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1930年代、1940年代的德国,相信很多人都会说这样一个词,“令人发指”。德国在纳粹的领导下入侵了欧洲大部分国家,甚至还打到了苏联,造成苏联数千万人伤亡。

但1945年后,德国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此时,如果要评价德国,就只有“悲剧”两个字。包括柏林在内的几个主要城市全部沦为废墟。全国青壮年人口中青年人不足30%,其余都是老弱妇孺。整个国家陷入绝望,很多人甚至饿死在街头。

但进入1950年代后,德国奇迹般地完成了战后重建工作,并在经济发展领域表现出了非凡的速度,甚至每年都实现了稳定增长。法国合计稳居欧洲榜首。没有年轻力量的德国如何能在战后重生呢?这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1.男人不够,女人来补

战后的德国有多惨,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二战前,德国总人口为8000万。如果扣除苏台德地区和其他地区,德国人口应该在6600万左右。然而战后,东德和西德的人口加起来不足5000万。也就是说,德国整个二战损失了超过1600万人,这还不包括中间出生的人数。

而在1600万人口中,700万是成年男性,其中600万是已婚男性,100万是未婚男性。年龄分布基本在18岁到40岁之间,也就是我们说的青壮年。

巨大的伤亡导致战后德国劳动力严重短缺,特别是青壮年男性。在20岁至29岁这个年龄段,男女比例接近1:2,而这些年轻人大多是被淘汰出战场的伤残老兵,根本无法作为劳动力使用。所以,这一时期德国的现状就是没有男人可用。

让我们看看德国恢复社会生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首先是人民群众住房困难。战争期间,盟军发动大量空袭,将德国打得天翻地覆。除了柏林废墟之外,德国还有超过1200万栋房屋被毁。毁灭性的打击使无数人无家可归。

其次,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空袭不仅摧毁了民众的房屋,还摧毁了德国各大城市之间的桥梁、公路、铁路、发电厂、水厂、钢铁厂等民用工厂,整个德国的运输和生产陷入瘫痪。

德国农业生产终于陷入停滞。战争期间,德国大部分劳动力都被征召上战场,根本没有人经营农业。当时德国还可以从其他国家掠夺粮食作为供给,但战后德国陷入了粮食短缺的局面。

面对如此悲惨的局面,德国政府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生产。其实很简单,就是动员女性,让女性代替原本应该由男性做的工作。在战后初期的德国,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那就是街上清理废墟、在工厂里干活、在农田里干活的大部分都是女性。

这些女性的身体虽然很弱,但她们撑起了德国的天空。当时,绝大多数妇女面临着丈夫、父亲、儿子战死,家里还有年迈的父母,还有一些婴儿需要抚养的情况,很多女性因为劳累过度而死在工作岗位上,这并不悲惨。

但是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战后初期,人们普遍认为以德国现有的劳动力清理柏林废墟需要20多年的时间,但实际上德国人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清理干净了柏林的废墟。国家废墟,整理旧山河,迅速投入生产。

在后续发展中,为了更快地恢复劳动力人口,德国政府也有意识地允许适龄的德国女性与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士兵以及外国劳工结婚生子战后大量涌入德国,从而增加了新生儿数量,很快摆脱了战争带来的人口急剧下降的后遗症。

再加上战后德国本土剩余的青壮年,这也是德国战后能够有效恢复人口的主要因素。因此,德国本身的社会运行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基本恢复了正常的人口结构,从而带动了经济的起飞。

2。美国和苏联的援助给德国的发展上了火箭

虽然依靠动员妇女作为主要劳动力的做法,德国很快从战后的废墟中恢复过来,但要实现发展却并不是那么简单。首先,德国资金非常短缺。

战后初期,德国分裂为两部分,西德属于资本主义阵营,东德则受苏联控制。因此,冷战开始后,西德成为两大阵营对抗的前线。如此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地理位置也让德国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

首先是西德。二战期间,世界主要国家中,只有美国没有参战。因此,美国成为二战的最大赢家,并成为战后世界最强的国家。它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但冷战开始后,远在北美的美国却发现了不好的事情。

因为与苏联相邻的西欧国家在战争中元气大伤,根本没有办法抵抗苏联的扩张。如果放任不管,苏联很可能占领整个欧洲。因此,为了迅速稳定欧洲局势,恢复欧盟,对抗苏联,美国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实施大输血,这让欧洲陷入了困境。发展的快车道。

本来英美等国对西德的控制非常严格,不愿意让德国再次发展。不过,西德毕竟处于与苏联作战的最前线,所以他们只能将西德列入“支援对象”。在美国的财政援助下,废墟遍地的西德迅速实现了经济腾飞。

看东德,美国最初想将包括苏联在内的东欧国家纳入马歇尔计划,但条件是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这个要求非常无理,苏联自然不可能同意。

但因为需要与英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竞争,苏联也向东德提供了援助,打算好好发展东德,把它打造成东德的“样板房”对抗资本的主要阵营。因此,在冷战期间,苏联持续向东德提供援助,东德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显着的进步。

3。德国本身也很有竞争力

最后,德国在战后这么多年能够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德国的教育产业非常发达。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德国都非常重视教育,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教育体系。战争虽然摧毁了德国的工业,但并没有摧毁德国人头脑中的知识财富。

即使在战争结束时,德国仍有超过10万大学生,平均每10万人就有21名大学生。这个比例在7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依靠这些高层次知识分子,德国迅速搭上了技术革命的快车,在制造业领域领先世界,实现了经济的巨大发展。

所以,战后德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美国和苏联的援助,离不开困难时期挺身而出的女性,离不开一直被重视的教育体系。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德国才能从战后的废墟中迅速发展起来,重新回到世界一流国家的行列。

文/乐语

参考资料:《二战后德国的崛起及其原因》、胡荣华、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