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近年来,巴中市恩阳区以深化政治监督为抓手,创新实施“233”组织监督工作法,不断将组织监督“触角”延伸至师德师风建设,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心齐”的干事创业氛围,努力建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教师队伍。

坚持“两个用心”,推动潜力师资质数更优。用心打造教育人才“蓄水池”。着力实施“登科计划”,通过调研座谈、走访了解等方式掌握一批可塑造的后备干部,逐步健全青年教师培养库,确保教育事业“后继有人”。今年以来,深入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调研3次,挖掘优秀青年教师87人。用心落实政治业务“双帮带”。制定导师帮带、师徒结对等帮扶计划,采取一对一、多对一培养方式配备师徒对子,通过顶岗锻炼、“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汇报评课等方式提升青年教师政治觉悟、业务能力。近年来,组织教育系统干部职工深入王坪烈士陵园、问心堂等教育基地开展活动100余次,开展汇报评课93人,选派教师到市区顶岗锻炼学习12人、边缘学校支教22人。

聚焦“三个紧盯”,促进风险预防质效更佳。紧盯“节点”强提醒。做好重点节点的警示教育,不断增强全区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近年来,在春节、元旦、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前发布廉政警示信息3000余条,对班子成员和下级“一把手”开展“攻心式”谈话60人次,针对财务、项目、资助、人事等关键岗位干部开展节前谈话90余人次。紧盯“轮换”防风险。严格落实关键岗位干部交流轮岗制度,防止在关键岗位工作过久引发的廉政风险。近年来,提拔交流学校党政“一把手”19名、副校级干部32名,交流教育系统财务、项目、后勤等工作负责人50余人。紧盯“检查”保航向。坚持工作在哪里、监督跟进到哪里,实现重点领域监督检查全覆盖,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对全区学校食堂实行1月1次大检查,对学校财务管理、经费收支实行1期1次大督查,对学校项目建设、工程管理、资金拨付实行1季度1次大抽查,对学校安全管理实行1期1次大排查。

做实“三个着力”,确保日常监督质量更高。着力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岗位风险防控机制,结合岗位特点,全面梳理关键岗位干部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风险防控措施,确保风险可控可处。推进领导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学区制改革工作,进一步规范组织设置。着力开展常态警示。充分利用工作例会、专题会等开展反面典型教育,扎实开展“杜绝酒驾·拒绝黑车”专题教育暨签名活动,切实让教育系统干部明底线、知敬畏、遵法纪。今年以来,全区教育系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收看各类典型案例2次,转发违规违纪典型案件5次。着力畅通监督渠道。成立组织监督信息沟通协调小组,全方位了解教育系统干部遵纪守法、信访等情况。构建来信来访、电话短信、网络举报及“12345”投诉热线“四位一体”综合监督举报受理平台,建立群众举报信息台账,落实专人查核处理。近年来,发现查处信访事项211件,批评教育干部职工33人。(供稿:恩阳区委组织部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