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资产越多越好,但是守住了!才是属于自己的品牌资产
品牌构建的过程,我们经常聊到一个词也“品牌资产”
什么是品牌资产,对品牌形成增值的有用资产,就是品牌资产。怎样判断他是否有用,就在于它是否能够帮助你记住你的品牌,产品,并且复购你的产品。
品牌资产越多自然是越好,但是我们也要懂得取舍,因为守住品牌资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品牌营销和创意设计过程,我们经常会碰到取舍问题,绝大部分企业都希望一手抓一把,左右兼并,其实在北斗设计战略底层逻辑思维里,我们更希望做的是“抓大舍小”。只有聚焦能力往一处使,激起千层浪。
都想抓住,最后都抓不住
我们看一个案例,咱们不评论好坏,只谈个人观点,这是我不经意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案例,关于洽洽瓜子的品牌升级,我们都知道洽洽瓜子起家,为了突破固有格局,增加第二增长线,要么多产品多样化,要么是渠道继续做大,单品继续全球化,但是明显瓜子一个品类已经无法满足洽洽的战略发展了。
所以推出了,坚果系列,为了解决品牌命名的疑惑花了五百万买了信心,洽洽开始做坚果了。同样是用洽洽的品牌继续拓展,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毕竟都是同类型的产品,只不过洽洽是多做了一个产品而已。所以洽洽笃定品牌名字后很快推出了洽洽每日坚果。毋庸置疑,完善的渠道,真金白银的广告投入,和创意投入,一炮打响坚果市场。

这个包装设计我觉得还是不错,因为他把掌握关键技术给放大了突出了,给到用户购买理由,但是“小黄袋”这个记忆词多余了。

恰恰第一款产品的成功,马上就进入第二款,第三款,但是这个过程,我发现洽洽的品类命名有点散乱了,感觉是为了包装色彩而去命名,这点我很不苟同。
我们先整体分析下他在包装设计上的战略布局:
第一点:产品动销文案。
洽洽掌握关键保鲜技术
第二点:洽洽小黄袋
第三点:洽洽小黄罐
第三点:洽洽小蓝袋
第四点:洽洽早餐
··········指不定后续小绿罐,小绿帽······都会出来了!
如果按照这样的布局,五颜六色都可以成为恰恰的资产了。这现实吗?所以这个策略显然是多余的动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品牌命名的资产上,我觉得这样的命名完全是把洽洽带入一个坑里。首先我觉得什么洽洽小黄袋,小蓝袋,小黄罐,这都不是用户需求的东西,也不是品牌该去聚焦积累的有用品牌资产。虽然说从视觉上定义了这是你洽洽的品牌资产,但是这正是一个错误的判断,因为这样会削弱洽洽品名的记忆。
为什么不干脆利落直接喊出:洽洽坚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加个小黄袋,小蓝袋的累赘词语,它真的可以变成你的资产吗?如果你是一个品牌一个色相走通还好,就像红罐王老吉一样。
且不说其他,你看后来的产品包装设计就知道了,感觉就是为了这个包装就是去加一个累赘词“小黄袋,小蓝袋”,我相信在新品发布会上会找点虚头外,在品牌传播角度上就完全失去了品牌的聚焦价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解决方案很简单:直接就是洽洽坚果。直接明了。或者是洽洽就可以了。因为包装已经表现出了这就是坚果。所以放大洽洽的品牌名字与符号+掌握关键保鲜技术+品名便可以。其他的品牌关联累赘词语没必要加上。
尤其在蓝色包装上挂一个小蓝袋,更想是强加的“挂羊头卖狗肉”,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包装的时候就特别不舒服。同时礼盒设计也是一样,为了跟随洽洽的换色系,在蓝色礼盒上做了一块大大的黄色,对比是有了,品牌关联是有了,但是你有想过美学体验感吗?你可能会说,管它呢?卖货最重要,我只能说你说的对,但是物质与精神文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消费者应该享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请记住一句话:你想占据用户越多的记忆,那你就要投入更多,当你投入更多的时候,用户不一定全记住你,因为用户的记忆是有限的,装载不了太多无关的信息。
本文观点为个人观点,以上图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