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作为新时代青年,不要追求“躺平”的生活状态,不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理应比肩前浪,为生民而立命,为治国而求学、为发展而谋复兴,筑梦不止,奋斗不息。

筑梦不止,奋斗不息,要怀有实干精神。“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回望过往的奋斗史,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天问探火、蛟龙入海等一项项重点工程,一个个国之重器,一次次创新突破,无不印证着一个朴素的道理: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广大青年党员干部要勇毅前行、砥砺奋斗,敢于挑大梁、敢于逆水行舟,敢于唱主角,不做清谈客,不当“甩手掌柜”,始终保持实干家的姿态严格要去自己,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作风干出新业绩。

筑梦不止,奋斗不息,要怀有为民情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年轻干部要在深入基层、调研走访中了解民情与民意,在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中不断校正自身工作的“航向”和“坐标”,做正确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年轻干部要甘于当小学生,善于向群众学习、汲取百家智慧、搜集问题答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自己的急事难事来办。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多搞一些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切实把老百姓家门口的事办好。

筑梦不止,奋斗不息,要怀有学习精神。“人不学要落后,刀不磨要生锈。”刻苦学习是党员干部终身的课题。不能仅仅只是把学习挂在墙上,念在嘴上,而是要把学习当作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追求,学以致用,付诸实践。作为党员干部,要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历史学、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课程,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积极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厚植干事创业的理论功底、专业功底、业务功底和知识功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深学细悟中“交换、比较、反复”,填补知识盲区、克服本领恐慌,不断提升应对复杂局面的本领素质。(作者: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