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内,十余位“小小建造家”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亲手建造了微缩版的“梦里水乡”。在孩子们打造的“梦里水乡”中,有充满江南特色的粉墙、黛瓦、花窗、水栈,有绿竹猗猗、灯影幢幢,还有小船、野鸭和捣衣人,再现了“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水乡之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由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主办的2023年暑期“小小建造家”系列活动,旨在向社会大众宣传苏州地区古建筑及大运河苏州段遗产,让未成年人以亲身参与的形式,了解到更多文物保护的相关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参与兴趣与参与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动手“建造”前,苏州市文保所的工作人员先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苏州古建筑科普课。之后,孩子们就切换到“建造家”模式,利用工作人员发放的材料包,亲手制作江南水乡主题的感应书立模型。

“‘小小建造家’系列活动是我们文保所的品牌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许多次。以往的活动,孩子们往往是动手搭建单体的古建筑模型,这一次的活动,我们在古建筑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实用性的元素。”市文保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书立是孩子们学习生活中会用到的文具,是可玩、可赏、可用的,制作古建筑书立更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活动用到的书立模型材料包构件丰富全面、精巧细致。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全程关注,裁、切、抠、搭、敲……手里的动作不停,忙得不亦乐乎。花窗的构件十分繁复,孩子们耐着性子,将细节做到尽善尽美。模型搭建完毕后,孩子们还在家长的指导下,接通电路,为模型亮灯,让模型更添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市文保所“小小建造家”系列活动自举办以来,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一致认可,大家纷纷表示,此类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对古建筑保护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市文保所表示,今后将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向社会大众宣传苏州地区古建筑及大运河苏州段遗产,也欢迎更多的未成年人参与到苏州文物保护知识的科普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