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傍晚向日葵》这部电影的整个过程,我的心情都是比较复杂的,时而紧绷、时而愉悦、时而焦虑,又时而畅快……足见,影片的编剧和导演是在用怎样娴熟的节奏和叙事手法在“把控”着观者们的心境!
影片的镜头语言可谓考究,更颇具涵义。影片开头运用了长镜头,夕阳照射下,满眼的向日葵,事实上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整部影片都充满了生命力!然而,随着镜头的拉开,故事的发展,人物关系的变化,影片的镜头语言也在以各种变化来诠释着创作者要表达的深意。
冰冷的门框,像极了困住生命的牢笼;深邃的石门洞,寓意着生命的尽头;甚至连井底水波上晃动的人影,都时刻散发出冰人的寒气……简单的几处空镜处理,就轻易且自然而然地带出了导演给这部作品定下的“低温”基调。
正当观众即将沉浸入主人公对对生命的无助气氛时,旋即,导演又用中国北方特有的民俗风,一把将我们拉回了现实。恰如女主徐曼芳初到山村,她祥和的神态,表露出她宁静的心灵。她在感受山村万物的生长,她在探索生死的奥义。
事实上,细心的观众不难体会到。影片几乎每个镜头里,始终有光!无论是热烈的正午日照,温暖的傍晚夕阳,还是微弱的窗前烛火……都带着或多或少的希望,既在主人公的内心深处,也在创作者的智慧之中。
说这部电影《傍晚向日葵》是一首写在生命尽头的散文诗,毫不为过。片中除了镜头语言的独到之处,另有几处略带超现实的蒙太奇手法,也彰显了创作者的功底,尤其是在表达和象征着病痛之于生命的考验时,相当有张力。
与此同时,片中多处情节还隐藏着徐曼芳过往丰富的人生经历。那一夜,她回顾人生,从喜悦到大哭,从纠结到迷茫,直至无助,情绪急转的背后是多年来积压的深厚情感的爆发式宣泄。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生的又意义何在?一个个大大的问号抛给观众。
至此,《傍晚向日葵》的意境深远和形散神聚,都极大地体现出一首优秀散文诗的特质。而其浓重的生活气息也是其难得的特点之一。就像石头和爷爷这两个看似普通的角色的融入,不仅将徐曼芳的生命尾声带入了多姿多彩的境地,还让她对自己过往的经历有了全新且正面的看待,生命的意义在最后一刻终于焕发出光芒。
徐曼芳在影片中呈现出显著的人物状态转变。她在初登场时饱经苦楚,神情凝重;她在山村经过自然万物和淳朴民风的熏陶,心态坦然。角色从视觉、听觉以及情感等全方面达成了生命的和解,彰显出女主角娜仁花的精湛表演功力。
看到这儿,《傍晚向日葵》镜头前的我们,也俨然从外到内得到了一次深深的洗礼。突然想起导演镜头下的开片与结尾出鲜明的场景对比,来时荒芜,走时苍翠。这首写在生命尽头的散文诗,读到最后,震撼人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