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中央军委计划实施军衔制度,1955年开始正式实施。
最终实际授衔分别为: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802名。
这是1955年授衔当年,评定出来的元帅和将军的最终人数,当然,1955年后还有补授,这里不做统计。
但是,如果按照评定军衔初期的名单,人数要远远高于实际受限的人数。
就以元帅、大将在初评时的名单为例,其人数就远远超过实际授衔人数,在初评时,元帅的人数是11名,大将的人数在最高时竟达22名。
一、先说元帅
关于元帅的标准,在《军官服役条例中》(以下简称《条例》)有大元帅和元帅两种。
1、对于荣获大元帅的规定,《条例》中有明确规定,那就是“对创建全国人民武装力量和领导全国人民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战争、立有卓越功勋的最高统帅。”
由这一规定可见,能够荣获大元帅的只有毛主席一个人.
当时,新中国的军衔制度主要借鉴苏联的经验,在苏联的军衔体系中,大元帅军衔授予了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因此,我国在制定军衔等级时,也设立了“大元帅”军衔,准备授予最高领导人毛主席。”
大元帅的肩章由上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和下端的元帅星徽组成。
大元帅肩章肩章面为金黄色,边为红色,长14厘米,宽5.8厘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肩章的样式基本一致。
但大元帅肩章上的元帅星徽周围比元帅肩章多了一圈环绕的银白色松枝,而且大元帅肩章上的两个国徽是纯金的,星徽、松枝是用银线绣的,肩章面板上那一层金黄色是用纯铜丝拉出丝来再镀金的。
但毛主席此前已经表露出了自己不愿接受大元帅的意思。
1955年初步的授衔方案提交中共中央讨论时,人们又向毛主席讲述了苏联斯大林被授予大元帅军衔的情况,希望毛泽东接授大元帅衔。
这一次毛主席明确表示说:“苏联有的,我们不一定非要照搬。”
1955年8月下旬,彭德怀、罗荣桓等人到中南海向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人汇报军衔评定方案时,告知毛主席决定授予其大元帅军衔。
听完汇报后毛主席说:“根据国际国内的经验,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嘛!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也不方便。”
此外,毛主席还建议在地方工作的领导干部不要评军衔,在场的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也纷纷表示不要评军衔。
由于毛主席这一表态,党中央经过研究,认为毛主席已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加之当时又是和平时期,不要军衔也有道理,所以最终决定不授予他大元帅军衔。
2、对于荣获元帅的规定,则分为《条例》中的规定和当时军委座谈会时,大家讨论后认可的元帅人选入选范围。
首先,《条例》中的规定是这样说的“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
其次,在当时召开的军委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元帅的授衔标准必须是现任军委委员。
这两条规定直接将元帅人数限制在了11人,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这11人当时都是中央军委委员会的军委委员,按照当时军衔评定规定,这11人均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但是,当时又有凡是在政府任职的或已转业到地方的人均不受军衔的规定。
这样,在元帅名单中,就有两人符合这个不授军衔的规定,一个是邓小平,一个是陈毅。
当时这二人既是军委委员,又在党或政府中担任领导职务,两人的工作重心基本也不在军队,因此对于二人是否授予军衔一直在反复考虑。
最终,陈毅作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代表被授予了元帅军衔。
而最终的元帅名单也就确立了如今的10大元帅的格局。
在这里说一下,粟裕为何未能入选元帅名单,因为当时粟裕虽是总参谋长,但他当时并不是军委委员,因此没能最终入选元帅名单。
二、再说大将
当时对于军官军衔的评定,在《条例中》规定了5项评选标准,分别是:
1、现任职务
2、政治品质
3、业务能力
4、在军队中服务的经历
5、对革命事业的贡献
从这项标准上来看,军官们的现任职务是排在第一位的,也可以说在评定军衔时占的分量很大。
在大将的人数上,在军衔初评时,曾有过22人的名单,那就是除了最终的10位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之外,又加上了12位,分别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