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还是久经职场江湖的职业经理人,要想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就需要科学的“向上管理”,因为在任何公司或组织中,可以允许大多数人没有下属,却很难允许少数人没有上司。

在任何组织中,但凡是有成就的人,出众的人,几乎都是“向上管理”的高手,原因很简单,因为有成就的人,比较出众的人,一定是既能得到上司或组织重用又能够左右逢源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领会领导的真实意图永远是第一位的

任何一个领导,在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会不经过考虑,因此,一定要弄明白领导在决定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动机是什么。所以要多聆听,勤汇报,多琢磨,少交流,深刻理解领导意图。多请示,多分担,多服从,少对抗,让彼此在舒适、信任的环境中配合协作。

和领导交流时,有时候领导会说一句藏一句,问一句再给一句,有些话由于身份限制,领导并不能够直播全部讲出来,这时候你就要去听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把事情系统思考,跳出来思考,而不要分开去想,要善于将其联系起来,你会看到的更加全面与真实。

2、适应和融合大于一切

因为你的适应力越强,你做事就越合领导的胃口,领导就越喜欢你,你工作上手也就越快,融合度越高,顶你的人就越多。作为下属一定要遵循组织规则,千万不能让你上司和组织来适应你,规则决定了做事的先后顺序,把规则吃透,玩透,我保证你少走一大半的弯路。

如果你的工作方式不能与你的领导融合在一起,你们都只看对方的不足,没有包容心去欣赏对方,那你们每一天的沟通与协作都是痛苦的,是被逼无奈的选择。

3、适应上司的沟通方式远比你想象的要重要

一个人的沟通方式就是他认知行为和习惯的体现,基本上是刻在骨子里的,很难改变的东西,所以说,不要轻易挑衅上司已经习惯的沟通方式,让上司改变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你要做的更多的是适应,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改变不了别人你就改变你自己。当然你也可以学习一些关于人的气质性格的理念知识,识人、驭人的技巧,更好的与上级相处,比如你可以参考DISC和九型人格,提高与上司的互补性。

4、永远把主导权交给上司

做决定的一定是你的上司,时刻警惕,千万不能越权,权力在职场是红线,在上司心里更是禁区,全绝对反感你去挑战他的权威。所以,在上司面前不要过分的显示自己,甚至有时候还要刻意收敛。

组织是自上而下的,搞清楚你在组织中的主次关系和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5、“术”业有专攻,用专业引导上司

你的上司一定不是方方面面都比你强的,比如你的专业。专业可以拉近你和上司的距离,只有专业能够让你和上司进入“互赖阶段”。一个平庸的基层管理者是没有任何竞争能力的,要想拥有竞争力就必须找到自己的长板,大部分基层管理者都是从业务,技术,或者带头人的岗位上一步步爬上来的,应该都有一些专业基础,我们完全可以打好“专业”这张牌,让专业拉近你和上司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帮助上司做决策

帮助上司决策指的是,你要协助上级更加高效的做出决策,比如:你可以适时地提醒上司上次讨论的有关该项目决策的内容,以及具体目标是什么。现比如:利用事实或是数据来提供解释,最好使用一些图表和影像来帮助他迅速地进行决策。同时,在上司决策好后,最好能以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他所决定的内容,保证无一错误和缺漏,而且要成为这个决策的坚定拥护者。

7、管理上司的时间

帮助上级节省时间,管理好他的时间。工作中要处理的问题越是简单,就应该让上司花在上面的时间越短,比如帮他准备资料、做摘要、综合不同的信息与可能的选项。同时不要把例行性问题与重要问题混为一谈。

在工作的表术与沟通过程中,越简单越好,能用一个字讲的就不要用两个字,能简单的尽量简单,突出重点,言简意赅。

8、向上级试探自己的授权。

上司对你有了新的任命,似乎应该是件高兴的事情,但是职务上的授权有多大,应该如何使用,却又不容易妄下断言,所以需要向上司做出探询,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试探授权有一些方法:

方法一:打出安全牌,更多情况都是征询上司的意见。好处是比较稳妥,但后遗症是上司可能认为你没有魄力,凡事都举棋不定,无法担任重任。

方法二:按照自己想象的内容去做。这种完全主观做法风险也较大,后果不是很令人满意,往往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决策权原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方法三:试探水温法。具体操作介于前两者之间,既有征询又有自己的主动出击。事情的关键节点,如果自己没有把握时,再去请示,对于无前例可循的事件与状况,这种方法尤其适合。

9、对上司要注重小节。

“小节”一向是很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做为下属,我们许多人在言语和行为上对上司很尊敬,但往往你的一个眼神和手势就暴露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这种不经意的“漏馅了”,反而让领导更加笃定你就是这种人。

10、不争高下,不论是非

学者问对错,商人问得失。上司有上司的理想与目标,这永远和你无关,所以你要有自己的计划。上司的理想是不是你的理想,必须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独立思考,你要的是什么,你应该做什么。

