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王以民为天,民以粮食为天。”自秦朝首次统一中原以来,中国人口已达5000万左右。无论历代朝代如何更迭,人口虽然有时会减少,但都会慢慢恢复到5000万左右。因此,绝对是判断一个王朝是否繁荣、是否能够养活如此庞大的人口的重要标志。然而,直到宋明时期,中国人才实现了粮食自给。

01

据《明史》记载:“万历十年,全国总人口为2000万”。想想明朝能够养活两亿人,真是了不起。其实真正的原因并非如此,而是明朝时期大规模引进外来粮食品种,并在中国逐步推广种植,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的粮食问题。虽然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农作物养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但这些粮食品种的产量并不可观,达到了每亩二三百斤的极限。随着历代人口上限的不断突破,加上天灾人祸,粮食生产根本无法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

▲明代相关地图

明代引进的粮食品种大部分起源于现在的美洲。西班牙殖民者首先在美洲发现了大量新物种,包括玉米、红薯、马铃薯等。前两种引种已久,明代已广泛种植。最后一位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晋升。别小看这三株植物,它们对中国来说真的比黄金还贵。

02

第一个是玉米,它是美洲大陆的代表性农作物,早在3500年前就已经大规模种植。据最新考古发现,一万年前它就成为人们的食物。古印第安人培育野生玉米作为耕作作物和主食。与我国传统粮食相比,玉米最大的优势就是产量高,亩产1000斤很正常,而且土地利用率高于小麦、水稻。

红薯

第二种是红薯,有的地区也叫甘肃红薯、芋头。等等,这是明末传入中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当时,福建人陈振龙看到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的贫瘠土地上种植红薯,红薯很快就生根发芽了。并且生产粮食,他相信这种作物也可以在中国广泛推广。于是红薯枝叶被悄悄带回国内,在福建和两广地区广泛种植,养活了大批民众。

▲中国古代生产方式图

其实玉米和红薯都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抗旱,对土地要求低,适应性强。它不会与我国传统的五粮争夺资源,而且还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大大增加农民的口粮。在明代,正是这两种植物的广泛推广,才让亿万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也是国家进步的主要动力。

03

第三种解决中国人民口粮问题的作物是马铃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土豆。作为根类植物,生长在地下,亩产比玉米高。理想情况下,可达3000斤。马铃薯于康熙初年传入中国,并被列为第四种广泛推广的主食。不仅美洲和中国对土豆有很大的依赖,爱尔兰在公元1845年也遭受了大规模的饥荒。

▲土豆

英国政府不肯拿出手中的土豆来解决问题,引起了爱尔兰方面的不满。如今,爱尔兰问题依然困扰着英国,可见粮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战略意义。这些来自美洲的农作物远比中国本地的粮食更有优势。虽然味道不好,但总比产量大的好。同一块土地生产的粮食可以养活数倍于原来的人口。在缓解口粮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明清时期人口的激增。

▲勤劳的古代劳动人民

按理说有那么多产量极高的农作物,为什么今天的美洲和非洲还是那么穷呢?这导致了种族之间的差异。与生活在美洲、非洲的民族相比,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农耕传统,人民淳朴勤劳,善于耕种,勤劳耕耘。这使得这些作物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并获得更高的产量。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感到自豪的事情。

结论

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虽然我国在农业技术和农业普及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人口的激增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我们的粮食仍然需要大量进口。食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从个人生活还是国家利益的角度,我们都要珍惜每一粒粮食,继承先辈们勤劳、吃苦耐劳的精神,让祖国不断繁荣下去。

参考资料: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