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科学院的生物学家及其团队使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培养出芝麻大小的心脏模型,它可以自发地进行组织,在不需要实验支架的情况下发展出一个中空的心房。这项实验几乎重现了人类心脏的自发生长轨迹,这意味着人类创造人造心脏类器官变成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以来,科学家也一直在这个领域寻求突破,但心脏的结构极其复杂从而进展缓慢。

你知道吗?据数据显示大约每10万人中就有1.3人死于心率失常。如果一个人毫无预料地突然死去,这通常是有潜在的心脏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科学家已经制造出3D心脏类器官,但这种方法需要组装细胞和支架,它不能像人类心脏那样对损害作出响应,因此不能作为良好的疾病模型。

而奥地利科学院的生物学家及其团队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培养出心脏模型,是迄今为止最接近真实的心脏类器官;它以特定的顺序激活所有参与胚胎,诱导干细胞自我组织,这几乎重现了人类心脏的自发生长轨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说它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最接近真实的心脏类器官呢?

这是因为这种心脏模型,它的心脏壁状组织不但能有节奏地收缩,挤压腔内的液体,而且它能对组织损伤作出反应。

可以这样说,这项研究成果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因为它给人类心脏移植不再完全依赖于异体移植带来了希望,如果未来顺利实现,这必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和谐,你觉得呢?

点赞关注不迷路,我是轩冕,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