没有不合理的职场,只有不合理的心态。没有一个迎合世界,努力改变的心态,就永远只能在自我的世界里坚持自我。这样的人可以是很好的艺术家、很好的作家,却不可能成为职场的成功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提高能见度,拒绝埋头苦干

“天道酬勤”害了很多人,这个世界奖赏的不是勤劳的人,而是真正拿到结果的强者,不是因你很优秀,大家尊重你,而是因为你强大了,大家尊重你。在新经济时代的各类组织中,就向上管理而言,“能见度”是很重要的。至少让你的组织“知道”你的存在,让你的上司能看见你的“成绩”。你不要只顾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

12、向上管理,向下负责

上下级关系之间的关系误区就是:“唯命是从”和“溜须拍马”。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职场陷阱,容易让人失去工作独立性。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向上管理”:明确上级是职场发展资源的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门,只有善用好这部门资源,你才可以更早的破局拿到你想要的结果,当我们用管理资源的态度,来对待你和上级的关系,你会从另一个视角来体察职场冷暖与得失。

当然你要对你的本职工作负责,如果你下面还有团队,团队的任何问题都是你的问题之一,向下也要负责。

13、带着方案敲门,而不是带着问题

就是要给领导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很多职场新人容易犯的一个错:出现问题,自己没经过思考、都没有动过脑就开始发问。要知道,提问题很简单,如果所有事情都提出问题给领导,还要你在这做什么?只有给上级建设性的建议,才是在帮他聚焦问题、引导思考、协助决策。

举例:“此事的背景和进度是……我建议的做法有3个,分别是……这么考虑的原因是……你有什么建议”。

如果你看到上级就紧张,不愿主动汇报。给你一个办法,其实,工作汇报只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你不需要有心理负担,挑一个相对正式的场合汇报即可。学会在非正式场合与领导沟通,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甚至机会都可能是你故意设计的。

但是相反,如果等到上级亲自问你工作进展,你已经是处于了被动的状态,因为领导也不愿意来催你,他也想给你空间,而他一但崔你,说明他已经忍不下去了,才来问你的。同时它也暗示了一个信号:你对自己的工作不如他上心。反而可能让上级怀疑你的工作能力。

14、倾听是技术也是艺术

平常我们与上司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即使接触,也是在谈论工作,但每一次的接触都是在向上沟通,所以向上的沟通那可是每天都无法省略的事情。与上级沟通时,如何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上级的指示听明白,不遗漏,这与基层管理者的倾听能力密不可分。我们在与上级沟通的时候,首先要学会洗耳恭听。“恭”是一种态度,听是一门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要敢于呈现自己的功劳

客户只为功劳买单,领导也只为功劳付买单。不能不着痕迹地在职场生存,上司只会认可他所看到成绩,而不是你的努力,领导眼中的成绩和你付出的努力永远是两回事。不与上司争功,更不与下属争宠。被领导认可的成绩才是你的功劳。领导认可了你的成绩,你可以只能讲讲那是团队功劳,绝口不能提自身功劳,在这个时候,大就是小,小就是大。有时功劳给大家是注重大局,越注重大局人们往往才会有更大的空间。

16、知错就改,遵照认错三原则

如果你在职场中做错了一件事情,你的上司未必会告诉你,但他的心里会有疙瘩。千万不要给上司一个心里留疙瘩的机会,要火速处理。一定要找一个时机主动认错,这个动作不能省。

认错三原则:一、要快,二、要诚恳,三、要体现在行为的改变上。

还要对自己做出要求,凡事都要请示自己的领导,让他做主。你向他请示表示你尊重他,任何时候都不要剥夺他做决策的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很重要

在职场,要做一个受欢迎的人,无论是上级、下级,还是同级和下属都是如此。更要时刻刻要提醒自己不要把对上司的不满写在脸上,如果是这样,你死定了。在上司面前抱怨,等于自焚,上司不需要发牢骚的下属,上司需要的是解决问题型的下属。

真正的职场高人,都主张越少敌人越好,而不是越多友人越好,因为这里所谓的友人很有可能一夜之间都会变成敌人。你会发现,你被人夸几十年,到最后,所有同事都成了你上司;要成为那个夸你的人,然后你才会明白,天天被夸的都是下属和跟随者。在职场上彼此的关系有些保留会好一些,同事永远是同事,和同事关系有些距离会好一些,而你在能力上有些不可替代的技能才是。

18、敬业是你在职场的一种境界

上司都喜欢敬业的下属。敬业间一个职业人对待事业的一份态度,是对你这份工作充满无限的热耽,敬业者遇到困难也会开心的迎难而上,因为人喜欢这份事业。也因为喜欢和兴趣,才会做出与众不同的出众结果,开创出更多的新意。

除了端正工作态度和提高执行力之外,当上司出丑的时候给一个善意的提个醒;和上司合作的时候进行及时的做工作进度通报;告知对手和其它竞争者的情况等,站在上司的角度都属于敬业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