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下旬,上海解放了。蒙蒙细雨中,进城官兵秩序井然,齐齐走过南京路国际饭店。晚上怀里抱着枪,不打扰市民,睡在大街上,等待着天的到来。上海市民由衷地感叹:“这就是人民的队伍”。此时,新旧时代交替,三位上海女性的经历和经历变得更加丰富。
夜上海
越剧著名演员徐玉兰
徐玉兰十几岁的时候就在上海走红了。这位出生于浙江的著名越剧演员,文武双全,反演过赵云、武松、关胜。直到解放前夕,徐玉兰剧团在上海明星剧院忙得不可开交。很多有钱人还是想看戏。
徐玉兰
1949年7月,市军管会派徐玉兰到地方戏曲研究班学习。去的时候,他们换上便衣,和同学一起上课。学习班的第一顿饭,8个人吃一道菜。唯一的菜是豆芽煮豆腐。没有餐桌,菜放在地上,8个人一组吃。还有人说徐玉兰肯定坚持不住了。她想喘口气,就坐在地上吃饭。
徐玉兰(右)女扮男装
徐玉兰的干妈是上海的一位女企业家,她专程去探望她的学习班。看到这样的食物,他赶紧给学习班送了很多肉。那一次,她感到非常尴尬。
学习班的老师,给他们讲述社会发展的历史。徐玉兰和他的姐妹们听不懂,就坐在室外的草坪上打瞌睡。老师很无奈,就请了部队干部来讲课。徐玉兰第一次听到红军长征的故事,爬雪山、穿越草原,最后她痛哭失声,泪流满面。
徐玉兰(左)饰演贾宝玉
这位旧时代的著名越剧演员很快完成了自我转变,成长为一名人民艺术家。很快,她选择报名参军,加入了部队文工团越剧队。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她带着剧团奔赴前线,为官兵演出多年。晚年,徐玉兰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代表性传承人。1994年《徐玉兰传》出版时,余秋雨写序说:“徐玉兰能在20世纪中国的大城市里成为半个多世纪的文化名人,着实不容易。”
徐玉兰晚年出席活动
名媛唐卫红
喜欢跳舞的唐卫红突然找不到跳舞的地方了。
旧上海时期,南京路有很多歌舞厅。唐伟红最近最喜欢的是Cirrus,那里有一支菲律宾乐队。这间宴会厅的规模并不比派拉蒙的差。当然,费用也很高。当她去跳舞的时候,总是被工人们视为舞女。后来我干脆每天带老公去Ciro家。
唐卫红
唐伟红出生于上海名门望族,过着安逸奢华的生活。其父唐乃安是清末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之一。回国后,成为上海著名的西医。她的大姐叫唐英,是旧上海的名媛。解放前,姐姐和弟弟都逃跑了,但唐伟红却坚定地选择留下来。
上海解放了,唐伟红的丈夫重返工作岗位。那时,她发现跳舞的地方越来越少。许多歌舞厅逐渐被改造成讲故事的场所。来听评书的大多是老师、工作人员和失业的舞者。她记得有一个说书的人,才十八岁,长得很帅,能说会道。一群舞者经常缠着这个小绅士,在后台时毫不犹豫地坐在小绅士的腿上,然后捏捏他的脸。肖先生的父亲见过一次面,很快就谈婚论嫁,肖先生就草草结婚了。
唐卫红
最让唐伟红感动的是,灯红酒绿的地方变成了讲故事的地方。其次,新社会提倡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做。丈夫下放到外地工作后,她和几个朋友投资办了一家小拉丝厂。她穿上牛仔服,整天和油渍打交道。后来,这家拉丝厂变成了大工厂,她成了这里的一名普通女工,每天能生产200条拉链。
唐卫红90多岁时依然热爱跳舞。
活跃在老上海的女士们
海外归来的郑念
1949年春,郑念和丈夫从香港回到上海。
郑念,原名郑念,为了纪念丈夫,改名为郑念。1915年出生于北京,中学时连续四次登上《北洋画报》封面。燕京大学毕业后,他前往伦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在校期间,他结识并爱上了同校的郑康奇博士。上海解放前,她和丈夫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到上海,希望报效国家。
郑年
刚解放时,壳牌石油公司是大陆上仅存的西方石油公司。她的丈夫郑康奇受聘于该公司担任总经理。很快,郑念也加入了这家外企的工作,主要从事翻译工作。她仍然保持着以前的生活方式,家里有仆人和保姆。当她的英国同事去她家时,他们说:“在无聊的城市里,有一片舒适优雅的绿洲。”听到这个消息,她感到非常自豪。
郑念一家
很快,国家支持西北边疆地区的建设。郑念的几个亲密女友分别带着家人去了宁夏、甘肃和新疆。这些曾经的女伴,穿着时尚,举止大方,至今仍成为西北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他们的孩子们把光秃秃的黄土和碎石、冰和残雪视为宝藏。对驴车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火车和汽车的喜爱。且不说气候,光是饮食上的差异,就已经成为他们痛苦的经历。于是,他们叮叮当当地唱道:“阿拉,上海人,来到西北,三天没吃米了,饿得阿拉肚子疼。”
失散的姐妹,开始了国家的建设。
郑念早年和晚年的两张照片
民国三女进入新时代。时不时地,他们的情绪和激情汹涌澎湃。从此,即使穿旗袍,也不再需要繁重的绣花和褶边,而是穿得简单。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与亲爱的祖国一起重拾青春。说也奇怪,他们三人年纪相仿,寿命也很长。(文/范千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