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静做自己

世界会看见你

小外 | 商业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小外

谁能保持发现美的能力——

谁就不会变变老

2002年的一个秋天——

我去北四环一家生活方式馆里办公的杂志社面试——开着红色保时捷,来自台湾的Lee先生看着我说——

我们在找一个生活方式编辑——

我说——写文章没问题,希望公司能提供午餐,上一家杂志社午餐都没有。

他看了我一眼说——

“我们不坐班。”

“不坐班——当然不用提供午餐了啦。”

我俩都笑了。一见之下做起了一本生活方式杂志——到现在我还记得——副主编扔给我一个电话——让我找到程受琪——当时最牛的摄影师——约他给杂志拍照。

我拿起电话,第一句话就说——

“我们主编说你是时尚家居圈摄影最好的,一定要我约到你给我们杂志拍摄,如果约不到——

我就没工作了。”

于是,程受琪开着桑坦钠,拉着我把北京城最豪的房子——里面的设计拍了一遍——我再写成与生活方式有关的故事。很多年后,程受琪开什么车我不知道了,只知道他已经是摄影届的艺术家,不在国内了。而我,还在做杂志——

写着生活方式故事。

似乎也是秋天的一天,我看着后现代城窗外的广告牌——心想,去这里上班多好——走路就到了——于是,从楼市一个朋友那里要到朱老师电话,给他发了条短信问——你们招记者对吧——我觉得我挺合适的——

我们见见?

他说——来吧。

于是我开着小高尔,跑去竞报社见他。他看了我一眼我的简历,便问——

“你什么时候可以来上班?”

他和我都没想到,此后,我在这个报社一呆就是十年。

上班以后,我因工作关系对接到soho中国副总裁许洋,谈起我曾应聘他们内刊编辑——被拒的事,忍不住相视一笑——

记得——我穿着芬理希梦的衬衫去洋气的现代城里,参加他们时尚人物云集的发布会——潘石屹端着香槟向我走来,笑咪咪的问——

你是哪个报社的呀——

衣服好看——云云。

时代一晃,就给不带焦虑色彩的往事画上句号。

尽管人群拥挤——

但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

地产闪亮。一晃二十多年——

别说潘石屹不知何处去,连老孙、老许、老王都不知何处去了——

小外还一脸期待的在地产里写春风。

前几天,去hitalk找tina聊天,说起这地方也是老潘手下大将——苏鑫投资——一个小而美的共享办公空间——喝着茶,聊着一张张桌子里发生的故事——

很多人与事,在眼前动了起来。

tina对和我一样在楼市老蔡那里呆过几天的设计师雪峰说,我喜欢看小外的文字——我弟方勇的东西我就看不懂。我忍不住笑了,说他的文章偏行业分析,人特别勤奋,小外因为懒,才研究了讲故事和——

c语言。

我翻出方勇一篇文章,给她讲了讲——“出走海外的还是一贯的悲观,留守国内的还是倔强的保持期望”——结合身边各种意识形态故事一讲,她才恍然大悟——

“我这弟弟也是厉害的哈。”

“对呀,一个人在家办公,撑起几个自媒体——这才是办公方式的新新人类。”

谈到一地鸡毛的共享办公投资,大家一致认为——苏老板是值得信任的人,即使方勇离开他的平台,依然会支持与合作。

故事讲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理解——

当我们谈论生活方式的时候——

我们在谈论什么?

没错,我们谈的是找对人——谈的是创新——谈的是生活方式与故事的温度与本质。谈到温度与本质,可以从方勇之前发的一条视频号——探店京西大悦城故事说起。

此前,方勇说——这是一个在专家论证会阶段被否定的项目,认为这里是断头路,周边居民消费力不足——

非特殊目的难以成活。

雨中探店之后,方勇观点温和了,表示——大悦城终于开出来真是不容易——

“除了前面提出的硬伤,这里居然还是一个蝌蚪形地块(中间被一个4S店吃掉一大块)——大悦城愣是向下做了两层下层广场,向上又突破了两层空中花园,一共九层——招的主力店还都是他们一代就开始淘汰的亲子体验类业态。”

“真是中年人得认怂,活着是第一位的。”

一语道出——地产人的几重故事感。

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之上——

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

故事里的事——不是也是。

从“活下来”的角度——看京西大悦城,算是可圈可点。

但从设计——从审美——从温度——从未来——从生活方式来讲,逛过的人应该和小外一样,脑子里都会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空间设计没有想象力、设计泛善可陈——诺大的空间里,看不到设计师核心的表达——

更不要提做一个有温度、有灵魂、有故事感的商业体了——

所以,京西大悦城还是大悦城吗?

