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2~2023的最新数据统计,30岁以上的男女青年,单身数字在不断攀升,其中农村地区的男性单身青年远高于城市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现状是不是如此呢?不少农村地区40岁打光棍的大有人在,而这又和过去的娶不起媳妇儿又不同,这些人仿佛对生活看透了,选择了躺平,秉持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理念。

一、农村男青年被婚恋市场淘汰

先从男性角度说,城市的单身男青年低于农村的,也是有依据的,城市的男生接触面广,工作机会多,通过各种机会能够认识或者了解到女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未必,这些都是条件好的男生,但是广撒网,重点捕捞,总有一些女生能够和他看对眼。

缘分这回事,一次不行就两次,从概率学角度讲,城市的青年的确更容易找到伴侣。

而相反,农村的男青年他们大多在工厂、工地务工,本身接触的大多也是男性,其工作性质也并不被女性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庭条件不好、收入不高、工作不稳定、没有学历,这些都成为制约他们找对象的障碍。

大多数都选择逢年过节的时候回到老家,托亲戚朋友让他们相亲。但现在的情况是,就算是农村的女性,也扎根儿的往城里跑,哪怕是在城里当服务员、买衣服,也比在农村务农体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过了花花世界,对于这种在外地务工的同乡来说,他自然看不上,就算是看上了,也会提出颇高的要求,比如二三十万的彩礼,车子,县城的一套房子。

而这凭借一个30、40岁的农村男性,很难完成,因此在相亲市场上也是屡屡碰壁,直到被彻底淘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基于金钱的现实、女性的眼光,他们成了婚恋市场上的绝缘体,从失望、到自卑、再到彻底躺平

辛辛苦苦赚的钱,与其花干花净,还要四处借钱来结婚,倒不如攒在手上,给将来一份保障。

二、女孩的眼光,不能只向上不向下

难道所有的女性都是这样的,高标准,高要求吗?城市的女孩子自不必说,大多娇生惯养,父母又是城市职工,体面人,肯定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农村男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果是从农村奋斗出来,985学历,1m8身高,有外企的高收入,或者有公务员的稳定身份呢?

也许女孩子会愿意,但是这些父母又会考虑到毕竟寒门出身,等他出人头地,又得很久,女儿还得跟着她吃苦,或者在大城市买房买车,仍然是独木难支,倒不如捡个现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那些眼光偏高的女孩子,也会倚仗着自己城市女孩儿的身份、家里不错的背景、美丽的外貌,拼命的寻找男性伴侣的上限。

最好是海归博士,青年企业家,富二代,官二代,但这样的男青年,又能占百分之几?

完全就是一个供需不对等的关系,90%的男青年是普通且平庸的,没有丰厚的资产,没有明星的外貌,也没有博士的学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喜欢这些男青年的女生,确实大多数的。婚恋市场也讲究供需匹配,由此就形成了,女的看不上,男的找不到,可不就存在了大量的单身男女青年。

三、一群人躺平,问题留给了国家

一个40岁的单身男网友表示,他就是农村的,十几岁就外出打工,年轻的时候,总想找个媳妇儿,基于各种原因,没能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年来一直是一个人,想花钱也花不出去,手上有二三十万的存款,农村老家有地有房,自己有一辆几万块钱的车,仔细想想,这样的日子也不错。

到了这个年纪,找不着老婆也无所谓了,现在的想法就是,再多干几年,攒些钱,等老了花点钱去养老院,或者给侄子侄女一点,让他们帮忙照顾自己,毕竟只有钱才是最靠得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想法也不是个别,这些男青年们已经在找媳妇儿这件事情上,不断的说服自己,结过婚的没关系,生过孩子的也没关系,大自己几岁也没关系,下线在不断突破,结果却不尽人意。

女性在什么时候都是香饽饽,男性只能是菜市场的菜,让人挑挑拣拣,排出个优劣等级,而农村男青年成为了最低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个别现象成为群体时,就必然会演变成社会问题,农村地区结婚率低,引发生育率低,而农村人口仍然占我国的大多数,这进而严重影响人口增长。

现在的男光棍儿,又是将来的单身老人,这又加剧了老龄化。所以躺平固然是自己的选择,但问题却留给了国家。

谁又不想结婚?不想找老婆?不能让这个无解的问题真的成为社会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