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一家来自越南的“造车新势力”震撼了全球同行!

8月15日,越南新能源车企Vinfast在纳斯达克上市后异军突起,股价在“过山车”般的行情中实现飙涨。截至26日收盘,Vinfast的市值达到14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万亿元),不仅远远超过宝马、福特、保时捷等传统车企,更是一举超过在港股上市的比亚迪(市值约合6771亿元人民币)。

VinFast成为市值仅次于特斯拉、丰田的全球第三大车企。市场人士在瞠目结舌之余,也给VinFast冠上了“越南特斯拉”的称号。

VinFast2022年收入是理想2023年半年收入的1/10,利润三年亏40亿美元,市值是特斯拉的1/5、中国蔚小理三家新势力的2倍。

作为一家刚上市的新股,VinFast的确有炒作的成分,其流通股相对较少。

VinFast大受追捧背后,是一个时代的转变。

曾几何时,在华尔街讲中国故事,大受资金追捧,享受估值溢价。现在,风向变了,国际资本青睐于越南、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了。

价值观不能趋同于主流世界,股市自然被主流资金抛弃。对于中概股而言,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招呼都不打。

国际政治力量正在改变全球投资生态。在重压之下,第一个产生深邃缝隙的,就是在美上市的中概股。

我的一个朋友,在中国最早从事游戏开发,其将游戏公司卖给几家互联网公司,套现了近20亿元,一直投资包括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等中概股,自诩为价值投资,这几年损失惨重,财富缩水90%。

人性的贪婪与恐惧会让低估之后还有低估;如今我们又开始更加深刻地体会,除了人性之外,投资者还必须面对来自监管力量史无前例的重压。以及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海外资本保持的长期额外警惕,和每次问题出现时迅速抽身的决绝。

中美贸易战已持续近5年,两国在经贸、科技和安全领域的竞争不断升级,曾被视为稳定中美关系支柱的经济相互依赖近期出现动摇,数据表明中美经济脱钩速度超预期,美国对华进口急降。

最新数据披露,自2017年中美之间的贸易到达巅峰时期以来,目前中国在美国商品进口中所占份额已跌至历史最低,这一降幅背后主要因产业链的转移,尤其是科技方面的生产链。

在之前特朗普上任期间,中美贸易战可以说愈演愈烈,美国对中国产品施以大笔的惩罚性关税,尽管拜登政府免除了一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特朗普时代加征的关税仍未消除,成为中国进口份额急速下降的拐点。

与此同时,我国出口市场面貌发生巨变,中国出口面向美国的商品份额正被东南亚、印度等亚洲国家急速超越,墨西哥更是在迎头赶上,这也预示着我国的出口市场正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

具体数据表明,我国向美国出口的主要产品领域是电子产品,尤其是苹果手机,然而,因苹果公司正在将生产链转移到印度等国,虽然目前在美国市场销售的智能手机中,我国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印度份额不断攀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更是鲜明,截至2023年5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下滑24%左右,占其进口总额的13%,与此同时,美国从墨西哥进口额增加,进口额度直接超越了我国,这种产业链的迁移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不容小觑。

数据和资讯角度来看,中美其实正在渐进式硬脱钩的过程中。

就美国的进口来源来看,中国已经不再是美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了。

就美债来看,中国一直在减持,做法坚决,一点不留情面。

就科技领域,美国强项的地方,封杀中国买家;美国弱项的地方,不给中国卖家进入西方市场。同样,中国强项的地方,现在搞出口管制;中国弱项的地方,各种举国体制血拼产业升级。

就金融领域,美国一直在拼命做空人民币资产,手中牵着中资美元债和港股优质资产的线,随时打算下重手。中国这边也不含糊,各种稳杠杆,不让热钱进来,也不让资金随意外逃,目前处于倒逼美国疯狂加杠杆的关键期。

因此,中美脱钩就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已经无需抱有任何幻想了。

虽然美国也坦诚立马全面脱钩是不行的,代价太大。然而,美国也希望逐步替代中国,逐步在中国之外另外搞一个全新的供应链体系作为备胎。

如果说中国是想在美国主导的全球贸易平台之外另外搞一个小平台,称之为“国内大循环”,那么,美国何尝不是如此呢?

假设这个过程可以直接带来中国经济的实体和金融双杀,美国人自然是欣然接受了。

因此,看似两边没有干架,其实都在为未来可能到来的干架做着准备,同时再趁机踩对手两脚。

只不过,目前美国利用世界帝国的优势,拼命烧全球储蓄拉行情,中国没有这个能力,也不敢这么做。短期导致美国的声势浩大,中国则处于战略防守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如果美国玩出任何问题,则中国预计也会对美下死手的。

很明显,这是一场事关“捕猎和被猎杀”的游戏,或许是要维持很久的时间,可过程绝对是惨烈的。

不得不说,拜登对华确实已经是痛下杀手了,这货是冷战时代的产物,自然处处露杀机。

可时至今日,拜登整体的杀招效果并不好,甚至被中国的各种乾坤大挪移对冲了不少。

要知道,以美国目前对华的这些打击操作,放在任何一个其它国家早就崩了。隔壁俄罗斯如果不是我们撑着,经济早就崩了。可中国至今还是屹立不倒,这让美国有点气馁了。

如果还是如此,搞不好美国确实可能要用大杀器的。

说中国没有倒下是真的,可中国内伤不少也是真的。

由于美国的各种封杀,眼下我们要拿美元买到自己所需的东西,已经非常困难了。

手里的美元资产如同鸡肋,不能扔,却也不能派上大用场。

可以说,美国对华已经实质性违约,中国人手里的美元早已不是其它国家手里的美元该有的价值。

而美国不惜以更高的通胀水平来替换中国制造,相当于是美国牺牲通胀,换来对中国出口收入的打击。

如果未来中国获得美元的能力越来越差,那么,美国将来对华进行各种金融收割的时候,中国确实会是非常被动的。

此外,这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逻辑,我们也需要看到,也是目前市场很少有人谈及的大问题:当中国严控杠杆来倒逼美国加杠杆的时候,美国打击中国出口来倒逼中国加杠杆稳内需也是同样的路子。本质上,都是向着对手的核心命门发起了重要的攻势。

必须看到,中国并没有按照美国的部署来走,而是选择硬扛。

能够少加杠杆,尽可能少加杠杆,甚至提出“尽量要让货币正常化的举措越久越好”。

各位,有没有深刻体会过这什么意思吗?

目前中国股市又打响了3000点保卫战。各种救市政策陆续祭出,但效果一般。那么,中国股市何去何从?还有没有机会?如果有,大约在什么时候?或者说我们在等待什么?

由于7月份各项经济数据弱于预期,眼下是投资者最艰难的时刻。一个字——熬!

现在,监管层罕见了提出券商可以加杠杆,那么整个社会,何时开始加杠杆——这,或许就是转折的信号。

《光祥财经》将推出下一篇:中美博弈新棋局——通缩VS通胀 双方都将加杠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