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无论你身处何地,应该都多少感受到了极端天气的威力。就在最近,黑龙江五常市遭遇强降水,尽管“五常大米绝收”的传言不实,但这起事件仍然引发了人们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再往前追溯,今年五月底到六月初,正值麦收时节的河南遭遇“烂场雨”,同样牵动着人们的心。

水稻不仅是许多中国人每天的主食,也是全球超过一半人口的主要能量来源。而在水稻收获期或生长关键期,极端降水造成的影响尤其严重。研究已经发现,过去二十年中,极端降水可造成全国年均水稻减产约8%,相当于安徽省一年的水稻总产量。

在全球范围内,东南亚地区也是重要的水稻产区。这里的水稻相对更适应氮元素较低的土壤环境,但是该区域也存在更强的极端降水,可能对水稻传粉造成不利影响。

年一遇极端高温的发生频率在美国主要小麦产区已经上升到6年一次,在中国为16年一次。也就是说,美国中西部地区每年有17%的概率遇上极端高温,这个数字在中国东北部为6%。

美国和中国都是重要的小麦产区,而近年来的气象条件都比较有利;如果发生最糟糕的情况,两个产区同年遭到极端高温的冲击,全球粮食安全将受到较大威胁。

这个结论也符合先前其他研究的预测结果。201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 全球变暖已造成小麦主产区产量下降;未来气温每升高1 ℃, 全球小麦产量可能下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