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反诈,你我同行。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花样、手段不断更新,令人防不胜防。提升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识骗能力,反诈宣传至关重要。为进一步加强反诈宣传力度,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原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下同)指导辖区金融机构探索多样化宣教模式, 切实营造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近期开展的“全民反诈在行动”直播访谈活动便是此次集中宣传月活动走深走实的一个小小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网促宣聚民心 打造云上直播新引擎

事后打击不如事先防范,快破案不如不发案,多追赃不如不受骗。8月24日晚上,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福建省公安厅、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携手网易福建共同开展的“全民反诈在行动”直播访谈活动,在直播间向社会公众揭示高发类电诈典型案例、作案手法和危害性,针对兼职刷单、冒充公检法、“杀猪盘”等常见诈骗手段进行剖析,分享反诈经验,科普防诈之术,为观众送上反诈“秘籍”,让反诈知识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此次直播活动还结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关于“金融治理+综合治理”等法律条款,围绕“防范+惩戒”等与社会公众金融生活及守护“钱袋子”息息相关的内容,宣传依法合规使用银行账户和买卖银行账户联合惩戒相关法律规定,引导社会公众支持配合开户身份识别、账户分类分级管理等工作,让公众能理解、能配合、能支持金融机构的反诈工作。整整90分钟的直播,观看量超过268万人次。

以宣促防入人心 掀起反诈宣传新热潮

“以下哪些破解AI骗局的做法是正确的呢?”银行工作人员在直播间里提出当前新型的骗局问题及答案选项,在线观众纷纷踊跃回答。此次直播活动打破传统反诈宣传方式,变“填鸭式的被动接收”为“沉浸式的互动学习”,有利于在网络上形成受众群体多样、传播面广的反诈宣传声势,让观众在有奖互动问答中充分参与反诈知识学习,积极性更高,体验感更强,收获感更足。除了线上直播这一形式,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还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出台为契机,印发普法宣传方案,通过条文解读、技能防范、以案说法等形式,为超2100万名群众开展滴灌式精准普法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还针对宣传受众差异化,注重宣传形式多样化,组织开展福建省金融系统“我是反诈宣传员”短视频大赛,征集动漫、微电影等宣传短视频近150个,并将于近期在福建省分行相关平台上展播评比。同时,指导辖内各级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量身定制宣传内容,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反诈宣传不断掀起新热潮。漳州、三明、龙岩地区组织开展《孤注一掷》反诈观影活动;莆田地区创新建设反诈主题超市,打造场景式反诈阵地;龙岩地区灵活利用乡村大喇叭,用客家话向偏僻乡村村民普法;泉州地区用老年人看得懂、听得进的闽南特色木偶剧拍摄反诈视频,有力提升公众反诈意识。

以防促安践初心 筑牢预警保护新防线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反诈宣传,金融机构涉诈“资金链”治理也一直在行动。为守好人民群众“钱袋子”,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坚守“支付为民”初心,联合福建省公安厅建立“高风险受骗人员临时性资金通讯保护”措施,以科技手段赋能反诈工作,对公安部门移送的高风险受骗人员疑似被骗转账银行账户采取48小时保护性止付。据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7月底,通过该措施成功拦截14.4万笔疑似涉诈交易,预估挽损5.8亿元,有效避免15.5万名群众上当受骗。同时,该行还指导辖区各银行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临时性资金保护,多渠道、多方法、多主体地对受害人进行预警劝阻,如发送预警短信、手机银行弹窗提示、暂停非柜面渠道交易等,将反诈工作做在前面,打赢与诈骗分子的“抢钱”战。

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启动“2023年福建省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提质增效行动”以来,涉案银行账户数量同比下降33.8%,金融机构协助公安机关紧急冻结涉诈资金57.7亿元,返还群众损失2.4亿元,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