看着“生态六埠”景区的牌楼只剩下顶棚露在水面之外,张彩云眼含泪花:“现在整个园区全部被淹,村民们的设施农业蔬菜大棚也只能看到顶子了……”她眼睛望向远方,稍稍平复心情后接着说:“困难是暂时的,生活还要继续向前。”
的确,“生态六埠”红色教育基地只是其一,这里还是市民的菜篮子基地,种植蔬菜是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这里的村民种蔬菜、种庄稼、从事养殖业等,由于各家情况不一样,投入也不同,目前村委会正在摸底,以全面掌握村民受灾情况。连日来,西青区农业农村委对蓄滞洪区内种植、养殖情况,农业机械设备,农资储备等情况也在进行摸排、核对。
郝庆水说:“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打好打赢防汛抗洪救灾这场硬仗。我们的村民顾全大局,受了这么大的损失依然在支持着抗洪工作,越是关键时刻,我们越要让乡亲们放心。”“面对洪水就需要发挥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任何艰难险阻,顾全大局,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更要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安危。”倪国志这样说。
谈及未来,路在脚下。
“这两天,我和老倪一直在研究,等洪水退去后,要怎么重建家园?一定要调整好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好我们村的生态资源优势,找到一条符合蓄滞洪区所在地发展的新路子。”灾情当下,不能没有长远规划。郝庆水说,“困难是暂时的,发挥村集体的力量,统筹好、规划好灾后重建,尽快帮助村民们恢复生产。我们要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任务要一步步落实。”
“好在,人在、精神在、阵地在、家园在!”郝庆水欣慰地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