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楚墨青衣

孟娟三岁那年,被孟家湾的孟大民收为养女。

当时孟大民在抱养孟娟的时候,已经娶过两任老婆,都不育,去医院检查,结果出来,竟然是他的问题。

既然是孟大民的问题,那就说明此生他再无繁殖后代的可能,于是,他跟二婚妻子商量,要不抱养一个。

二婚妻子本来不愿意,因为她曾生养过一个小孩,是个男孩,跟前夫分道扬镳的时候,她争不过他,因此孩子的抚养权就落在前夫那里,本以为自己只要另组家庭,还可以再生。

谁知跟孟大民在一起几年,两人只要一得空,就关起门来造人,可是任凭他俩再怎么努力,就是与孩子无缘。

后来没办法,还是二婚妻子提议,要不去查一查。

这一查,就查出是孟大民的问题。

从那以后,孟大民在人前,突然就觉得自己矮人半截。

而二婚妻子,因想生的愿意落空之后,想儿子的心就更加激烈了,以致有事没事,就常往前夫家跑。

跑得勤了,跟前夫的关系,竟在慢慢修复中,孟大民想再这样下去,他这个妻子估计会跟她前夫破镜重圆。

于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就动了抱养一个的念头,结果跟二婚妻子一提,她竟然不同意,说她又不是不会生,为什么要去抱养那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言下之意,就是含沙射影他不会生,干嘛要拉她下水,帮他养别人家的小孩。

这种伤自尊的话,说多了,就把孟大民说软了腰板,以致有很长时间,他连走路都驼着背,有点没脸见人的胆怯。

后来,估计是二婚妻子在前夫那里碰壁,才猛然醒悟,想如果要继续跟他过日子,还真的得抱养一个,不然天天听他念叨,都快念成紧箍咒了。

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抱养了一个小女孩,就是孟娟。

孟娟一来,养父对她是没得说,集各种宠爱于她一身,而养母,对她不是很好,但也不算太坏,反正就乏善可陈,彼此尽量能相处。

突然有一天,养母好像攀上了高枝,跟养父说,她想走一趟亲戚,养父不虞有他地问,是回娘家吗,需不需要他陪着。

结果就被她给冷冰冰地拒绝了,最后只说了一句,给多点路费吧。

养父这才知道她想出远门,忍不住又多嘴一句,没听说你外头有亲戚啊。

凭啥我得告诉你,你当初也没告诉我你不会生孩子啊。养母说完这句话,就匆匆收拾一个包裹,走了。

那年,孟娟五岁,已经稍懂人意,看着远去的养母,感觉她这一走,估计再难回头了,于是,紧紧地拉着养父的手,生怕他也把她丢下不管。

还好,养母走后,养父对孟娟,更是加倍地疼爱,好像要把养母的那一份,双倍补偿给她,于是,一对非血缘关系的父女,在这个残缺的家庭中,继续相依为命下去。

那时候,孟大民在孟家湾务农,靠着家里那一亩三分地,想养活一个孩子,其实也不算很艰难,可是随着孟娟适龄到了法定上学时间,她一上学,就多出了很多费用,这样日子过起来,就有点捉襟见肘。

而让孟大民更加没想到的是,孟娟竟然是一块读书的料,不单成绩优秀,从小学到高中,年年蝉连第一。

这虽然是孟大民的骄傲,同时也加重了他的负担。但没办法,为了孟娟,他甘愿跑外头去打工,目的是赚更多的钱,想让她走出孟家湾,圆梦远方。

也许因积劳成疾,就在孟娟高考前夕,孟大民突然病倒了,而且病来如山倒,一下子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卧床不起。

当时,孟大民怕影响到孟娟的高考情绪,硬是强撑着病体,靠左邻右舍施舍点粥饭,给活命到她考完回家,一看,整个人吓傻了,赶紧送医院。

最后命是捡回来了,可是却落下了时不时惊厥的病根。

孟大民没办法,只能把外头的工作辞了,专心致志家里那一亩三分地,但就算他再怎么努力,也杯水车薪孟娟的学费。

不过,那个时候孟娟已经能独挑大梁,扛起家里的重担,她宽慰养父,说她可以兼职,半工半读挣学费,等熬过四年大学,她就有能力养活他。

高考一搏,孟娟很快就收到省城一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那个暑假,她一直忙碌在打工赚学费和照顾孟大民的身体。

眼看报到在即,孟娟赚到手的钱,离学费还有好大一个缺口,情急之下,孟大民突然想到卖祖屋来解决眼前这燃眉之急。

结果被孟娟给阻止住了,说他真要这样做的话,她这学也不上了,跟他一起留在孟家弯务农。

当时就把孟大民给急出两汪泪水,说他这一辈子最长脸的一件事,就是孟娟考上大学,现在没道理因为钱的事,就把上学的事给搁浅了。

于是好几个晚上,孟大民求爷爷告奶奶,敲开孟家湾一个又一个家的门,给每一个借给他钱的人低头作揖,承诺这钱他要还不上,以后卖祖屋也在所不惜。

这样一圈下来,好不容易把第一年的学费凑足了,然而接下来还有第二年,第三年,乃至第四年,这样一想,差点又把孟大民给惊厥过去,好不容稳定心神,怕自己再一次病倒,估计孟娟这学,就真的上不了了。

还好,孟娟一上学,到了大地方一看,整个人立马就豁然开朗了,知道这里只要勤奋,兼职随处可找,而且薪酬还高,以后自己的学费,不怕没着落。

于是赶紧电话养父,叫他别忧心她的学费,说城市不比乡下,机会多,她只要多兼职几份工作,好好利用节假日,手脚勤快点,就有办法解决自己的所有费用。

然而,孟大民还是不相信,还是想凭一己之力,给孟娟多攒点钱,于是整天埋首地头,终于又一次累倒发病在田间地头。

那天,孟娟接到老家的电话时,刚好在一家饭店兼职端盘子,一得知这个消息,赶紧找老板说明情况。

谁知老板一听,二话不说就把她那一个月的工钱给提前结了,另外还多预支一个月,说到时来不来,凭她自己决定。

那一刻,孟娟恍惚想起当初养父为帮她筹学费而挨家挨户低声下气的情景,慨叹自己能走出来,是最明智之举。

当下决定,这次回去,干脆就把养父给接城里来算了,起码凭他的吃苦耐劳,在城里混个温饱应该没问题,等她毕业了,有能力在城市安营扎寨,她就能给他更好的生活。

这样一想,就急着想把养父接过来,于是连夜乘高铁回去,只是在跟养父回程的路上,没想到在同一节车厢,竟意外巧遇养母。

当时养母估计已经认不出来她了,却看见她身旁的养父,四目相看,就把彼此的日子给看透了。

养父倒看得开,对她微微一笑,说你还好吧。

而养母没想到养父会不计前嫌,这样问她,突然颤着声问,这是娟丫头吗?

养父骄傲地说,是,娟子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了,很快就要毕业了,这次带我进城,说是想提前安个窝,等她工作后,再扎根下来。

没想到你竟比我有福气。

福气都是靠自己努力争取的。

啥争取,还不是你运气好,白捡一个好女儿。养母突然觉得在养父面前,没必要如此低声下气,于是胆子一壮,立马就开始抢白了。

而这个时候的养父,倒是看得开了,觉得没必要再跟她撕扯下去,于是笑了笑,说确实老天待我不薄,给我送了这么好一个闺女,谢谢你啊,当年跟我一起去认养娟丫头。

回头叫孟娟也向她道一声谢,说是谢她那几年的养育之恩,之后各奔东西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