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为了在古墓中找到一本“神书”而挖掘了皇帝的陵墓,没想到却酿成了考古学上的第一场悲剧。——杜牧《赤壁》

新中国即将建立的时代,是中国一个非常传奇的时代。那个时代,没有高楼大厦那样的校园建筑,也没有足够的研究经费,但却有很多热心的大师。他们艰苦创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接班人,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就有郭沫若先生。郭沫若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我国科技大学是由郭沫若先生创办的,姚先生本人也是中国科技大学的第一任院长。

郭沫若先生除了在教育方面的成就外,在文学方面也有杰出的成就。在一片废墟的中国,新思想和旧思想开始碰撞,新文化和旧文化不断擦出新的火花。郭沫若先生是当时倡导新姿势的创始人。他提倡新诗,但并没有完全抛弃我国的传统文化。相反,他也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文献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改编的历史剧,在那个精神文明贫瘠的时代,一度成为不朽的艺术作品。那么郭沫若先生与考古界有哪些故事呢?郭沫若为了在古墓中找到一本“神书”而挖掘了皇帝的陵墓,没想到却酿成了考古学上的第一场悲剧。

寻找“魔法书”

先生郭沫若非常热爱考古学。在他看来,我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如果这些文明在当今时代依然熠熠生辉,我们就必须让地下文物再次重见天日,让国宝讲述过去和现在的故事。。当时考古是最直接、最传统的手段。因此,郭沫若先生希望通过考古学的运用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既然有了这样的目的,郭沫若先生在进行考古研究时,就会对那些金银珠宝不屑一顾。真正吸引他的是出土文物中蕴含的历史文明。然而,没有人能够永远成功,郭沫若先生的考古事业也并非总是成功。他的考古失败一度给我国考古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悲剧。

新中国成立不久,郭沫若先生接到消息称,很可能藏在万历皇帝定陵中。我们可能对《永乐大典》不是很熟悉。其实《永乐大典》是我国明代朱棣编撰的一部百科全书。它包括我国古代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科技、天文、历法。中华文明百科全书.当时的中国在各个领域都领先于其他西方国家,所以这本书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集合,也包含了明朝的宏伟和文化自信。

由于内容丰富,字数众多,这本书被修订为多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了解了这本书的地位之后,我们就不难看出这本书在考古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寻找这本书成为当时考古工作的重点。所以当郭沫若先生得知皇帝陵墓中可能藏有这本书时,他欣喜若狂,立即开始挖掘定陵。

考古史上的悲剧

定陵的发掘并不顺利。新中国成立不久,我国考古技术十分落后,专业人才不够。教育、科教、文化、卫生等方面的经费也十分紧张。种种原因,为定陵发掘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定陵出土了一系列文物,为讲述我国历史真相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定陵开放后,许多文物也被毁掉。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由于长期与世隔绝,陵墓已经被密封了数百年,里面的氧气早已消失。突然打开后,大量的氧气迅速涌入,那些在无氧环境中保存完好的字画字迹、丝绸珍品等瞬间被氧化,原本色彩斑斓、耀眼的样子不再存在。出现了。但被毁坏的文物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文物保存完好。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定陵没有《永乐大典》。这不仅让郭沫若先生失望,也让考古界的其他专家失望。于是1965年,郭沫若先生申请发掘长陵。不过,周总理考虑到了当时国家的现状以及上次发掘定陵的经验。他认为,目前的科学技术还不足以完整地保存长陵。面子上,所以拒绝了郭沫若先生的要求。

结论

后来,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下文明出现在今天人们的面前,一次次唤醒我们深深的记忆。与此同时,我国的立法也在不断推进,明确规定我国古墓葬不能随意挖掘。只有在国家层面保持对文物的尊重,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珍贵的文明。

参考:《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