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为传承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培养青少年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狮山横塘街道学府社区于近日开展暑期“七彩夏日”系列活动,邀请辖区青少年和“五老”志愿者参与手工“五谷画”体验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开始,来自街道社工站的王老师为大家介绍“五谷画”的由来,粮画艺术起源于于古代农业祭祀活动,以红豆、绿豆、黑豆、黄米等五谷杂粮为原料,通过粘、贴、拼、雕的手段画出山水、花鸟、人物样式的吉祥图案,具有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而今,经过各地非遗粮画传承人的积极探索,这项传统工艺得以与现代防腐、染色技术结合,发展出成熟的原料、作品保存技术,走向大众。

接着,志愿者老师热情讲解手工简易“五谷画”的拼贴流程:“大家记住要先用胶水和黑米黏出深色的轮廓线,中间的图案则可以铺上胶水以后再撒上有颜色的粮粒作填充。”小朋友们听得认真,在拿到材料包后迫不及待地开始“五谷画”创作。“我拿到的是‘光盘行动’,我觉得要多用绿豆和小米。”大家一边拼贴,一边跟着老师辨认着色彩各异的粮粒,收获颇丰。“现在孩子的衣食住行不愁了,这样的活动正好可以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领会到我们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的魅力所在。”“五老”志愿者张叔叔感叹道。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箪食、一豆羹均是自然的馈赠和人民辛勤劳作的成果。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展现了农民耕种的不易之处,警示大家要节约粮食。这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活动最后,志愿者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回家制作《惜粮节粮倡议书》,跟爸爸妈妈一起学习,争做爱惜粮食的宣传员,用实际行动倡导文明用餐的生活方式。

学府社区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厉行节约从娃娃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节约粮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持续开展下去。(张文新 吴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