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占林中将:瓦弄大捷一战成名,连他的侍卫后来都成了中将

在谈论董占林中将的辉煌功绩之前,我想让大家读一首诗:

第一次沐浴战火的好机会,瓦弄大捷亲身经历过。将军麾下没有弱兵,他精心琢磨如何用兵。

诗中提到了瓦弄大捷。这是反击印度最关键、最后的一战。由时任第54军军长丁盛指挥,第130师师长董占林带头决定如何作战。

这首诗的作者不是一般人,而是后来的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何其宗中将,他当时是董占林的贴身侍卫。

董占林是如何在瓦弄大捷中名声大噪的?何其宗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民国中将的?

董占林1923年11月出生于直隶房山(今属北京市)。1943年3月,是董占林加入八路军的第六个年头。四川营山的一位普通农民迎来了独生子。年迈的父母给儿子取名何其宗。

1961年8月,当何其宗瞒着父母参军时,董占林已经是第54军第130师师长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何其宗被选为董占林的贴身侍卫。

董占林率领的第130师原本属于四野第44集团军的战斗序列。四次战役,四平、辽沉、平津、湖南、江西、广东等战役都留下了130师的战斗英勇。林彪高度评价:

四大领域实力最强的十军之一。

1962年10月8日,身经百战的董占林接到总参谋部的紧急电报:第130师立即集结,做好进入西藏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准备。10月10日,第130师正式接到中央军委命令。

军事形势紧急,董占林闻令后大力行动。短短48小时内,他就将100多个相距数百公里的生产基地的所有单位(子单位)以及所有正在休假的人员全部调度完毕。官兵齐聚一堂,完成战前集结。

随即,130师从思想动员、武器装备、作战物资、生活物资等方面开始了为期一周的作战准备。毛主席对130师的战斗作风十分赞赏:“是一支能打仗的好军队!”

10月29日,董占林又收到总参谋部发来的电报。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毛主席所说的:派遣第130师迅速进攻,歼灭瓦龙之敌。至此,瓦龙的反击拉开了序幕。

瓦隆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形复杂,董占林至今记忆犹新。他特意用12个字概括:山高、坡陡、沟深、林密、路险、水急。

除了恶劣的作战环境,还有一个难缠的敌人:号称“打遍欧亚的劲旅”的印度王牌军第4师第11旅。

十一大队在瓦隆地区非法活动已有20年了。每年都会修筑工事,进行演习。即使是炮兵部队也知道山上的所有射击要素。

驻扎在瓦隆的第11旅,虽然只有2000多人,但25%至35%的官兵参加过二战,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11月14日,印军坐不住了。为了“献礼”印度总理尼赫鲁76岁生日,它命令东线瓦隆地区印军第四师对我边防部队发起全线攻击。

11月16日,董占林奉命在西山口—本迪拉前线进行反攻。不到10小时,董占林就攻陷了印军瓦隆全线,并迅速攻占了瓦隆。结果如下:

歼敌1200余人,击落俘获印度飞机1架,51毫米以上口径火炮77门,轻重机枪94挺,长短炮715门,炮弹1万多发,缴获了各种子弹、地雷和战斗武器。补给品。

何其宗作为董占林的贴身保镖,亲眼目睹了老酋长是如何指挥战斗的。入伍不久,他就上了一堂生动的野战训练课。

瓦弄大捷震惊印军,董占林也一战成名,1964年晋升上校军衔。

1969年11月,时任第54军副军长的董占林担任新组建的第11军军长,何其宗调任第11军。

许多年后,何其宗参加了对越南的反击,他从老酋长那里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

尤其是1984年收复崂山战役中,何其宗和廖锡龙无疑是十一军最亮眼的将领。

1988年9月,我军实行新军衔制度,董占林被授予中将军衔。

原侍卫何其宗,已经是总参谋部副参谋长了,因为资历初级,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0年,董占林适龄退役,何其宗晋升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