方勇谈的是硬件,我喜欢说软件。从京西大悦城目前开出的状态看——格局无新意、招商不敢恭维、品牌分布无章法——整体感觉是——一个“四不像”。从商业动线与光感温度来讲,有着商业的通病——

缺乏应有的待客之道。

一言蔽之——与万象城知名度并驾齐驱的大悦城————中国商业地产的标杆品牌——似乎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尽管,很多人期待京西大悦城可以成为大悦城继朝北大悦城不可超越之后的一个新样本。

“如今看来——

似乎要愿望落空了。”

暴雨后的一天,小外和一个商业地产操盘手约在京西大悦城咖啡,东东西西走了一圈,他叹了口气,说出上面一席话——

“不惑之年——中粮迫切需要通过向市场展示一个新样本来打造发展的新支点——开发模式、发展路线、商业环境等内外部因素综合之下,西单与朝阳大悦城难再有——内忧外患之下开出来的京西大悦城——

先不要谈什么‘搅局者’——

‘表现平平’吧。”

像我和tina,谈起当下空间与之前报社共通之处,感慨说——出走多年,还能感受到来自于报社的文化与温度——这才是商业社会稀缺的特质。

反观京西大悦城(京西大悦城由大悦城与华远地产合作,大悦城地产持有20%股份——不排除未来有增资可能——运营方面大悦城主导)——

以目前开出来的各种规划、设计、审美的槽点局面来看——不愠不火也就算了,还明显缺乏温度与态度。凭什么吸引到脑洞大开的00后与90后来此消费?总不能只依赖餐饮。

对此,大悦城方面应该也是一肚子苦水——又得硬着头皮在温度设计与审美消费这件事上大费周折——还得冒着可能改成面目全非的结果——所以——强与强的孩子一定是强强吗——

也许——反转成了弱。

只要你还有一个好故事——

和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你就不会完蛋

冬天忧虑夏天姗姗来迟,夏天则担心冬天如期而至。

很多人好奇——

既然谈到京西大悦城,为什么开头要讲一个生活方式的故事。

因为——关于房地产——无论住宅还是商业地产的未来都会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商业与购物中心的故事发生地——很明显,此刻的京西大悦城是一个看不到更多生活方式的地方——

又何来好故事?

我因约会迟了,急急跑进大悦城找咖啡厅,一进门看到一个硕大又奇怪的设计,花花绿绿的堵在门口,不知是何用意——

很多人见了都一愣,然后绕行。也有不信邪的——蹑手蹑脚走进去打探。我就是那个不信邪的——特意走进去问守在前台的男生——你们这地方是干嘛的,怪怪的——

“网红打卡地。”

“打什么?设计还是产品,在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哎,马上要拆了。”

“为什么要建呢?”

面对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男生苦笑着摇头——大概他自己也觉得可笑吧。

好消息是——大悦城很快意识到了这个设计bug——

做了拆除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处应该有掌声。

另一个消息是——闲逛时,发现几组像是请来考察与规划设计的人——一个男人对着空间皱着眉头研究,旁边女生快速的做着笔记——应该也是知道这里有硬伤——请人过来作调整的——

只是不知道——

谁能妙手回春?

就像三宅一生中古为何大行其道一样,也是因为当代的三宅一生设计泛善可陈,流于形式,那些经典、令人拍案叫绝的设计都留在了七八十年代。宅粉只能把涌向中古市场。行船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此时的大悦城商管,此节点推出一个没有创新没有思考没有温度的建筑体,像门口那个荒诞的打卡地一样——

大悦城的故事要怎么讲?‍‍‍‍‍‍‍‍‍‍‍‍‍‍‍‍‍‍‍‍

只对媒体空谈不容易,有什么意义。

各种滤镜之下,京西大悦城还是差口气。‍‍

当然,这个项目也不是毫无亮点。三楼,有一家橱窗特别的女装店——店员一脸骄傲的说,我们是这一层最靓的仔——

销售额单层第一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上钢琴师>说——音乐是在有限的键盘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才是一家服装店应该有的样子。

午餐时间——选了青红——完全因为店招上一句话——来自3000亩生态牧场——有故事和会讲故事太重要了——吃完,我对店员表示——作为一个重视午餐的人——

我会记住这家店。

综上,京西大悦城也不是毫无亮点可言——但就像女人太“漂亮”,旅途太长,香水太浓,这支曲子我不知从何谈起——那天,恰好是一场暴雨之后,开业43天的京西大悦城——

门口的地塌陷了。

这样的故事开局——

伴着一众喧嚣的炒作文章——曲子如何弹起?

地塌了可以修补——屋漏了可以涂防水——入口的招牌店面建错了可以拆——但,后续还有没有别的问题呢。

风再起时的2023年——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京西大悦城如果真是——一个新样本——新起点——那小外就忍不住先焦虑起来了——既然它对大悦城品牌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代表中粮商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方向——那么问题来了——

大悦城是一个时代的悲观者还是乐观者?

如果是后者,为何作为一个行业的佼佼者——你的专呀延伸感在哪里——为何开出来是这个样子——‍‍

关键时候掉链子?‍

潘石屹留下一地褒贬不一的现代城,出走美国了。咱且不评价,几轮经济起伏之下,消费创新与城市更新大背景下,新审美新消费新生活方式大行其道之时——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中粮大悦城——

选择突破还是留守,何去何从?

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